APP下载

例谈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9-11-28刘晓萍

名师在线 2019年20期
关键词:长度错题运算

刘晓萍

(福建省霞浦县第五中学,福建霞浦 355109)

引 言

错题是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宝贵资源, 常常能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解题习惯、学习能力等情况,因此,师生要善于挖掘错题资源。本文从初中学生数学错题的主要表现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数学错题资源的利用策略。

一、初中学生数学错题的主要表现

(一)概念性错误

在日常解题过程中,某些学生在学数学基本概念时存在许多误区,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常有意或无意地偷换概念,无法有效辨析相近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未能及时解决自己遗留下的疑惑和困难,纠错能力差,从而造成习惯性地犯概念性错误。

(二)运算性错误

不少学生对一些基础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理解不透彻,只会机械记忆数学符号,运算能力非常弱,运算逻辑性很差。他们经常思路不明、方法失当,在做题时又急于求成、贪多求快,解题习惯不好,题意又把握不准,从而导致错误多多。

(三)心理性错误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较为肤浅,遇到简易题型时容易产生“轻敌”思想,面对较难题型时又会产生恐惧的情绪,临场考试时易于紧张、焦虑,不善于主动弥补自己的学习缺漏,不良心理性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数学解题实效。

(四)思维性错误

许多学生受不良思维习惯的影响,思维肤浅呆板,不善于进行比较学习、反思学习,对某些数学知识一知半解,观察问题时只局限于表面。他们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不强,思维水平不高,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差,无法适应一题多变,这些都造成学生解题时错误频出。

二、初中数学错题资源的利用策略

(一)巧用错题,激发解疑兴趣

教师要巧妙捕捉学生即时生成的错题,指引他们一起探析、解决,这样能促使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激发其克服数学错题的信心和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章节开始时,多媒体上展示了这样一道题:“一盒长方体形的纯牛奶,底面的长6cm,宽4cm,高10cm。厂家为了更好地节约生产成本,采用了长度为10cm 的吸管。请想一想,厂家采用的吸管长度合理吗?吸管长度至少应该为多少?”教师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动手算一算。有的学生认为:“吸管长度设计为10cm 是合理的,不但可以达到厂家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而且可以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教师顺势将这一解题结果作为例子,追问道:“对不对啊?”不少学生窃窃私语,争论开来。此时,教师趁机利用他们的疑问焦点,激励他们一起思考、分析,从而得出:“吸管的长度只设计10cm 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吸牛奶的过程中,如果吸管倾斜了,就很容易掉入盒中。”紧接着,教师继续引导他们思考:“那么吸管长度至少应该为多少?”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们分析得出:“牛奶盒底面上的边、高与斜插的吸管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而斜插的吸管的长度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这样的吸管就不容易没入盒中。”“那么,斜边长度应怎样求出呢?”于是,教师顺势导入“勾股定理”新课教学。

由此可见,教师因势利导,引领学生紧扣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就能很好地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纠错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巧用错题,完善知识结构

面对学生的错题,教师可以列举典型错题,进行纠错训练,复习重点知识;或利用易错易混题型,开展类比训练,归纳关键知识;或利用错题来进行随堂检测,进一步巩固重要知识;或可以将错题设计成微课课件,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重构已学知识;甚至可以将学生的错题引进课堂,作为当堂交流探讨的主题,指导学生合作探错,汲取学习经验和教训,完善知识结构。

例如,在数学七年级下册《积的乘方》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在训练时常犯一些概念性、知识性的错误。如题:“已知x2n=5,求-(3x3n)2-2(xn)4的值。”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学生忽视了3 的2 次方而出现了错误,有的学生则把底数3 与次方2 简单相乘而出了错。结合学生的这些错误,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后复习微课,将本节重难点、学生频错焦点、教师评析要点等整合其中,并配套设置了“由(ab)4到(ab)n推导演算”的典例训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观看、查漏补缺。有了错题复习微课,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遗漏的知识,明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及原因,学会自主纠错,从而完全掌握好本节知识。

(三)巧用错题,提升运算能力

通过数学错题,可以反观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理解题意、应用审题方法、采取解题策略、把握运算思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利用错题,来导入新课训练,反思释疑解惑,巧建错题库,逐渐培育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

首先,巧用错题,导入新课训练。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预备好的学生易错例题导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析错、纠错的过程,深入探究错题成因,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这样的预设性错题训练情境对巧妙设置学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解疑热情,有效查找错题成因,逐步提升纠错运算能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巧用错题,在反思中促进释疑解惑。错题是反思学习、提升运算能力的绝好素材。教师指引学生利用错题开展反思,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严谨细致的解题思维和习惯,逐步提高其运算解疑能力。最后,巧用错题,建立错题库。许多优秀生都非常善于归纳整理自己的错题,并从中总结汲取有益的学习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解题运算能力。

(四)巧用错题,培育创新思维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出现错题,其中较为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欠缺应有的数学思维素质。不少学生数学思维肤浅,思维盲区大,极大影响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创新学习素能。教师巧用错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育其数学创新思维。

一方面,巧用错题,能启迪解题思路,畅通数学思维。初中生学习数学容易受到自己的思维定式影响,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解题思想方法缺乏灵活性。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负数”时,无法正确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质,机械地认为“-a”一定为负数,而“a”一定为正数,思维僵化。教师通过巧引妙导,能激励学生勇于突破已有的学习思维,积极更新解题思路,在“犯错”中激发思考灵感,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另一方面,巧用错题,能增强思维灵敏度,提升数学思维素质和能力。不少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这凸显出他们自我总结、归纳分析的学习能力的不足。所以,教师尤其要重视结合变式教学,指导学生有效整理错题,牢记错误原因、题型和共性,学会比较和思辨思维方法,增强纠错灵活性,培养他们善于洞察类似错误的良好的思维素质和能力。

结 语

错题是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伙伴”,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必须善用数学错题,充分发挥错题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指引学生从错误中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弥补学习不足,提升学习效益,实现有效学习。

猜你喜欢

长度错题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绳子的长度怎么算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爱的长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长度单位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