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8朱兴文

名师在线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法物理探究

朱兴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与初中其他学科不同,初中生没有物理基础,初次接触物理知识。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落后,主要运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1]。问题教学方法以问题为载体,将问题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的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教师也应参与到各小组的探究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内化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

(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问题教学法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点,能够打破传统单一、落后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问题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究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知识的微妙,从而获得物理探究的灵感。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具有难懂、复杂、晦涩等特点,如果教师单纯依靠课堂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甚至会让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较难攻克的学科,以至于逐渐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探究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积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找寻问题的多种解答途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实验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弹力》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为了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笔者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体验。笔者将学生分为两组,为每组发放一套弹力实验装置,并且让每组派出一名组员固定弹簧的位置,然后再派出另一名组员拉伸弹簧,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进一步展开思考与探究。这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

(二)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得到学生的配合,从而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价值与作用。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应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应紧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师还应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若问题难度过高,超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范围,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难度过低,则无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无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够发出声音?”“这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学生自主地探究以上问题,然后笔者通过演示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能够提升观察能力,掌握更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与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及自然现象。

(三)拓展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范围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价值与作用,教师在利用问题教学法开展物理教学时,应积极拓展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让问题始终贯穿教学过程,无论是在导入环节,还是在授课与评价环节,都应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内涵,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磁现象磁场》一课时,如果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掌握抽象、复杂的电磁学知识,必须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才能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物理知识。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前为学生布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知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磁极间为什么有相互作用?”“如何形象地表示出磁体周围的磁场?”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磁现象和磁场及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等知识。问题教学法不仅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结 语

问题教学法是将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点的教学形式。初中物理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学法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留言板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