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K 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9-11-27古雅辉

体育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体育教师融合

古雅辉

(宁夏大学 体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职前教育的重要环节。2016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1]。因此,加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高质量体育教师、促进体育教育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以PCK 理论为依据,对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探究,对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PCK 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1.1 PCK 的内涵与形成机制

美国学者舒尔曼(L.S.Shulman)于1986 年提出PCK,认为PCK 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2],且具有可教性。随后,格罗斯曼(Grossman)、科克伦(Cochran)等学者对PCK 的形成过程和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情境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三大关键性来源,并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学科教学知识”[3],并提出PCK 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和反思逐渐形成和建构的。20 世纪末,盖斯纽森(Gess-Newsome)提出教师PCK的发展是通过教师各类知识的“融合与转化”而生成的,有利于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表征,并以一种独立的样态引领整个教师知识群的发展[3]。马格努森等(Magnusson,et al.)认为“PCK 转化学科知识形成特殊知识使学生受益,不同学科教师展现不同的PCK”[4]。

以上不同学者对PCK 的研究表明,教师PCK 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单纯的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掌握,而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学实践,融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情境知识等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特殊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且由于学科特性的不同,不同学科教师具有不同的PCK。

1.2 PCK 视域下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在体育教师培养及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体育教师的PCK 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我们了解和在体育教师教育中应用PCK 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路。张晓玲等(2016)研究指出,体育PCK“在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体育教师教学技能高低的直接体现”[5]。刘峥等(2014)认为,“体育PCK 是综合运用学习者知识、体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场景知识,而形成的具有实践性的体育学科教学知识”[6]。柴娇(2011)在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中,对现行体育教师教育中PCK 的缺失进行探讨,认为“体育PCK 是比体育教学论更加微观的知识,是体育教师在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时使知识有效呈现的能力”[7]。台湾学者关月清(2003)通过概念构图、“教师专业功能系统观察工具”、访谈等方法,对体育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研究,认为师资培育训练、教学后的反思、教学经验、教学情境、教师个人信念等因素影响初任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8]。颜贝珊与关月清(2010)通过观察、访谈、动作技能评价量表等方法,对小学体操专长与非专长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与学生学习成就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教师若具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对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是有所助益的”[9]。

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表明,体育教师PCK 的形成与发展,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而职前体育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经历、运动经历对体育教师PCK 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因而,通过PCK 理论探讨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对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PCK 对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PCK 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PCK 的内涵与形成机制表明PCK 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逐渐建构起来的,也是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PCK 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融合性和实践性。因而,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注重情境性、融合性和反思性。

2.1 情境性:建构教育实践知识的必要条件

PCK 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对知识传授规律的归纳与总结,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学实践建构和发展起来的[7]。而教学实践只有依托于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实践者真实的教学感悟并获得教学经验,情境性是建构教育实践知识的必要条件。“职前教师应从教育教学情境中获得‘田野经验’或‘现场本位经验’,以验证、丰富在大学场域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10]。因而,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应突出教学实践的情境性。

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根据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阶段的不同,可通过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和创设多样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来满足教学实践的情境性。首先,在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模仿阶段,可以为职前体育教师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理论,并习得基本的教学技能,通过在虚拟教学情境中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理论的基本运用与教学技能的基本掌握。其次,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后期,通过多样化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职前体育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此时应注重拓展教育实践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短期实践与长期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实践方式,尽可能使职前体育教师多了解不同学段的教学情境,培养在不同情境中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2.2 融合性: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PCK 的形成有赖于多种知识的融合与转化,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等知识类型进行整合的基础上”[11]。教育实践是实现职前教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等多种知识融合与转化的基本前提,因而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注重各类知识的融合性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

在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教育实践应做到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情境知识的有机融合。职前体育教师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了大量的本学科知识和教学类知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无法综合运用,导致职前体育教师认为理论知识“学而无用”的现象。因而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设计能够培养职前体育教师综合应用各类知识的融合课程,培养职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应用各类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教育实践应做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融合。教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教学理论具有引导、启发、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实践也绝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在教学情境中浸润教育理论、应用教育理论的教育行动[12]。因而,职前体育教师的教育实践应强调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形成实践智慧。

2.3 反思性:推动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教师PCK 的形成不是通过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学习而自然习得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自我的主动反思与感悟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13]。教学反思是教师PCK 形成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推动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因而,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注重教学实践反思。

突出教学实践的反思性,就要求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中,引导职前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自主的反思性实践。职前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可划分为自发性实践、理性实践、发展性实践三个层级[14]。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可从回顾教学行为的自发性反思开始,逐渐过渡到依据教学理论反思自我教学合理性与有效性的理性反思,最终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自我反思并寻求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知识与途径,进入发展性反思阶段。通过反思性教育实践培养教学反思的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最终助力职前体育教师提升教育实践能力与自身专业发展。

3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3.1 拓展教育实践时空:构建“全程实践”的教育实践模式

“教师的PCK 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还是指向实践的”[2]。实践是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是自我教学智慧生成和专业发展的土壤。职前体育教师培养应扎根于教学实践,构建融合各科课程的、贯穿职前教师教育整个过程的“全程实践”教育实践模式。

“全程实践”教育实践模式是将教育实践贯穿职前教师教育的整个周期,通过多样化、多次化的全程实践模式,拓展教育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为职前体育教师提供丰富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的经历,帮助学生积累教育实践知识。“全程实践”模式从时间来看,教育实践从大一到大四,贯穿整个职前教师教育阶段;从空间来看,教育实践包含校内的虚拟情境教育实践和校外的真实教育情境实践;从形式来看,可通过一年级观摩、二年级见习、三年级模拟教学、四年级教育实习的形式实现全程实践。“全程实践”教育实践的实施,可以依托于整个教师教育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将课程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使课程知识中融合实践,实践中深化课程知识,从而深化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而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见习、教学观摩等不能仅仅停留在看,而应是基于观察、思考、质疑和讨论的深度参与。

3.2 促进学科知识融合:设计“融合性”的教育实践课程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要注重融合性,应设计融合性的教育实践课程,促进职前教师教育知识的融合与转化。“知识整合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情境性整合,只有知识、技能与情境维度相交叉的时候,教育实践能力方可显现出来”[14]。因而,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中,应开发融合情境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综合教育实践课程,帮助职前体育教师学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会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实现各类知识的融合与转化。

如可根据体育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设计《中小学大课间设计》《中小学运动竞赛设计》《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研析》《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访谈》等综合实践课程,促使职前体育教师一方面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指导教学实践,一方面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关于学生的知识和体育教学情境知识,从而促进职前体育教师各类知识的融合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应用,提升教育实践能力,形成自己的PCK。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可以采用微型化、灵活化的形式,分模块与教师教育课程、学科课程结合实施,以进一步促进各类知识的融合与转化。

3.3 推动教育实践智慧生成:引导“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职前体育教师PCK 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也是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因而,要真正发挥教育实践提升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推动职前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就需要引导职前教师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引导职前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关键是提高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将教学反思设为教学实践的必要环节,引导职前体育教师积极反思。如可通过撰写课后小结、课后教学反思等形式引导职前体育教师形成教学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应加强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如可通过小组反思、师生共同反思等形式,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对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过程等实践层面进行反思,还应对教学理论应用、体育教学目的意义、体育教师职业价值等理论思想层面进行深入反思,不断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在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构建自我的专业智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4 优化师资力量: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师教育团队

长期以来,职前体育教师培养存在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加强职前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参与。“大学与中小学密切协作,引领教师培养场域从远离中小学实践转向扎根中小学教育实践,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师资培养方面最突出的特征”[15]。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师教育团队,改变体育教师培养的封闭模式,形成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互动模式,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不仅有利于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可通过聘请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担任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指导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实践、参与评价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成果、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优秀案例研析、分享优秀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等途径,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职前体育教师的教学、教育实践工作,与大学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提高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培养质量。促使职前体育教师能更加生动地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真实情境,构建自身对教育实践的深刻认识。

4 结语

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是当代教师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PCK 视域下,从PCK 的形成机制探讨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有助于开拓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通过全程实践、融合性教育实践课程、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组建大中小学联合的教师教育团队等途径,有助于促进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体育教师融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品读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