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校园欺凌审视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

2019-11-22邱芝玲王金荣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1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应对策略

邱芝玲 王金荣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提高与创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实现了昔日的上学梦。然而在这光鲜的表面背后,却藏匿着无数不为人所知的校园欺凌。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体现出青少年道德失范的现象。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的主要心理成因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教师对学生的不平等待遇、家长对孩子的放纵以及一些青少年胆小怕事,不知道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教师的素质,向广大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孩子方式与方法,提高青少年的维权意识。

关键词:校园欺凌;道德失范;心理成因;应对策略

一、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的表现

校园本是一方净土,一座求知的殿堂,然而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却将校园蒙上了一层令人唏嘘的暗纱。2017年4月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河道初级中学的2名初二学生和2名初三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在厕所打架,造成2名初三男生一死一伤,两名初二学生也在逃跑后先后自首,死亡学生的家长由于情绪失控甚至将花圈摆到了学校门口。由此可见,校园欺凌受害的不仅仅是学校学生,更受其害的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如何防治校园欺凌,已然成为当下一项迫在眉睫的难题。

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指出,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的表现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理解行为失范

相互理解是社会交往的根本。缺乏理解,不能换位思考是导致日常生活中矛盾的根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者,青少年从小就被教育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尽可能减少发生冲突矛盾的可能。但依然有大部分人忽视了理解的重要性,导致生活中冲突不断。

(二)包容行为失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56个民族可以一家亲就是因为相互包容,青少年必须将这一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令人担忧的却是更多的人将这一传统摒弃,以自我为中心,采用各种手段强迫他人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现象屡见不鲜,各种校园欺凌事件也就应运而生。

(三)自控行为失范

自控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类的一项基本要求,自控能力越强,走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青少年应该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拥有自控这一道德品质的基础,然而现实中更多的卻是脾气的随意发泄,甚至一些学生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他人身上,以别人的不快为快乐这种病态心理。本来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却由于自控能力的缺乏演变成校园欺凌 。

二、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导致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弱化的根本。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也都初步建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初期,受到人们趋利本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得到青少年的青睐,这为青少年物质崇拜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奠定了基础。青少年追求物质但在日常无法得到满足是诱发校园欺凌的一个主要因素,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是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心理成因的社会背景。

(二)教师对学生的不平等待遇

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虽然较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学校、家长认为只有考上了重点大学才是正确的出路,因此片面追求学生的高成绩,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产生了“好学生”“差学生”的概念,而界定“好学生”“差学生”的唯一方法就是成绩的高低,显然,“好学生”是学校、家长的宠儿,与之相比,“差学生”则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同样的,在一些小事上,教师对这些学生的不平等待遇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好学生”有着教师和家长的“撑腰”,在心理上自然对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没什么畏惧。换句话说,他们有恃无恐。更有甚者,使用暴力等各种手段让这些“不受宠”的学生听命于自己,为他们服务,这也就是校园欺凌的开始形式。而教师对“好坏”学生的差别对待是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心理成因的重要因素。

(三)家长对孩子的放纵

随着计划生育的普遍实施,每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变成了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一个人转,孩子想干什么他们都会同意支持,生怕孩子有半点闪失,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对孩子长期的放纵,从小就给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习惯。当这样的一个个小公主、小皇帝遇到了一起,各种矛盾也就应运而生。每个人都想让对方听自己的,而大家都不想尊重别人的想法,在这样的氛围下,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也就是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放纵是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心理成因的源泉。

(四)受害者的胆小怕事

虽然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学生是受害者,但不得不说,正是他们的胆小怕事助长了校园欺凌的威风。当遭遇到校园欺凌事件后,大多数受害者选择的是躲起来,而不是用正规方法向家长、学校求助。殊不知,实施校园欺凌的人最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相反,如果所有的受害者都能向校园欺凌说“不”,敢于反抗欺凌,校园欺凌事件也不会如此频发。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受害者亦是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心理成因的助长者。

三、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重拾道德规范来说,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日益成熟,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才能有效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提升教师素质

近年来,我国教师数量成直线上升,但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却远远跟不上数量的增加,因此,提升教师品质、素质的需要迫在眉睫。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加明白: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应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再犯分数就是唯一这种低级错误,更加不能对学生有任何的差别对待,导致学生心理上的自负与自卑。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好学生”的心理优势,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重拾道德规范。

(三)宣传正确育儿方式

常言道:“惯子于杀子。”疼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本性。然而,作为父母必须牢记,对孩子的溺爱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西方父母的育儿方式: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勇敢、不依靠别人的能力。同时,父母也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家庭其他成员的身上,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不能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孩子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让孩子意识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必须听谁的,大家拥有相同的发言权。

(四)提高青少年维权意识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降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必须要靠受害者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受到欺凌的青少年必须认识到,一味的软弱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实施欺凌的人在心底其实是害怕被揭发举报的,因此应该提高青少年的维权意识,敢于正面和校园欺凌说“不”,这是校园欺凌视角下道德失范应对策略的根本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燕.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矫正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

[2]王梓露.校園欺凌问题成因与预防分析[J].法制博览,2018(10).

[3]李淮州.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表现、归因及其引领路径[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4]王世奇.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0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应对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