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11-13宋盛渊徐佩华张文曹琛

科技视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教学

宋盛渊 徐佩华 张文 曹琛

【摘 要】《工程地质勘察》是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从业技能的必修课程。目前《工程地质勘察》课程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产生较大差距。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进行全面教学改革,以解决传统大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问题、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与需求问题。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式与内容如下: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②以产出为导向,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教学内容;③持续改进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地质勘察;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TU4-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9-016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76

0 引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1]。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特殊性岩土种类众多,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多样。工程建设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2-3]。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吉林大学2018版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另外,该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即地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如何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从业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方法,并具有较强地解决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及相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4]。

1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代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以解决我国传统地质类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问题、适应新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问题、适合人才的后续发展要求问题等[5-6]。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认证基本理念,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7]。

1.1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自从Comenius Johann Amos提出班级教学制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较高的教学效率,成为我们熟悉的教学传统。然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占据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度,也缺少教学的丰富性。“以教师为中心”的《工程地质勘察》课程很难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缺乏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8]。

1.2 课程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当庞杂,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而教学学时又相当有限(理论教学32学时),不可能把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全部精讲[9]。因此,依据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前提条件。

1.3 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偏少

《工程地质勘察》由于课程性质的原因,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灌入式”的模式進行讲解,概念抽象、枯燥,学生理解难度系数大。授课中,由于学科内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知识点琐碎,与实际工程联系不紧密,使得学生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把握不准确,上课效果不佳,甚至丧失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10]。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拟从国内重大典型工程的角度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提出开展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几个方面的建议,以达到改进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性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全新的模式。

2 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式与内容

2.1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由单一的“灌入式”转变为“探索式和讨论式”,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讲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鼓励其发现和思考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理论课学时为32学时。在理论课教学中,要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突出工程地质问题,多设置课堂讨论,探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四步骤”教学方式。

2.2 以产出为导向,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工程地质勘察涉及学科广、教学内容多,因此,建立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理清课程教学主线,是《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将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学以致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注重勘察技术、方法的讲解,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构建工程地质勘察知识体系。

以产出为导向,根据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将《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篇:1)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2)特殊性岩土的勘察,3)不良工程地质场地勘察,4)各类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2)分析、研究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做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解决方案建议。

2.3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经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因此引入案例进行实践教学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品质高尚、专业理论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

持续改进实践教学,在《工程地质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毕业实习环节、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形成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收集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分析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岩土类型的划分、分层。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计算;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平面图。提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进行建筑场地建筑适宜性评价。

3 结语

为完成现代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对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地质勘察》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在《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现状的前提下,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运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探索式和讨论式”混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讲。以产出为导向,教学内容上注重勘察技术、方法的讲解,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构建工程地质勘察知识体系。持续改进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设计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毕业实习环节、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形成多元化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宋凌云,王嘉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J].教育研究,2017(02):6-13.

[2]杨洁.浅谈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必要性[J].四川水泥,2015(11).

[3]杨虎,邱洪亮,杜祥波.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J].江西建材,2015(6):202-202.

[4]陳松,陈志坚,张发明.“工程勘察”课程教学中工程精神培养与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99-102.

[5]黄志全,刘汉东.本科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以岩土、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80-82.

[6]夏庆霖.关于深化我国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

[7]任非凡,戚梦霞,王冠,等.基于OBE教学模式的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探讨——以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7(4).

[8]张平,吴昊.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5-47.

[9]赵建军,王运生,巨能攀.“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4):35-38.

[10]陈永贵,黄生文,周德泉,等.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4):166-169.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教学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