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艾辛多夫作品《一个无用人的生涯》

2019-11-13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多夫浪漫主义宫殿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2)

0 引言

艾辛多夫是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生于信仰天主教的贵族世家,本人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许多他的作品之中都能体现出宗教对艾辛多夫的影响,如《大理石像》中代表宗教力量拯救主人公的弗尔特纳托和《月夜》中的人神同形和对伊甸园的向往。

1805年到1810年间,艾兴多夫先后在哈勒、海德堡和维也纳攻读法律和哲学,此间结识了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F.施莱格尔,从此走上了浪漫主义的道路。艾辛多夫的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小说和文学史领域。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有浪漫派的代表性诗歌《月夜》,长篇小说《预感与现实》,反成长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等。其中《一个无用人的生涯》被认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磨坊主的儿子,淳朴天真,热爱自然,对世人追求的功名利禄毫不上心,被父亲称为“废物”并赶出家门。但他毫不在意,开始了自己的一段浪漫旅程。在被两位贵妇带到不知名的美丽宫殿后,他爱上了伯爵家的美丽女郎。求而不得的爱情并没有让主人公一蹶不振,在第二天的清晨他在阳光中离开宫殿前往罗马。而到了罗马后,发现对爱人依旧十分怀念又转而回到了曾经的宫殿。在维也纳获悉爱上的姑娘其实是看门人的侄女,他们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异,便快乐地和爱人完婚了。

1 小说主题分析

作品中最明显的主题就是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作品以第一人称“无用人”叙述,这种自称表达出一种与世人大相迥异的处世态度:他不在乎世人汲汲营营的所谓功名利禄,一心向往自由,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父亲以他“无用”为由赶他出门,却不想正和他意,他在不久前早就想出门旅行,被赶出家门他正好可以“自由自在”地旅行。离开人人羡慕的宫殿,转而去艺术的殿堂意大利,更是体现了无用人对物质的不在意和对艺术的追求。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充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主旨。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美和自由,追求回归自然,艾辛多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创作于19世纪初,德国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开始了工业革命,这个“大改革”时期的环境遭到破坏,人们汲汲于名利。作品描绘了一个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浪漫和谐的美丽田园世界,主人公在不断漫游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自然的宁静和谐,并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旅途中的山川秀美,婉转莺啼让他觉得已与自然融为一体,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当时人们一心只顾经济发展,忽视自然甚至破坏自然的控诉。

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上帝的信仰这一主题在作品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在无用人被赶出家门后,他拉着小提琴在田野上边走边唱:“上帝宠爱谁,就会让他到广阔的世界里去,让他看看造物主的神奇,在高山,树林,河流和田野中”无用人一早就将自己的旅行看作是上帝的恩惠,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上帝手中,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思想和对上帝的依赖。他的爱人奥莱丽也总是以一个高尚纯洁的天使的形象出现,屡屡影响着他的决定。

2 作品文体分析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是一篇典型的德国浪漫主义Novelle。Novelle是很有德国特色的一种散文叙述形式,并不仅仅是中文翻译之后的中篇小说。Novelle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体,每个文学流派都有为其添砖加瓦,判断文体时不能死搬硬套前人的定义,应当在借鉴的同时结合时代和流派特点分析。《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就是Novelle在发展中的成果,小说的篇幅虽然并不短,但是情节紧凑,围绕着主人公一一有序展开,条理清楚。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语言浪漫优美,尤其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引人入胜。作品简单易懂,主人公心思单纯又有奇遇,作品的字里行间饱含对自然的热爱和赞颂。虽然作品篇幅较长,出现的任务众多,但是故事的情节都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看似杂乱实则有序。众多小人物的出现更像是在路上对主人公内心的考验和提醒,让无用人一次又一次摆脱诱惑,追随本心。

主人公无用人在无目的的漫游中被两位贵妇带到宫殿并在此先后获得园丁和税务员的工作,感情失意离开后在山上的古堡里又获得莫名其妙的丰盛招待,抵达心中的艺术圣地罗马后爱情又有了转机,这符合歌德对Novelle的定义之一:一个已经发生的闻所未闻的故事。

路德维希蒂克认为,真正的Novelle应该有区别于其他叙述文体的明显的转折点,文中无用人从心心念念的罗马突然转回维也纳宫殿去寻找爱人正是这么一个转折点,也是全文的转折点和高潮。

3 结语

艾辛多夫在《一个无用人的生涯》中借描写无用人的一系列奇遇表达了对功利主义的批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上帝的虔诚。无用人是否真的无用?这是作者对物质社会发出的拷问和批评,到底怎样才算有用,怎样才算无用?实用主义在当时社会上大行其道,如无用人一般的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追求自由,追随本心的人还有多少?作品中可以看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渴求摆脱这种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的桎梏。

作品的文体总的来说属于Novelle文体,作者以一个已经发生的闻所未闻的故事为载体,故事简单,人物形象饱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发人深省。

注释

①范大灿,任卫东,刘慧儒,等.德国文学史(第3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49.

②Joseph von Eichendorff.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M].Zürich: Diogenes Verlag AG Zürich,2005:4-5.原文为:Wem Gott will rechte Gunst erweisen, den schickt er in die weite Welt, dem will er seine Wunder weisen in Berg und Wald und Strom und Feld”,此处为作者自己翻译。

③Vgl.Theodor Pelster:Lektürschlüssel,Joseph von Eichendorff,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M].Stuttgart:Phillipp Reclam jun.GmbH&Co.,2008:65.原文为:“denn was ist eine Novelle anders als eine sich ereignete unerhörte Begebenheit”,此处为作者自己翻译。

猜你喜欢

多夫浪漫主义宫殿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土库曼斯坦总统高票获得三连任
阿掘的宫殿
“这是最漂亮的营地,这也是我惟一一次住在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