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2019-11-13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德语时态发音

(太原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12)

1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

在学习德语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受了许多年的英语教授,这导致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英语思维,这种已形成的思维模式一定会对德语的学习有影响,但产生的影响即有正向的影响也有负向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说法来讲,这被叫作“正迁移”与“负迁移”。我们所说的正迁移是提前学到一个事物对后学到的另一个事物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相反,先学到的对后学到的起了干扰作用,这就叫做负迁移。

德语和英语都是属于同种语系,由于两种语言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在一些特定情境下德语和英语的使用会出现相同的意义。这种时候老师就能直接用英语替代德语讲解相关知识点,还可以借用英语的相关例子讲德语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德语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一点,但是需要老师着重强调该知识点出现在什么语境以及要用什么词格。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对学生产生了正向影响,新学的语言和之前已经学过的有着相似之处,这对新知识点的记忆降低了难度,而且还能顺带回忆起以前学的知识点,这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对老知识的复习都产生了正迁移。

无论是学习新语言或是什么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已经形成的英语思维固然可以为学习德语带来许多正向影响,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干扰大部分体现在发音上。就中国的学生来说,听力和口语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因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听到和说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客观因素都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不论是德语还是英语或是其他语种,最先要做到的基础就是要先从听力和发音上下功夫。但就是因为德语和英语在语种上是同根同源,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就让很多发音会被学生记混。在最初学习德语的时候,不仅有非常复杂的语法,仅是区分德语和英语的发音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德语和英语都有一样的二十六个字母,在英语里代表了四十五的音素,在德语里代表了四十八个音素。而这些音素两种语言也不是都一样的,一些是德语中有的,一些是英语中有的,一些是两者共有的。就比如一些元音像[a]和[i:]都是他们共有的,但像[e:]一些是德语有而英语没有的,[ei]等就是英语有而德语没有的。但这也不是最困难的,困难的是有些音素德语和英语都有,但是他们的发音是完全不同的,这就给学习的人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会让人感到一些挫败感,这对德语的学习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有这些干扰音素的存在,它们有时存在于相同的句式中,有时又存在于不同的形态里,这对于刚开始学德语的小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由于语音上的干扰,拼写也会随着有干扰,这两方面都是连在一起的,语音的发音错误也会导致拼写的错误,所以学清楚语音的发音规律会对拼写的正误起着连带作用。

2 英语对德语的干扰

2.1 词汇所带来的干扰

因为德语和英语都来自于一种语系,很多德语的单词都和英语的单词在发音拼写上都很相像,甚至有些都是相同的。就比如,德语中车票和英语中的车票同是ticket,德语里的名字和英语里的名字也同是name,类似的情况还有咖啡也是和英语相同的,同是coffee,而且德语里也有很多英语的外来语,比如computer,internet等,这样就有不少的词汇是和英语都有着相似的意思,这是对德语的学习是带来了一定便利,减少了许多记忆的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德语和英语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单词的意思也变得不一样,如果是按照先学的英语的意思推断德语的意思,这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而这正是词汇给德语学习带来的干扰。

在词汇中有同形异义给学习德语带来的干扰,根据一些数据的统计,德语和英语其中大约有三成的单词是拼写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意思却完全不一样,就比如,英语中礼物这个单词的意思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毒药,英语中手臂这个单词在德语里是穷的意思,英语中吸烟这个单词在德语里是男士晚礼服的意思,等等有许多这样同形不同义的单词。很多学习德语的同学因为刚开始对词汇掌握的不够牢固,在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经常习惯性地用英文单词来代替德语单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同音异义给德语学习带来的干扰,德语的发音有着较强的规律性,而且和英语单词的发音有着很强的相同地方,这就导致了在学习德语的时候会和相近的英语单词搞混。就比如德语单词里有一个mittel,它和英语单词中的middle发音很相近,但其实德语单词中的意思是方法,英语单词的意思是中间。又或者是德语中的laie和英语单词中的liar发音也很相近,但是在德语里的意思是门外汉或者宗师的意思,英语中的意思却是骗子,这两者的意思相差了很远。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英语的意思来推断,那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德语的时候,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会产生偏差,也会为交流带来困难。

2.2 语法差异所带来的干扰

在德语和英语语序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差异,德语的语法和英语的语法不同,德语的谓语动词通常放到第二位,特殊的句型比如从句、省略句、命令句就会有一些变化。举个例子,We are going to the cinema tonight.Tonight we are going to the cinema.和Wir gehen zum Kino heute Abend.Heute Abend gehen wir zum Kino.(我们今晚去电影院)。从这个例子能看出,德语和英语的语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中英语的陈述句语序是状语、主语、谓语、宾语,这个句子中状语虽然能相对的随意摆放,但是整个句子的语序依然有一定的规律。再来看德语的陈述句语序,只要确保动词放到第二位,其他单词的顺序即使是随意放置也不会有什么差错。并且,如果助动词和实义动词在一起时,助动词要放在第二位,实义动词放到句尾和助动词组成框架结构但是英语中的助动词通常和实义动词放在一起。在时态上也存在很多差异,英语中的时态有八种,而德语中的时态比英语少两种,德语中的六种时态有过去时、过去完成时、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第一将来时还有第二将来时。这些时态都能反映出德语和英语必定存在着相通性和差异性。就英语来说,在说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时,通常用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来表达,而且不可以随便更换。但德语中的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就经常进行替换。举个例子,We’ve known her for years.Wir kennen sie schon seit Jahren.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英语里用的现在完成时的时态表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德语里用schon这个副词来表明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时态却是现在时。德语里还存在相似的单词比如bereits,它也可以表明已发生的意思。这表明如果还是照着英语的思维方式,只是注意时态用的对错而不注意运用副词,这也会对德语的学习带来干扰。

2.3 表达习惯所带来的干扰

因为德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上有着相同之处,有时在运用德语的时候也会运用一些英语的表达方式,比如in Begin,zweit-Hand,但他们忽视了这些表达方式在德文里也有规定的表达习惯,在德文中是zu Begin,gebraucht。在德语里对Redemittle的把握特别重要,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对德语中经常出现的表达方式进行整理总结,并且对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整理分析,以便在之后规避这些错误。

3 英语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思维的概念对讲授德语的概念起到辅助作用。德语和英语中的一些语法,因为翻译的差异,叫法会有一些不同,就像“过去时”在德语中叫做“过去式”,“时间状语”在德语中叫做“事件说明语”。这些不同的称呼,对于刚开始学习德语的人来说,都会让他们的心中产生疑惑。遇到这种情况,借用相应的英语来讲解德语的话,这就能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新的德语概念。就拿德语中格的概念,德语里总共有四个格,第一格Nominativ,第二格Genitiv,第三格Dativ,第四格Akkusativ,这些学生普通了解时都会很困难,如果和英语作比较,就能相对轻松的把握四个格。并且,老师在讲授德语中的各种语法时,可以比较英语的相关语法来讲解,加强一些学生刚开始学习德语时的熟悉感,减轻对学习一门新语言的陌生感,增加对学习德语的兴趣。

英语能跟德语进行比较,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因为学生在英语思维的影响下,非常容易把德语中的一些词汇,发音记混淆,因而犯出许多的错误,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误会,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要说出德语和英语的不同,让学生在最开始学的时候就有这个意识,在以后规避相应的错误。

英语为德语提供借鉴素材,分清主次关系。虽然英语的教学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但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还不是很高,对英语各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如果在教授德语的课中,只是一味的借鉴英语思维,这就显得不是很明智了,而且有一些德语的语法比英语中的语法更复杂,甚至是不会出现的,如果还在借鉴,这样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学习德语的难度,产生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像德语中会有一些动词规定名词的第三格作宾语,但是这些动词依旧是不及物动词,这类现象就是英语中不会出现的情况。由于德语和英语类似并且对这些人才有需求,在教授德语的过程中,尽量不受英语的干扰,让英语成为学习德语的踏脚石。

4 减少英语干扰的对策

学习德语的学生在运用德语犯下的错误应该值得被注意,在教授德语的过程中,老师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有效地避免因英语干扰而犯出的错误,要多关注德语和英语的发音问题,增加学生对德语词汇、口语、语法等的学习,比如将比较容易犯错的词汇进行总结,再加以例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易错的知识点的记忆,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写作能力,对语法的运用也正确,增加对学习德语的兴趣。

5 结语

现如今学习小语种的人群越来越多,需要学习小语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在欧洲,大约有一亿人都用德语交流沟通,德语不仅是在德国被使用,在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地区、法国东部等地区也被广泛使用,并且,德语在欧洲是被当作母语使用的第二大语言,也是国际上十大常用语言之一。本篇分析的英语对德语的正向干扰、负向干扰以及意义,来对比这两种语言的不同与相似之处,旨在于预判学习德语时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要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若想要熟练地掌握德语的运用,就得先克服在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也就是要战胜学习德语中的负迁移。我们也能很容易地看出,英语的干扰对德语的学习确实是一大难关,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的学习错误是外语干扰所造成的,要想找出避免这些干扰的方法,就要先知道德语和英语之间是有差异所在的,尽管他们的语言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本质上不被英语思维固定下的逻辑带来干扰。而且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学习德语的人也可以相应的对比德语和英语之间的不同与相同处,提升德语的学习效率,能更加熟练的运用德语,清楚的区分德语和英语。

猜你喜欢

德语时态发音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Playing with h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Playing with /eI/
动词的时态、语态
Playing with u_e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