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1-05姚莉倩王俐稔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外科

姚莉倩 王俐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1)

胃癌是临床上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以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为主。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延迟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了后期治疗的难度。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围术期中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1]。本研究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旨在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0~73岁,平均(61.52±4.58)岁;肿瘤位置:胃窦15例,胃体10例,胃底8例,多部位1例;低分化腺癌13例,印戒细胞癌8例,中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腺癌5例;TNM分期:Ⅰb期6例,Ⅱ期19例,Ⅲ其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52~73岁,平均(61.68±4.62)岁;肿瘤位置:胃窦16例,胃体10例,胃底7例,多部位1例;低分化腺癌13例,印戒细胞癌7例,中低分化腺癌9例,黏液腺癌5例;TNM分期:Ⅰb期6例,Ⅱ期20例,Ⅲ其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取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临床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无其他脏器转移现象。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缺陷;营养不良;合并术后严重合并症。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关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及具体方案,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及时干预;术前1 d嘱患者口服1 000 mL的温糖水,术前2 h口服温糖水500 mL;指导患者术前进行深呼吸锻炼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戒烟、酒,不常规肠道准备;嘱患者适当进行体能锻炼,增强体力与免疫力。(2)术中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调整手术室温、湿度;术中患者静脉输液均提前加温待用;术中不放置引流管,并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3)术后护理:术后持续使用镇痛泵止疼,严格控制输液量,术后24 h,停止输液,拔除尿管,术后不使用抗生素;麻醉清醒后口服500 mL温生理盐水,之后逐渐恢复饮食直至普食;术后当天,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双下肢,第2天下床活动。其他术后康复护理与对照组相同。

1.3评价指标 (1)胃肠功能: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2)生活质量:护理前、术后3个月,依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2]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生理功能等,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腹胀、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

2 结 果

2.1胃肠功能 对照组首次进食(3.65±0.69) d、肠鸣音恢复(20.72±4.35) h、排气及排(35.62±5.32) h,排便时间(4.53±1.43) d;观察组首次进食(2.56±0.65) d、肠鸣音恢复(15.34±3.41) h、排气及排(22.10±3.12) h,排便时间(2.41±1.20)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 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及活力各指标评分均较高,躯体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3并发症 对照组腹胀5例,感染4例,吻合口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35.29%;观察组腹胀1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5.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围术期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达到缓解患者围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3]。随着围术期的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和重视,且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均较短,SF-36量表评分较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胃癌术后患者开展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肿瘤患者因自身患病原因,极易产生绝望、悲观等负性心理,不良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护理人员通过术前教育进行有效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减轻因不良情绪导致的应激状态;术前指导患者正确的体能锻炼,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5-6];此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术前给予患者温糖水口服,有效减轻患者口渴、饥饿等不适;术中通过保温措施,避免患者因机体体温过低,导致患者出现循环系统异常,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术后严格限制补液量,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术后积极止痛,鼓励早期活动,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鼓励患者尽早进食,积极补充机体营养支持的同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机体康复[7-8]。

综上所述,胃癌术后患者开展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机体恢复。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外科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