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性缺损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2019-11-05孙晓晨付敬敏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颌骨囊性植入术

孙晓晨 付敬敏

(1.延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 延安 716000;2.陜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陕西 咸阳 712000)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术后颌骨易出现缺损,多需要使用人工骨进行植入修复和治疗[1]。但颌骨囊性缺损使用人工骨植入后腔内感染问题较为多见,部分患者出现瘘管或黏膜红肿,甚至有患者出现人工骨颗粒由瘘管排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2-3]。口腔修复膜是近些年新兴的口腔修复材料,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本文对患者进行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颌骨囊性缺损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治疗的颌骨囊肿导致骨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6~64岁,平均(43.01±1.5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63岁,平均(42.96±2.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出现颌骨囊肿并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使用人工骨进行缺损修复;(2)病历资料齐全;(3)颌骨囊性缺损大小1~4 cm;(4)医院伦理学会同意并批准了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患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合并全身感染者;(4)对调研药物过敏者;(5)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接受人工骨植入前,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患者缺损部位未联通患者鼻腔或上颌窦,术后均直接与粘骨瓣膜下方接触。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菌素、饮食干预等,颌骨囊性缺损植入人工骨,不采用修复膜覆盖人工骨,直接覆盖粘骨膜瓣缝合。观察组患者术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修复膜,修整其边缘后覆盖于暴露的人工骨表面,而后再实施粘骨瓣膜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住院时间及植入腔感染发生率。疗效:显效,术后无植入腔感染发生,人工骨植入后腔内组织再生良好;有效,植入后存在轻微的感染情况,植入腔内组织再生尚可;无效,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植入腔内组织再生不佳。治疗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术后住院时间及植入腔感染发生率由责任医生及护士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80.00%;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9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植入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3 讨 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颌骨囊肿的重要手段,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遏制病情继续发展,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是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人工骨植入术可以加快骨细胞的移行和血管渗透,使颌骨缺损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降低了面部畸形的发生率[4]。但有研究显示,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工骨植入术患者术后常出现植入腔感染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人工骨植入处出现黏膜红肿、形成瘘管等,大大降低了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故而对颌骨缺损人工骨植入术术后感染预防的研究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口腔修复膜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植入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吴欣帆[6]研究相似。口腔修复膜是一种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材料,其膜原料为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经一系列处理后,清除了会诱发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成分。口腔修复膜被移植到缺损部位后,通过恰当的修建能够提高其与缺损部位的契合性,为骨细胞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引导细胞的分化和代谢来促进黏膜皮肤组织的修复[7]。范优敏[8]等的研究也指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显著降低了颌骨囊性缺损患者术后感染率。本文作者认为口腔修复膜能够加快颌骨囊性缺损修复、降低术后感染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机械屏障作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由于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迁移速度较快,会出现大量非成骨细胞侵占缺损区域,影响新骨形成的现象,而口腔修复膜的应用能够将非成骨细胞阻挡于缺损区以外,提高新骨生成量;(2)血管化作用,口腔修复膜能够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为新骨形成提供良好的血供;(3)参与代谢,口腔修复膜实质上为生物材料,允许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通过,为新骨形成提供必需的成分;(4)诱导作用,口腔修复膜贴合后,会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促进各类生长因子的聚集,加快新骨形成,促进骨缺损部位的修复。

综上,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能够显著提高囊性骨缺损治疗有效率,同时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颌骨囊性植入术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