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TCD 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2019-11-05华军曾兆雲饶朝楷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罗布阿托颈动脉

华军 曾兆雲 饶朝楷

(1.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医院神经血液内科,陕西 安康 725700;2.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人民医院内三科,陕西 安康 725100;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安康 725700)

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是临床脑梗死的主要类型,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1]。普伐他汀类药物为治疗脑梗死患者常规降脂药,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其临床疗效并不稳定[2]。普罗布考片是一种新型降脂药,其临床作用于阿托伐他汀较为一致[3]。本研究采用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其是否能增强他汀类药物消除斑块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大动脉源性脑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5例。对照组男83例,女52例,年龄(57.39±6.21)岁;体重(73.28±8.07) kg,体质量指数(24.51±2.27) kg/m2;合并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压93例,高血脂85例;吸烟52例。观察组男80例,女55例,年龄(57.46±6.37)岁;体重(73.41±8.11) kg,体质量指数(24.55±2.31) kg/m2;合并疾病:糖尿病10例,高血压91例,高血脂87例;吸烟5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脑部CT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生命指征稳定;(2)预估生存期≥6个月;(3)年龄18~65岁;(4)患者及家属了解参加此次研究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2)有脑部手术史;(3)有脑梗死发病史;(4)入组前1个月有采用研究方案所用药物治疗史者;(5)多种药物过敏;(6)未完成治疗方案者或随访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患者均行脑梗死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氧疗、抗血小板凝聚、抗凝血、溶栓等。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20051984,规格:10 mg/粒)治疗,指导患者制定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方案,起始剂量10 mg/d,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线等逐渐调整用量,最高用量不超过8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普罗布考片治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10980054),0.5 g/次,2次/d,早、晚餐时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TCD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行斑块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率比较 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58例,无效40例,有效率70.37%;观察组显效61例,有效63例,无效11例,有效率91.8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15,P<0.05)。

2.2血液黏稠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653、4.276、4.8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黏稠指标比较

2.3TCD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s 、V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I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5.013、5.647、3.671,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指标比较

2.4颈动脉斑块指数比较 对照组稳定斑块指数治疗前(2.77±0.52),治疗后(2.81±0.49);观察组治疗前(2.69±0.48),治疗后(2.64±0.51)。对照组不稳定斑块指数治疗前(6.97±0.73),治疗后(5.07±0.62);观察组治疗前(7.08±0.69),治疗后(4.09±0.47)。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716,P<0.05)。

2.5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胃肠道反应2例,肝损伤1例,肌无力2例,低血压2例,药物不良反应率5.19%;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例,肝损伤1例,肌无力1例,低血压1例,药物不良反应率5.19%。两组患者观察期内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基本原则为对症治疗及改善血液黏度、降血脂、改善血流动力学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他汀类药物是临床降血脂最为常用的药物[5],其降脂效果确切,同时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等作用[6]。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发挥多重作用。虽然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具有上述优势[7],但临床实际病例应用中,单纯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对斑块的消除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斑块劈裂而造成脑梗死复发的现象。说明单纯他汀类缓解动脉的粥样硬化尚不足以发挥可靠疗效[8]。普罗布考片是新型康血脂药物,其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疗效机制为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与促进胆固醇分解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对降低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大动脉性脑梗死较之于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明显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液黏度效果更优,促进颅内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增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消除。从药物不良反应来看并未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说明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大动脉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安全[10]。

猜你喜欢

罗布阿托颈动脉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
罗罗布
罗罗布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