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构思余光中的《乡愁》

2019-11-04马秋丽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乡愁情境教学生活

马秋丽

摘 要 情境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李吉林老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學语文教学课堂,并将实现情境教学的途径初步归纳为六种: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感官的得到兴奋,主观感受与体会得到强化,从而激发了自身的情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高。本论文结合《乡愁》课例,尝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 情境教学;图片;生活;语言渲染

中图分类号:A,G255.71,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200-0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一线教师都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手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能够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具体化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并且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适合老师操作的、切实可行的、较为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我大力提倡的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以下就结合余光中的小诗《乡愁》为例,来谈谈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情境导入,语言渲染教学氛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古代文学史上,因为有古诗词的存在,让中国古典文学大放异彩,令后人叹为观止。古人写诗文,有写关于友情的,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写爱情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写亲情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还有写思乡之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现代诗人写乡愁的就要数台湾作家余光中了,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通过读来体会余光中的浓浓思乡之情。

二、图片展现情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我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母子之情,我特意从网络上精选一组图片,其内容是关于一位母亲在火车站送别远去异地求学的孩子。老师展现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所传达给我们的内容是什么,其中饱和着怎样的情感?有的学生就读出了母亲的千叮咛,万嘱托,联想到母亲当时的话语,孩子要一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我,不要省吃俭用,记得要回信给我——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来读《乡愁》的第一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读的有感情,有生活,这种情感的体验是真切的,并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要带着感情读,我常质疑:有的老师在没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基础上,就让学生带着老师所要求的喜怒哀乐之情感来阅读,这样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感朗读是真的有感情的、有深度体会的朗读吗?我不敢赞一词。

三、生活再现情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生活再现情境是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夫妻之情,让学生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情境。因为现在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家庭其父母一般是有在外地打工的。让学生回忆,每当自己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回家的那一刻,对你怎么样?对你的妈妈怎么样?他的脸上有什么表情?你爸爸妈妈的心情如何?学生在回答中,就能够充分体会到母亲对常年在外地打工来养家糊口的丈夫的关心。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没有能够照顾妻儿的内疚之情。这时,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读“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父母的真实情境中,是能够体会到夫妻之爱的。

四、语言描述情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丧母之痛,我为同学们描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在莫言谈到他的母亲时,说自己小时候,家境贫寒,是母亲省吃俭用把我们兄妹几个养大,母亲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房子也换大的了,但是,我的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现在想念母亲只能到她的墓前看看她了。说到这时,莫言潸然泪下。这样的情境描述,让学生的情感真正深入其中,再这种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来读,“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有的学生带着伤心之情朗读,有的学生带着对母亲的懊悔之情朗读,还有的学生带着淡淡的难过之情朗读,不管学生带着何种情感朗读,他们的阅读体验都是真切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读,我想,这样的有感情的朗读才叫真朗读。

教无定法,我们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与你,就要积极尝试。我觉得,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大胆的尝试,坚持下去,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

猜你喜欢

乡愁情境教学生活
乡愁
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漫生活?阅快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生活感悟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