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情节对比分析

2019-11-02张蓉

赢未来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节刘姥姥贾府

摘要:情节是小说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地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撰写过程中尤为重视情节的设置和描写。“刘姥姥进荣国府”这一故事情节便是他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对同一故事情节进行三次不同的描写,以此来增加情节描写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效果。本文从人物态度、目的和最终结果、对小说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对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对比分析来感悟小说情节描写的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刘姥姥;贾府;情节;对比

“刘姥姥进荣国府”作为《红楼梦》的经典片段之一,其巧妙性主要体现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刘姥姥身份低微,虽是芥豆之微的小人物,但又与荣府略有些瓜葛。因此,她便成为推动贾府故事的最佳人选,“刘姥姥进荣国府”这一故事情节也成为了贯穿整本小说的线索。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贾府这一情节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在小说开端的第六回;第二次是重点叙述部分,主要是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最后一次则是小说结尾部分,第一百一十三回。曹雪芹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为故事情节的枢纽,连接了贾府的盛衰发展——由繁盛昌隆到家族鼎盛,最后走入衰落。刘姥姥进荣国府这一情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重复的、单调的,但实则不然,作者对每一次进荣国府的描写都是有不同之处的,正是这些不同之处透露出了贾府的兴衰荣辱的变化,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下面,本文将从人物态度、目的和最终结果、对小说的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领悟作者情节描写的艺术。

1 人物态度不同

1.1 贾府众人对刘姥姥的态度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出现在小说开头部分的第六回,写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到荣国府走亲戚,她先是到角门前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大爷,这时守门人对老太太的态度是“都不揪睬,半日方说道”,“都”“半日”这几个字清晰地表现出了贾府看门人对刘姥姥的轻视与冷落。后来遇到一个好心人把她引进后门,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热情地为她带路,但这种热情并不是对刘姥姥善意态度的表现,而是为了“显弄自己的体面”,证明自己在贾府的重要地位。周瑞家的把她二人领到侧厅略等,在经过平儿同意之后再把她们带进凤姐院内。

随后就是王熙凤的出场,也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故事情节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里作者着重描写了凤姐对刘姥姥的态度。“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1]这是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从“也不抬头”、、“慢慢的”这几个词可以看出王熙凤对刘姥姥不重视的态度,显然她对刘姥姥的到来并不欢迎,但又介于面子和礼数,不得不接见。综上所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所遭受到的是荣国府上下的轻视与冷落,所反映出的是权贵之家对贫贱百姓的态度。

有了第一次关系的疏通,再加上她这一次到贾府来并不是为了打秋风,而是带了写瓜果蔬菜前来表示感谢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待遇并不像第一次那么窘迫,王熙凤对她的态度也远不如上一次那么疏远、冷漠,而是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去罢。”[2]此时,刚好贾母听见了这件事,便想要见一见她,让她在这里住两天。而王熙凤见贾母喜欢,也连忙说道:“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3]至此,不难发现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的转变,由第一次的冷淡转为了热情,虽然这种热情绝大部分是为了迎合讨好贾母,想获得贾母欢心,要言之,是利用中夹杂着善意与信任。

这一次刘姥姥的行为不再像第一次那么拘谨,她也接触到了贾府更多的人物。而这些人虽然在第一次没有出场,但是通过对一进荣国府中其他人物的分析,不难猜测出他们的态度。贾府众人对刘姥姥虽较为热情,但他们的一言一行还是透露出了对刘姥姥的嘲笑与鄙夷,她们将她看作是用来取乐的丑角,说她是“老妖精”“母蝗虫”,在她摔倒了之后第一反应是拍手哈哈的笑起来,甚至是鸳鸯都会在吃饭时和王熙凤一起撮弄刘姥姥。妙玉对刘姥姥的厌恶与嫌弃之情是最明显的,当宝玉要把茶杯给刘姥姥时,她却说道:“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是给你,拿了去吧。”[4]由此可见,二进荣国府时贾府众人对刘姥姥的态度仍然大部分都是鄙夷与冷漠的。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经走向落寞,她去探望重病的王熙凤。这一次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可以说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对平儿说:“平儿,你来,人家好心来瞧,不要冷淡人家。你去请了刘姥姥进来,我和他说说话儿。”[5]“不要冷淡人家”“请”都表现出王熙凤对刘姥姥的尊重。在刘姥姥进来之后,凤姐对她的称呼也是“姥姥”,并且还让巧姐给她请安,请刘姥姥为自己和巧姐许愿,这些都能看出王熙凤对刘姥姥的信任与尊重。三進荣国府是刘姥姥在贾府待遇最高的一次,这时她在王熙凤等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取笑捉弄的对象,而是可以信任、尊重的人。

作者通过对这三次人物态度变化的逐层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了刘姥姥这一睿智、善良、豁达的形象。

1.2 刘姥姥自身的态度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一开始的描写是这样的:“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刘姥姥只得蹭上来说:‘太爷们纳福。”“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6]“不敢”“蹭”“陪笑”都表现出了刘姥姥自身的卑微与窘迫情态。后来见到了周瑞家的,刘姥姥的动作是“忙迎上来问道”,见到王熙凤时也是“拜了数拜”“未语先飞红了脸”,在贾蓉进来后更是“坐不是,立不是”。这是因为刘姥姥多时不和王家走动,且自身动机不纯,所以整个人都显得拘谨和局促。

到了二进荣国府时刘姥姥就已经显得比较自如了,她给贾母等人讲述乡村中的奇闻趣事,这些趣事村中带俏,俗不伤雅,使得贾府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此外,她还在头上插满鲜花,配合鸳鸯和凤姐出丑供人取乐,在缀锦阁看戏和玩行酒令的时候也用尽浑身解数逗贾母开心。她靠着说故事、讲笑话、装疯卖傻博得了贾母等人的欢心。

三进荣国府时刘姥姥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殷富之家,这时贾府已被查抄,贾母也已亡,凤姐病重,但她仍然选择前去贾府探视和吊唁。这一次的刘姥姥与前两次不同,她不是为了讨好和献媚,而是因为自己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品质。她对王熙凤的病情感到难过和伤心,对巧姐的遭遇感到不平与怜悯。

2 目的和最终结果不同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由于“冬事未办”,家中度日艰难,想要前去打秋风,这才舍着老脸去贾府碰一碰。这一次凤姐虽然没把刘姥姥放在眼里,但碍于面子和礼数,最终还是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与第一次不同,这次则是为了报答贾府昔日的恩惠,挑了好的枣子倭瓜和野菜前来表达感谢之意。这一次她见到了地位崇高的贾母和少爷小姐们,为了让他们开心,她开始装疯卖傻,用自己的幽默言行来娱乐大众,成功地获得了贾母的欢心。最后,她得到了贾府更多的馈赠:几件衣服、银子、药等。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因为听闻贾府被抄,为了去吊唁去世的贾母。这时的贾府已经走向没落,刘姥姥去看望病重的王熙凤,凤姐给她金镯子让她代为祷告,遭到了刘姥姥的拒绝。最后,刘姥姥在巧姐的舅舅和叔叔密谋把她卖掉时挺身而出,救下了巧姐并为她找了夫婿。

通过以上的情节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刘姥姥在一进荣国府时是抱着一定的目的的,但是后两次却是为了表达对贾府的感激和善意。

3 对小说的意义不同

通常所说的《红楼梦》的结构主要是网状结构,即“以宝钗、黛玉、宝玉的爱情故事为经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纬线,编织并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情世态”[7]。但是,“曹雪芹在精心安排的《红楼梦》的艺术结构中,有意让一些人物起着穿插衬托、脉胳连结的功能,使故事的展现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一个与贾府地位极大悬殊的第三者刘姥姥进进出出的观察,表现了贾府兴衰成败的变化。”[8]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出现在小说开头部分,清代评者认为,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所谓吹万之风,起于萍末。作为小说序幕之后的首要部分,第六回作者选取了芥豆之微的刘姥姥为主要描写对象,叙述其一进荣国府的主要过程,“活画出一乡里老妪到富贵人家光景”[9]。作者借刘姥姥的视角和感受把自己不能说、不便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以刘姥姥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来表现贾府的奢华繁盛,以及贾府众人对她的态度来反映封建阶级对贫贱百姓的轻视与鄙夷,从而揭开《红楼梦》的正传,展开了对封建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描写和解剖。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正是贾府最为繁盛的时期,再加上有了第一次的基础,这一次她接触到了贾府的核心人物贾母,以及其他的少爷小姐们,并且还参加了贾府的家宴,参观了大观园。作者通过对贾府的衣食住行的描写,以此来反映贾家的权势和荣华,表现贾府的主子们的享乐和奢侈。比如说“一顿轻便的‘螃蟹宴就用二十两银子”。此外,这时贾府的内部矛盾也显现出来了,“一个个不都像鸟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10],有“扒灰的”、逼奴为妾的、偷鸡摸狗的。作者通过刘姥姥所经历的这一系列事情的描写,揭露出了贾府腐朽落没的实际情况。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一百一十三回,前面埋下的伏笔在此时得到了回应。由刘姥姥亲眼目睹贾府的现状:大观园被抄,又失了“盗”,贾府的人死的死、病的病、嫁的嫁,王熙凤也失去了以往的威风。这一切与前两次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从而使得贾府的衰败在刘姥姥眼里显得更加突出,更为凄惨,使得小说的艺术效果更加明显。“《红楼梦》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它的主题,而且形成了情节发展的明显节奏,使艺术构思更加浑然一体,波澜起伏。”[11]

综上所述,通过人物态度、目的和最终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刘姥姥进荣国府”这一故事情节把平民与贵族、贫穷与富贵、本色与虚伪、善良与自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奢华与贫民阶级的苦难。此外,这一情节安排对小说的主题、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描写人物行为、态度、语言的变化,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鲜明、立体。作为一个穿插在小说情节中的独立的小故事,“刘姥姥几次出现,作者用最经济,最有实效的笔法,概括了轰轰烈烈的贾府兴衰史。”[12]

参考文献

[1][2][5][4][5][6][10][1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延边人民出 版社,2008.

[7][13]曹涛.试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J],红搂梦学刊,1998(3):170-181.

[8][12]黄涛,刘姥姥新论[J]红搂梦学刊,1994(3):127-141.

[9]馮其庸,重议评点派——《八家评批红搂梦》序[J].红楼梦学刊,1987(1):1-32.

作者简介:张蓉(1999. 12-)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情节刘姥姥贾府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