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临界贫困户脱贫问题研究

2019-10-30刘会珍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0期
关键词:脱贫农村

刘会珍

摘 要: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举目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临界贫困群体却被忽視。为了保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的胜利,必须重视临界脱贫户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农村;临界贫困户;脱贫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临界贫困户定义

所谓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对每个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利好政策来帮助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但是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困难但刚刚超过贫困线标准,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风险极高,这就是临界贫困户,他们在贫困线的边缘徘徊,抗风险能力极差,稍有变故就可能返贫致贫。相比建档立卡贫困户,临界贫困户少了很多利好政策的扶持,在脱贫致富这条长期奋斗的道路上,他们的持续增收问题也值得关注。

都是很大的。要解决他们的增收问题,就必须从他们的致贫原因入手,防止他们再次返贫致贫。

不论哪个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我国于1986年开始进行扶贫开发,实现了8.6亿贫困人口脱贫,这一数字仍在上升中,目前的扶贫战略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说明贫困户要想彻底摘帽就要靠自主发展、自主脱贫,打通增收渠道,不能总是依赖国家资金输血,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党的十九大指出,实现全面小康,群众一个都不能少,其中应包含临界贫困群体。临界贫困是指按照国家认定的贫困线指标计算,可能达到贫困线以上或基本持平,但整体仍处于欠发达、群众生产或生活存在困难的状况。因为临界二字说明他们仍处在贫困线上,国家将人、财、物全都集中投入到建档贫困户,拉动建档贫困户脱贫,临界贫困户与贫困户的脱轨发展,体现出发展不平衡问题,易引发临界贫困户出现返贫现象,因此研究临界贫困户增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解决临界贫困户增收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文化扶贫,建立“三扶一援”扶贫机制

文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根本,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就要坚持物质与文化扶贫并重。而文化扶贫的重要途径即加强教育帮扶。针对博乐市青镇贫困户文化素质低下,劳动技能缺乏等问题,可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扶志。对农民进行思想工作指导,引导他们深刻意识到知识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主动支持子女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脱离贫困的能力。

第二,扶智。加强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优秀人才参与贫困地区发展。

第三,扶技。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人口技能。各扶贫主体要加强对贫困人口进行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培训工作,加强贫困户发展或创业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技能,培养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可组织相关培训人员进村入户,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应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开拓发展新思路,最终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援助。减轻农民教育经费负担。要从广度和宽度上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国家财政资金不仅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应当加大对大学阶段、学龄前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可设立教育基金,构建免费入学、生活补贴、免费住宿的援助体系。同时,注重社会资金引入,鼓励民办高校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学费的减免力度。

2.2、建立“五位一体”农村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脱贫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条件、患病人数以及是否遇到灾难是博乐市青镇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因素。改善交通条件、加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有利于贫困户加强与外界联系,减少生活开支,从而提高其脱贫成效。因此,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福利救济+保险+法律”的“五位一体”保障体系,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措施。

首先,持续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加强道路、网络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脱贫做好外部环境建设。其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医疗人员和先进的治疗设备引进,同时,加强医疗基本知识宣传。不断加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覆盖面,提高大病医保报销范围与报销比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药品价格,防止农户因患病而致贫。

二要健全福利救济制度,鼓励残疾人就业与创业。政府和社会应加强福利院建设,使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有条件的乡村还可以开办福利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就业,还可通过优惠税收、探索多种抵押担保融资方式,来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使其自我摆脱贫困。

三要推行保险制度,加强农户抵御风险能力。首先在五保、低保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商业保险,提高贫困户的抗灾能力。其次积极筹建产业化风险基金,可从扶贫资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风险资金,防止因遇到灾害等原因造成贫困户的损失。

2.3、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凸显脱贫攻坚的严肃性

一是完善脱贫攻坚责任机制。强调政府和扶贫工作者扶贫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贫困户作为脱贫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其责任落实和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考评,以此作为其接受帮扶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帮扶主体和帮扶对象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形成条块联动、通力协作、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扶贫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分级分类开展扶贫干部专题培训,强化正向激励和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防止“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三是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双重考核机制,严格贫困户自身脱贫责任和扶贫工作人员扶贫责任的落实,健全脱贫攻坚工作上下定期对账制度,采取年终交叉考核和行业主管部门评分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年终实地考核与平时掌握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倒逼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见效。

2.4、进一步优化资源投入,增强脱贫攻坚的实效性

一是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贫困乡村的道路、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产业提升、产销对接、龙头带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机制创新,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

二是强化产业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根本出路。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因此,要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创设村建合作社,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经营性、工资性、生产性、政策性、资产性等多种形式的组织合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提高财产性收入和劳务收入。

三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要改变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景.临界贫困户增收问题研究——以寿县为例[J].乡村科技,2019(13):46-48.

[2]舒子涵,严雪雁,杨君妍.浅析咸宁市古塘村临界贫困户增收情况[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20-21.

猜你喜欢

脱贫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巴士在线 “脱贫”记
山村“脱贫”还有多远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