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弦外之音思,话外之意

2019-10-23李大双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用书方格例题

李大双

【摘   要】  教材亦称“教本”,有“教学根本之意”,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传递着无限的信息,善于思考,勤于研究一定能听出它弦外之音,思出它的话外之意。

【关键词】  研读把握;揣摩拓展

【案例1】

把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想一想: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求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又该怎样解答?

这是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例题,按照惯例都是先分析题目中比的意义,用先求每份数或者将比转化成各是总格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乘法算式解答。例题讲完后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对方法二进行强化,紧接着进入到“想一想”的练习,以此当作对例题的巩固,使两种解题方法特别是方法二能扎根于心。从未觉得这两题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但《教师用书》中的一段话提醒了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解答,并进行检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解决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实际问题。虽然这是第一次出现三个数量的连比,但其本质上也是表示数量间的份数关系,且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与两个数量的比是一致的。因此,教材没有作过多的提示和引导,而是要求学生利用前面获得的经验,通过独立思考解决。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又加大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让我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是片面的,并没有认真研读例题,揣摩编者的意图,将例题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想一想”中“1:2:3”的首次出现颠覆了学生前两节课“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的认识,如果引导到位孩子们对“比”的认识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教学时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出示习题:将30个方格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三种颜色的方格分别有几个?

(1)读题,比较:和例题有什么不同?

(2)理解题意:“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这里的比反映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3)追问:分数只能表示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4)体会“比”的优势:要反映多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只能用比来表示,看样子比的作用要略大于分数,那比可不以表示四个量之间的关系,五个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有分数表示倍数关系之后又要学习比的道理。

(5)谁来说一说“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色”什么意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孩子们对“比”有了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案例2】

近两天在帮一个青年教师磨课,课题是《小数乘整数》。例题很简单:

(1)夏天西瓜0.8元/千克,买3千克要多少元?

(2)冬天西瓜2.35/千克,买3千克需要多少元?

例题(1)的教学是让学生清楚小数乘整数的三种计算方法,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并掌握其中的算理。仔细看例题(2),它的计算方法由原来的三种变成了两种,说明从例(1)到例(2)有个方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问题,那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这一潜在的点,设计时可以大胆些,直接将题(2)中的“3千克西瓜”变成了“冬天买7千克西瓜需要多少钱?”当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你会选择上面三种方法中哪一种进行计算?学生毫无疑义的选择第三种列竖式计算,并且给出了充分的理由,这一设计有效地节省了教学的时间,最关键的是提升了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的能力。

【思考】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尽管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但也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龚亚夫先生曾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这充分说明了教材的弹性和张力,也给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留出了空间。作为教材的直接实施者,我们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要走出教材看教材。听弦外之音,思话外之意。

一、研读教师用书——把握方向

《教师教学用书》一直以来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一些老师觉得教师用书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多半都是学期初领过来就将其束之高阁,到学期结束翻都没翻,也有一些老師通过各种搜罗各种所谓的名师教学设计,就完全可以应付。《教师教学用书》备受冷落,境地尴尬。《教师教学用书》就是教学的“本”和“纲”,当你静下心来,仔细研读,逐字推敲时,它会给你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二、研读课本教材——揣摩意图

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因此,把握编写者意图,读懂教材,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再创造”的过程。

三、研读教辅资料——拓展思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可做过,绝不放过”传统教学观念扼杀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变得呆板,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题,讲究巧设计,突出精炼。而这种“巧设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教师“阅题无数”后一种“厚积薄发”的自然流露,这“题”从哪里来?从教辅中来。所以我们教师在研读好《教师教学用书》教材之后,广泛地阅读教辅,它会给你带来灵感,让你的课堂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用书方格例题
玩转方格
玩转方格
上期《玩转方格》答案
是谁对书不敬
吃书与用书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叠方格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