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芭蕾

2019-10-23施娴婷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班头发情境

施娴婷

撕纸是一项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的一个学习课程,它需要手、眼、脑三方面的协调,特别对手部动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班幼儿的骨胳与手指肌肉还未发育完善,手、眼、脑协调能力差,通过撕纸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训练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促进拇指、食指功能的分化,使幼儿的手部动作更精细,对幼儿大脑产生良性的刺激,促进智力开发,且撕纸时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探索有趣的方法

1.巧用游戏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儿童本性”,而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 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游戏能使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不仅使幼儿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还能调动幼儿的创造热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每次的撕纸活动,我把各种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撕纸的技能。因此,每次的撕纸活动就是我们快乐游戏的开始。如:学撕纸之初,教师编了一首儿歌,孩子们在“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食指拇指碰一碰,捏住纸张不乱动,兹啦一声往下撕,面条面条出来啦”游戏的氛围中学会了基本的撕纸技能,对撕纸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巧设情境

情境是指教师创设 “境”,激发幼儿的“情”,以两者做情感的纽带,唤醒幼儿内心深处的情感,因此,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如:在《给狮子烫头发》的活动时,先出示小狮子,以“狮子”的口吻对孩子们说:“森林里突然刮了一阵大风把我的头发吹跑了,有谁能把我的头发找回来,我就和他做朋友。”接着教师用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食指拇指碰一碰,捏住纸张不乱动,兹啦一声往下撕,头发头发回来啦。”教师在游戏的情境口吻中,既清楚交代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又牢牢地吸引了幼儿操作活动的注意力。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孩子撕得会比较粗糙,这时“狮子”就会出来了,“小朋友们,我的头发都脏了,变成了一大块一大块的,你们要加油哦,要把我的头发分出来。”通过这些情景,我们发现最后孩子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3.巧投材料

小班的幼儿喜欢玩纸和撕纸,在撕纸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需要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来进行,首先可以提供一些易撕的纸,如餐巾纸、报纸、皱纹纸等,激发幼儿撕纸的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颜色各异的打印纸,让幼儿撕着玩,感受不同颜色的纸带来的视觉效果;接着提供一些纹路不同,厚薄不同的纸张让幼儿操作,逐步提高幼儿对纸张的认识,促使幼儿在玩纸和撕纸的过程中体验纸的不同特性;最后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撕纸只能使用指定区域的材料,指定区域外的材料不能随意乱撕。

在幼儿撕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不仅喜欢撕,把纸片往高空撒,看着纸条的飘荡也是他们的乐趣之一,在不束缚幼儿行为的前提下,我们在撕纸材料区投放了一个“百宝箱”,并告诉幼儿每次活动后剩下的纸片都是我们的宝贝,这些宝贝要放到“百宝箱”里,下次它还能变出更多好玩的东西,如果你的宝贝没进“百宝箱”,那它的魔法就会消失啦,这样的童趣的语言不仅照顾到了孩子爱玩的年龄特点,又培养了幼儿对材料的整理习惯。

二、挖掘好玩的内容

1.与主题课程的融合

撕纸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如果与主题课程充分融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幼儿提供挑战性而又合理的刺激,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如:主题《宝宝和妈妈》中,在浓厚的主题氛围下延伸出了“我为妈妈烫头发”“妈妈的裙子”等撕纸活动,让这些被爱包围着的孩子们去感受和体验与妈妈的这种特殊情感,用移情的方式去表现,从“被爱”到学会关爱妈妈及周围的人。

2.与生活经验的融合

体验是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亲身去体验了才能更好地实践,在我们的撕纸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单一的撕纸活动比较枯燥,对小班的孩子来言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而我们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愿意来参加撕纸活动,例如:按季节来,春天的时候撕小草; 夏天的时候撕太阳; 秋天的时候撕落叶; 冬天的时候撕雪花等等。又如“撕面条”活动中,教师与孩子是客人与店主的关系,首先让孩子回忆自己到面馆的情景再开始操作。活动一开始,老师说:“小二,你们店里有什么面呀。”幼儿回答:“青菜面、大排面”。老师又说:“我想吃拉面,要拉得细一点,你们能做吗?”通过客人与店主的对话,不仅交待了本次撕纸的内容与要求,激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

三、遵循发展的规律

1.撕条和撕点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还没的掌握撕纸的技能,我们会发现在刚开始的撕纸活动中他们是在“扯”而不是在撕,这样纸很难断开,因此老师必须先教他们怎样把纸撕开。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前向后对立的撕,撕成长长的一条,在条的基础上再二次学习,撕成点。为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撕面条、撕头发、撕人行横道线”这些生活经验贴近的事物来引导幼儿学习撕条、点的技能,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肌肉。

2.撕图形

在学会了撕长条、撕点的基础上,第二步是安排幼儿沿线撕直线条,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第三步就是学習撕曲线,如撕圆形、椭圆形,一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二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组合拼贴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了能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拼贴活动中来,我们首先让幼儿用基本的几何图形拼一些简单的房子等,用条、点来进行装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自己独有的撕纸作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操作性又强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幼儿还充分地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通过营造撕纸的氛围,探索有趣的方法,挖掘好玩的内容,让枯燥的撕纸“活”了起来,激发了幼儿对撕纸的兴趣。随着撕纸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手部肌肉、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猜你喜欢

小班头发情境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染头发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
谢谢你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