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模式分析

2019-10-22孙如军李泽崔锟张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新工科

孙如军 李泽 崔锟 张骞

摘要: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的概念入手,分析国内外协同育人的研究进展,总结我国目前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不足之处,包括协同机制欠缺、协同育人主体软化、合作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结合地方区域特色提出建议,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区位优势,将地区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以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基础。

关键词:新工科;协同育人;区域特色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8.02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8-0101-05

一、序言

(一)新工科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才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在这其中工科专业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1824万人,约占总数的30%左右,工学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数524万人,占总数的35%左右[1],如下图所示。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所需要的工科人才也从单一的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变,由此可见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工科人才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校企合作,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育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对人才培育主体的高校提出了新挑战。

(二)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的概念阐释

“协同育人”是指在双方或多方的资源支持下通过高校的育人机制对资源进行整合处理,用于人才的培养发展中,弥补高校单方面的资源劣势,使人才的培养更加完善[2]。“新工科建设”是国家为了积极对接科技改革、新旧动能转化,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自2017年以来,国家教育部连续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部委文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三大会议精神[3],为从传统工科向新工科建设指明了道路,使高校专业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协同育人”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化与创新,这种培养模式是在适应国家发展趋势下产生的,作为当前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工科建设旨在集合社会的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中的正向激励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扎实应用能力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工科人才。新工科建设为高校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为持续的工科人才支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协同育人理念起步较晚,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协同育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很大的欠缺之处。目前国内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

本层面的研究大多是高校从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人手,在社会上寻找一些专业特色突出的企业,借助企业在本领域的研究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向企业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定期进修,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让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流动起来,也为高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例如德州学院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开放式新能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达成校外实践合作意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实践机会,在协作模式和育人体系上进一步强化校企联合的创新活力。

2.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

张明明等(2018)以现代学徒模式为基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双主体”发展,提出成才就业一体化发展,培养创新型工匠人才[1]。腾文静等( 2017)基于AHP-DEA的方法对协同育人的绩效评价做出模式构建,提出DEA的效率评价[5]。陈延良等(2018)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制度活力,激发企业创新潜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多链条的有效衔接,提出三边聚力的合作模式[6]。陈根等( 2018)认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独特性,应当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理论到应用,从区域到国际,从单一的评价机制到多维度的评价机制的转变[7]。可以看出国内的专家学者已经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协同育人的概念理论性的阐述较为清晰,明确了人才的培养定位,把握人才的培养方向,对人才的培养评价更加具有人性化。

国外对协同育人的研究开展较早,并且在实证与理论的多方面、多层次有效地验证了协同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协同育人的典型示范,所谓双元制,即将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建设的全过程,学生学制的前半段时间在校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后半段时间在企业中实际运用,实行校企合作的无隙衔接。

日本则采用“官产学”的多元化模式,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多方发力,在育人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英国运用“三明治”合作与育人模式,学生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实训训练任务,通过理论实践的交叉进行避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形象接受[8-10]。

除了上述几个国家的协同育人经验以外,世界各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活动,大力鼓励政府、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协同育人的机制体制建设,完善育人评价体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国内外协同育人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创新平台等方面人手,也总结出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协同育人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的用人需求。因此,现阶段针对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下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不足分析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高地,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培育任务[11]。在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怎样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地方高校转型升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急需考虑的问题。协同育人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但是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我们的协同育人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有限,学校与企业在实际的合作中没有形成合力,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规划过于死板,且大多数还是由高校单方面决定企业的专业性以及应用性指导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下面将展开论述。

(一)协同育人主体软化,责任分工不明确

新T科背景下协同育人的初衷是多方借力共同助推人才的培育发展,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形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处于同等地位,双方在协同育人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展开人才培养交流[12]。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协同育人的形式却变成了企业配合高校,由高校决定人才的整体培养计划,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差异,企业在协同育人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发挥正确的主动导向作用,这背离了协同育人的根本原则。

当然,这与协同育人中的利益性因素也有关系,协同育人的项目成果一般都存在隐形特征,具体体现在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数量上很难通过某些直接性的物质进行反映,这也就导致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企业被动接受高校的培养任务,对协同育人的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认识。双方的培养分工混乱,培养程序不健全。

(二)合作内容单一,育人形式窄化

地方高校与企业对协同育人合作模式的理解过于片面,很多情况下把协同育人单纯地理解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习机会。当然,我们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就业,但是单纯的就业并不是当前大学生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使学生拥有较高的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多是希望通过协同育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3]。现在甚至很多企业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把实习安排为参观交流、专业讲座等形式。这样的走马观花式的育人模式并没有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反而使学生对专业实习的态度变得轻视,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窄化了协同育人的合作形式,双方的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力量培养等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协同机制欠缺,育人体系松散

由于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还尚未形成,其中包括:

1.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效率的转化问题尤为敏感,协同育人将会借助企业的力量培养专业人才,但是育人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收益的见效较慢,企业对协同育人的合作态度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对寻求合作的动力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难度[14]。

2.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在实际的评价当中标准十分宽泛,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在评价这一模糊地带没有形成共识,企业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没有获得感与成就感,降低了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3.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企業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企业更加注重短期的利益同报,往往以项目的建设周期为限要求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建设工程,因此就很难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加之企业的人才流动较大,专业的项目对接人员会不定期地更换,这对整个人才培养项目的推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协同育人的引导机制

虽然协同育人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活动,但是由于企业与高校分属不同机构领导,在日常的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协调现象,这就要求政府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进行引导和协调,尽量满足各方的需求。

(四)思想认识匮乏,协同理念缺失

协同育人是国家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育人主体必须在思想上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地方高校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培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15-17]。

现在是新经济时代,人才的培育要远远先进于传统的培养,协同育人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应运而生,不仅是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历史局面,而且为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很多企业在育人合作中忽略了自身的主动性,将自己定位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供应商”,极度缺乏对协同育人的思想认识和理念认同,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五)办学定位不清,忽视区域优势

地方高校的突出特点就是贴近区域发展的前沿,因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就要抓住地方性、区域性这一特点,即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理念,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专业体系建设上依然以多、全、高为标准,专业的设置与自身的发展不匹配,造成“全而不实”。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清,将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直线下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人才的支撑作用。

三、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建设,深化协同育人理念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阐明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让参与各方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协同育人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明白自己并不是人才培育过程中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与计划者,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参与协同育人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对企业的育人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加企业的社会认同感与获得感,从思想上转变对协同育人的原有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评价体制机制进行创新,鼓励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企业开展包括科研创新、技术管理、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合作,拓宽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为协同育人增添新的色彩。

(二)立足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地方经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调研,总结地方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结合政府、企业对当前专业调整的理论验证,建立地方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专家学者组成的学科体系决策小组。立足地方高校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实现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型升级,比如“新能源”“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体系建设,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紧跟产业经济的发展步伐,使专业研究方向对接经济发展、技术升级,在帮助地区发展的同时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互利双赢。

(三)建立校企沟通机制,打通校企人员的交流通道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为重点,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较高的实际应用能力。校企合作正好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便利,高校与企业可以在协同育人的建设周期之内,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互派人员进行学习交流,让高校老师可以定期到企业当中提升专业业务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派遣技术骨干到高校中担任兼职讲师或是实习指导教师。企业专家也可以在学校教材编写或科学研究中提出实用型建议,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协同育人的合作关系提升得更加紧密。

四、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为满足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支撑是当前的时代任务。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增长的下行区间,人才的供应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实现协同育人模式的新转变,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完成服务地方发展的历史任务,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企业、政府、高校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围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7

[2]孟围忠,王正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12)

[3]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03)

[4]张明明,孙百鸣,姜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8(14).

[5]滕文静,邵立婷,石小平基于AHP-DEA方法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绩效评价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02)

[6]陈延良,李德丽.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政产学协同育人实践与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08).

[7]陈根,张勤芳,诸华军.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定位与范式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 07)

[8]彭斌,袁晓娟国外高校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37)

[9]郝晓玲.T科本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10]彭频,刘晓军,刘志刚,易璐国内外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江西理T大学学报,2006( 05).

[11]劉红姣,闵珉.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J].轻工科技,2019( 03).

[12]郭燕锋,姜峰,陈晓阳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 (22)

[13]贾曌,邵彬,徐启达,张建祥,孙华德,魏文静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 06).

[14]王艳晶,刘红,徐前刚,宋广胜,地方高校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铸造技术,2019( 03)

[15]徐秀梅,景介辉,白云起,赵艳红,吴鹏,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 05)

[16]宋颖新时期高校特色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的发展策略探究[J]高教学刊,2019( 05).

[17]胡国宝,戴锐地方高校“新T科”人才培养的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03).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