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痛经的效果评价

2019-10-21高颖佳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痛经慢性盆腔炎

高颖佳

摘要:目的:评价将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方案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文资料为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予以药物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按照抽签法分组,一组收入35例,试验组采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痛经丸治疗方案,研究两组临床有效统计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比较于对照组有关指标提升,P<0.05,显示指标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实施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展现较优效果。

关键词:甘姜苓术汤加减;慢性盆腔炎;痛经

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是一种继发性痛经,大多患者属于寒湿凝滞型,需要选取适宜治疗方法予以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有效治疗[1]。本文主要研究将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方案用于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本医院予以药物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选取时间是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将抽签法作为分组方法,一组入组35例。对照组:年龄最大41岁,最小22岁,其年龄均值为(37.53±4.16)岁;试验组:年龄最大42岁,最小23岁,其年龄均值为(37.55±4.17)岁。比较對照组与试验组资料,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发病之前存在慢性盆腔炎性病史,存在下腹胀痛症状或是刺痛情况,存在腰骶部酸痛症状或是胀痛状况,在性交之后、过于劳累之后、排便的时候、月经之前与之后疼痛加剧,其子宫多为后位,存在活动受限或是粘连固定,存在输卵管炎的时候于子宫单侧或是双侧能够触及到条索状物,且存在轻度压痛症状,存在盆腔结缔组织发炎的时候子宫单侧或是双侧存在片状的增厚情况和压痛症状,或是于子宫单侧或是双侧可以触及包块。通过B超检查或是腹腔镜检查等确诊存在盆腔炎。在月经之前与之后或是月经期间存在下腹部疼痛症状,有坠胀感,伴存腰酸症状或是其他不适情况,相关症状对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中医诊断标准:属于寒湿瘀阻证。在月经之前与之后或是月经期间存在小腹冷痛症状,有下腹坠胀感,其腰骶出冷痛症状,在得热之后疼痛缓解,月经颜色暗,且存在血块,肢体寒冷且怕寒,存在神疲乏力现象,带下清稀且量多,小便次数频繁,舌质为淡胖且紫暗,其苔为白,其脉为沉弦或是紧。

纳入标准:(1)存在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2)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将知情同意书签订,而且通过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陈旧性宫外孕;(2)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方法

对照组:一天服用2次痛经丸,一次服用6g,在非经期进行一周治疗,在经期则停止用药,进行两个月经周期治疗。试验组:采取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药方是,茯苓20g,干姜15g,延胡索15g,桂枝15g,白术15g,白芍12g,炙甘草12g,小茴香10g,炮姜6g,吴茱萸6g,若患者存在腰骶酸痛症状则增加续断15g、杜仲15g、桑寄生10g,若患者存在带下量多且色白则增加白芷10g、苍术10g,若患者存在久病而体虚乏力则增加黄芪20g、党参15g,若患者存在腹中结块则增加丹参30g、莪术10g、三棱10g、半枝莲10g、山慈菇10g,一天水煎一剂,水煎两次,对头煎分为早上和晚上两次服用,二煎将药液浓缩成200mL予以灌肠,保证药液温度为38℃到40℃,进行保留灌肠一小时,在非经期进行一周治疗,在经期则停止用药,进行两个月经周期治疗。

1.3 相关指标

计算并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临床痊愈:患者腹痛、腰酸等症状消除,停止用药三个月经周期没有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患者腹痛、腰酸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应用止痛药物也可以工作;有效:患者腹痛、腰酸等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应用止痛药物才可以工作;无效:不具有以上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核对输入到SPSS 21.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临床有效统计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X2检验,P<0.05,出现指标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无效9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显效8例,临床痊愈8例,临床有效统计率74.29%(26/35),试验组:治疗无效2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显效10例,临床痊愈11例,临床有效统计率94.29%(33/35),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与对照组有关指标开展检测及比较更高,卡方值=5.285,P=0.021<0.05,出现指标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性痛经可以归入中医中“经病疼痛”、“带下病”、“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等医学范畴[2-4]。慢性盆腔炎性痛经的病机是素体存在阳虚,其下焦失取温煦,存在水湿不化情况,且寒湿内结;或是受到寒湿邪侵,和胞宫中残存血浊液结,对胞宫以及胞络瘀阻,导致气血之运行并不通畅,进而出现痛经。

甘姜苓术汤加减药方中炙甘草和干姜联用能够扶阳及辛甘、散寒并湿中,白术将茯苓联合应用可以祛湿而健脾,白芍能够柔肝和补血、止痛及缓急,桂枝具有化气和温阳、运化体内水湿、止痛及散寒的效果,延胡索可以化瘀而活血、止痛并行气,小茴香、炮姜、吴茱萸能够通脉、温经并止痛等,诸药共同,能够发挥去湿与散寒、行血而解瘀、缓急并止痛等功效。本文数据展现,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相比于对照组有关指标更高,P<0.05,证明指标分析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性痛经患者采取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体现较优效果,呈现重要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

[1] 乌鲁玛,徐英,王先欢等.中药灌肠及微波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新疆中医药,2016,34(3):17-18.

[2] 张军会,王永辉,周文静等.中医辨治慢性盆腔炎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3):429-430.

[3] 龚义凤,罗琦,周翠霞等.从虚与瘀论治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0):2274-2277.

[4] 黄慧,聂石婵.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38-1740.

猜你喜欢

痛经慢性盆腔炎
超声电导透入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康妇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温补肾阳,选对药物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