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0-21高智博

健康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智博

摘要: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实施脊柱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与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可知,实验组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关键词:微创手术;脊柱后路;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些年来,LDH的发病率逐渐递增,将会导致腰腿疼痛等病变,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收治LDH患者共82例,给予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时间段为2016.5.10-2017.5.10,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

分为两组(n=41,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常规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33岁为最小年龄,65岁为最大年龄,(48.23±2.36)岁为平均年龄;发病部位:L3-412例,L4-515例,L5-S114例;单节段29例,多节段12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32岁为最小年龄,63岁为最大年龄,(48.63±2.47)岁为平均年龄;发病部位:L3-413例,L4-515例,L5-S113例;单节段31例,多节段10例。将两组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选择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多需要同期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以保证脊柱稳定性,术前给予全身麻醉,选择俯卧位,抬高其腰部,将脊柱棘突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将腰椎间盘突出较为严重的一侧棘旁组织进行切开,将椎间隙暴露出来,并将上位椎板下缘1/4部分咬除,之后将下一椎板上缘1/3部分咬除,将黄韧带切开,作一小骨窗(直径为1.5cm),对腰神经根进行游离,之后将髓核完整取出,将侧隐窝扩大,将神经压迫解除并对纤维囊修复。

实验组:给予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治疗(即显微镜下微创法)。术前给予全身麻醉,患者选择俯卧位,腹下垫置“拱桥”状腹垫,以利增大目标节段椎板间隙,选择腰椎后正中入路,给予C臂X线定位,对手术节段棘突部位拟定,之后依据游离间盘所处部位与方向作一手术切口(长度在2-3cm之间),将皮肤与筋膜切开后,将术野牵开,将椎旁肌钝性分离,使得手术节段椎板间隙显露出来。将显微镜安置,视野放大4-8倍,将椎板外组织清除,沿着椎板的间隙将少许上位椎板下缘与下关节突内侧缘咬除,并将黄韧带剥离、咬除,将神经根、硬脊膜显露出来,对神经根与硬脊膜进行保护,给予髓核钳将髓核游离后缓缓完整摘除,并将病变的间盘切除。手术完成后给予药物治疗连续3-7d,麻醉苏醒后给予直腿抬高训练。

1.3 观察项目

将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的疼痛感,随着评分的递增,疼痛感将会逐渐加剧[1]。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LDH患者的统计学资料记录至SPSS21.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若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选择P<0.05表示。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下表1知晓,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2.2 VAS評分

实验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选择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给予手术减压,切除椎间盘等,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具有较大的手术操作范围,需要将较多的组织进行剥除,导致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较大[2]。本次研究对实验组给予脊柱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进行治疗,可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将手术耗时缩短,将住院时间缩短,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该类微创手术利用显微镜的置入将手术操作视野扩大,利于更加清晰观察患者病情情况,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轻,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结果得知,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后背正中切口大致在8-10cm之间,而实验组的手术切口在2-3cm之间,在术后的4-5d即可下床活动,相比传统方案,具有更早的下床活动时间,便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恢复其肢体功能,住院时间相比传统手术明显更短,本次研究结果得知,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少于)常规组。有关学者研究指出,对LDH患者给予显微镜下微创法进行治疗,对于脊柱的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可将术后相邻椎间盘及椎小关节等重要结构退变速度减慢。

另外,实际进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由于术中的切口较小,术前应定位准确,可利用C臂机确定具体的手术切口,术中将上位椎板下缘前磨开前可再次定位;术中选择俯卧位,导致椎管内的静脉丛容易出血,应在术前体位摆放时保持腹部悬空状态,术中双极电凝止血,纱布止血等;术中由于需要C臂机的定位与显微镜辅助,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术后加强抗生素,以防引发术后感染现象;应尽量切除干净椎间盘,以免疾病的复发。

综上情况得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脊柱后路)治疗,便于获取较小的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鸿晨,叶猛,张伟学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5):385-387.

[2]钟红发,陈荣春,卢志军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8):30-32.

猜你喜欢

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