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9-10-21王福生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转变实效性提高

王福生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作为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的青少年学生,其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及诸多消极道德思想向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提出严峻的挑战。由于受德育观念滞后等因素影响,中学德育仍处在困境中,德育工作实效低下。因此,转变德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德育现状,成因,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转变 德育观念 提高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52-03

我們的中学德育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劳动比较,中学德育实效性还是比较低,甚至陷入了困境。因此摆脱中学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当前中学德育的现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根据德育工作规律探求一些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法和措施。

1.当前中学德育的现状

(1)德育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

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与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德育内容与中学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主要表现在:

第一,德育内容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按不同阶段的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规律形成不同层次。

长期以来,中学德育工作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所提出的往往是难以达到的德育目标和要求。如学习“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向伟人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无论何时提出的都是这些千篇一律的口号,没有根据学生个性、年龄等实际。一些传统的德育活动往往比较空泛,不具备可操作性。例如,每年三月学雷锋活动中教育中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助人为乐”,其实效果并不佳,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少研究过其内涵与要求的变化。“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快乐。显然,这是道德领域的极高境界,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做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努力的一个方向。如果把“助人为乐”改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还是做不到。如果再降低一点要求,变为“不妨碍别人”,即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妨碍别人,以上道德内容和要求划分为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应从最底层次开始。

第二,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首先,目前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仍停留抽象的要求和原则,德育教育内容以逻辑推理和论证为主,德育内容大而无当,宽而无边,目标高不可及。如学生要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教育,向“革命先烈学习,向舍己救人的英雄学习”等,这些口号比较空洞。

其次,道德作为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道德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些德育工作的内容也需要改革、调整、充实。有些德育内容的理论性太强、缺乏时代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超越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难免会减弱学生主体对德育的兴趣。

第三,德育内容与德育目标不一致。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德育课也成了学生考试捞分的技能课。班主任、政治教师教育学生往往是为了升学考试,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品德。许多中学德育活动重形式、不讲实效,动辄就是“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形式,学校、班级都把争名次摆在首位,思想道德教育却降到了次要地位。结果,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学生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甚至为什么比赛都不清楚。

(2)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与主体精神

重整体轻个别,物化德育对象,不顾学生个性差异,把学生等同于企业、工厂中的“产品”,试图以一种模式加以塑造,试图将不同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人才”。因而,按统一的标准,用相同的载体和方式,以统一的评价进行着千篇一律的德育工作,仍然是普遍现象,这也是当前中学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

此外,学校德育停留在知识性层面,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和枯燥,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方法强制灌输,难以让学生认同并内化。因为高压式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生命的主体精神,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双重人格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就“解放”而为所欲为。

(3)没有发挥全员教育应有的德育功能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最重要的德育途径,但在不少地区和学校沦为了纯粹的知识课或应试课。政治教师往往把知识灌输或应试内容放在首位,把对思想道德和行为系统训练放在次要地位。

本来,各个学科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共同使命。但是,许多任课教师认为,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德育与学科教学无关,不愿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有的教师即使在学科教学中虽能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但把学科知识与德育看作是不相干的两张皮,要么是生硬结合,要么是完全割裂。这样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起到负效果。

(4)学校德育影响与家庭、社会影响相互冲突,相互抵消

中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德育,但回到社会、家庭通过传媒、舆论、书籍、视频、身边的人和事,面对着善或恶、美或丑、先进或落后、文明或愚昧、健康或不健康等不同事物的影响,在矛盾冲突中会出现困惑与迷惘,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每周的正面教育,通过双休日就被社会、家庭中负面影响抵消了。这表明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很大,学校德育任重道远。当前社会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当中,还有很多制度不尽完善,使得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乘虚而入。2、社会和家庭中的“拉关系,走后门”、腐败、赌博、惩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消极因素在影响着青少年。3、一些不良音像书刊、舞厅、卡啦OK、游戏机等滋生着“细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毒害着学生的心灵。

2.影响德育低实效的原因分析

(1)理论与实际脱节

教师教给学生的理论与学生在社会上所遇到的问题不符,解释不了当前存在的社会现象。例如,在学校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社会上诸多惟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另外,一些学校无限度地提升德育目标,把道德的培养与日常生活分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道德生活需求。如以前的思品教材经常强调要敢于与坏人作斗争,根本没顾及到学生体力与生命的宝贵。

(2)片面追求升学率

长期以来,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如对中考、高考进行排队,社会上以学生考到多少重点院校或者多少学生入围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这使得学校始终认为考试成绩才是硬指标,德育效果再好,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不会被教育部门和社会认可,错误的认为德育与学生成绩无关,抓德育是浪费时间的事,因此完全把德育放在次要地位。

(3)学校、家庭、社会没形成一体化的德育环境

与智育、体育比较,德育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教育、影响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表现出很多不统一、不协调,甚至对立、相互冲突、相互抵消的局面。

(4)学校德育方法滞后

第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影响是达成德育效果的外部条件,它要产生积极作用,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是有个性、有认知、有情感的社会成员,会对学校的正面的德育教育做出积极反应,但德育效果必须得到学生认可才可以反映出来。许多德育工作者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不会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片面采取压制批评的手段,德育效果肯定不明显甚至起反作用。

第二,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的内化过程。我国已形成了一套针对各年级的德育体系,但学校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道德知识的渗透与教育。在传授道德知识时,又只满足于书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为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的道德知识过于理性化和缺乏情感体验。

第三,德育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学校对德育重视,一般体现在加强制度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上,也可能会开德育课、专题讲座,但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将德育制度化、常态化。一句话,德育没有受到学校真正重视。

3.提高中學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通过分析以上中学德育现状,成因,提出了以下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策略。

(1)改变传统德育模式,尊重学生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第一,道德教育应以尊重人格,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提高人的价值为基础,树立“人人都能发展”的理念,消除教师的“视觉盲区”,尽量使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思想品德得到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场景,让学生体验他人,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期望、尊重也很重要,因为关注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学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在师生人格独立和平等的基础上“蹲下来与学生讲话”。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室空间组合,采用几何课桌,变“方形”为“环形、梯形”等形式,变师生间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为师生提供和谐互动的“交流情景”,创造师生民主交流、对话的良好氛围。

(2)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思想脉搏

全面、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制定教育方案的依据,也为提高德育实效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第一,学生思想状况,如对党的基本政策,现阶段基本任务的认识,学生对生活目的、学习目的认识等。

第二,学生道德品质状况,主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考察。

第三,学生的智力情况,主要通过平时各科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来分析。

第四,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情况。

第五,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学校环境(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家长对学生学习关心程度、教育态度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等。

第六,考察学生的人格健康状况及个性。

(3)注重主体参与,加强自我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发挥德育开放性优势,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在社会环境中熏陶和渲染,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达到教育目的。如请老革命、先进人物、先进代表等来学校作报告;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到工厂、街道、农村、田间参加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创新中自娱自育。学校的德育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成功的德育通常存在于既定的良好校园文化背景中。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都受到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深刻影响。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创建活动中得到教育。

(4)调整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德育内容

在我国德育体系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德育教材必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被讲授得过于理论化、过于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而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与学校德育一元化相互对立,因此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容,如法制、人文、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深入辩论等形式,把德育内容提升为自己的思想觉悟。

(5)改进德育方法

第一,强化常规德育工作,做到常规教育常抓不懈。开展分层次、系列化的德育,对落实情况进行日检查、周讲评、月奖励、年达标。

第二,把德育渗透在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中,把一切活动都当作德育的“载体”。从集合队伍到就餐住宿,从卫生清洁到文体活动,从课堂教学到班务活动,从校内活动到校外活动,尽管内容各异,但都隐含着不同的德育因素。因此,要以活动为载体,抓住契机,使各项活动同时成为体验德育和检验德育效果的过程,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刻板为生动,使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在活动中。

第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一是树立“大德育”观念,协调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与力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制度、家长培训等形式,有效统一各种力量,提高自觉性,减少自发性。二是通过深化社会与家庭的教育环境,有效控制和降低社会与家庭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三是加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养成自觉抵御来自家庭和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自律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其龙译,[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胡适才.关于加强德育实效性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2)

[3]杨启亮.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02)

[4]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4

[5]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转变实效性提高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