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DR高KV摄影的可行性探讨

2019-10-21刘照然陈展航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期
关键词:后处理颈椎常规

刘照然 陈展航

【摘 要】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在颈椎DR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100例颈椎正侧位DR摄影,,常规KV摄影和高KV摄影各50例,通过后处理获得的两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KV摄影与常规KV摄影在颈椎DR检查的比较,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完全达到诊断学要求。结论:高KV进行颈椎DR摄影,可以减少病人甲状腺所吸收的X线剂量,同时能获得层次丰富,而又有较好对比度的图像,因此颈椎DR高千伏摄影是可行的。

【关键字】高千伏;颈椎;X线摄影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009-01

直接数字化放射成像(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简称DR)是现代医院影像科最常见的影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胸部摄影基本使用高千伏条件外,四肢、脊柱等部位的DR摄影均使用100KV以下的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在颈椎DR检查中运用高千伏摄影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本组为颈椎正侧位X光照片病人100例,高KV摄影50例,常规KV摄影50例。年龄25-75岁,平均42.3岁。100例病人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分成相对平均的两组各50例,分别进行高KV摄影照片和常规KV摄影照片。

1.2方法:使用岛津1000mADRX光机,蓝韵PACS系统,3M SANSUN/显示屏;摄影条件:高KV摄影组条件120KV,2mAS,焦片距:80cm,0.5ALF附加滤过,16:1高栅比滤线器。常规KV摄影组条件70KV,8mAS, 焦片距:80cm,不加附加滤过,16:1高栅比滤线器。两组均进行颈椎正侧位照片,照射野为10×12,中心线正位向头倾斜15度角,经甲状软骨入射,侧位对下颌角2cm处水平入射。照片完成后,进行常规后处理,由诊断组医生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2 结果:

两组病例颈椎图像整体结构清晰,甲级片率达100%,全部符合诊断学要求。通过诊断组医生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各评价项目满分均为10分,经统计平均分得到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高千伏摄影,是指用120kV以上的管电压进行X线摄影,此时产生能量较大的X线能量,以此获得成像范围内影像层次丰富的图像[1]。当管电压为120kV以上时,人体各组织对比度指数都为较低值。这是因为散射吸收的百分率高于光电吸收。若按克计算,骨与软组织的散射吸收能量相等。此时,只有各组织的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吸收系数之差来形成影像对比度,因而,X线图像呈现为低对比。随着管电压的增加,光電子数量和能量的百分率相应减少,散射吸收相应增加,但总的吸收系数减少,骨与肌肉的组织对比度相应降低,骨骼影像交淡。当管电压达到一定的高度,如120KV或以上时,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的密度差异相应减少,各种组织间相互重叠的影像都能显示出来,因而在损失较少对比度的同时,可得到层次丰富和达到诊断目的的X线图像。

我们知道,同一个体,不同软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是不同的,甲状腺作为代谢旺盛的腺体器官,其对射线更为敏感。颈椎正侧位常规KV摄影条件为70KV,8mAS, 高KV摄影组条件为120KV,2mAS,由于投照的条件不同,患者所受到的X线照射量必然也不同,但要准确计算较为困难。有学者提出可借助X线管的典型定量曲线作出粗略估计[2],即常规摄影管电压为70KV时其对应的纵坐标为3.5mA/s,经计算可得出:3.5mA/mAs×8mAs=28mA,假设其他因素相同,那在本次讨论中高千伏摄影的照射量只有常规摄影的1/4。因此使用高KV进行颈椎DR摄影,可以有效地将病人的体表吸收剂量在理论上减少到四分之一,从而降低甲状腺的吸收剂量。

综上所述,高千伏摄影在颈椎正侧位的应用在降低X线辐射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而DR拥有的后处理功能,通过调整图像的饱和度、对比度、边缘增强等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得到层次丰富,又有较好对比度和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因此高千伏摄影在颈椎摄影检查中是可以进行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余建明.医学影像技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78.

[2].贾建明, 唐劲松, 林增如, 等. 胸腰椎准高千伏摄影在普通X线、CR、DR应用的质量评价[J]. 福建医药杂志, 2006, 28(6):124-125.

猜你喜欢

后处理颈椎常规
常规之外
颈椎问题看眉毛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石墨烯理疗U型枕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在空间可展单簧片结构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UG的变螺距螺旋槽建模及数控加工编程
破常规 获巧解
银镜反应和后续处理的实验改进
WHSC/WHTC与ESC/ETC测试循环的试验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