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代汉语课程教学

2019-10-21王芊斯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王芊斯

摘要:古代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性学科,有着较高的学科要求,那么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融入地域文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为提升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互动、突显教学特色。同时要把握目的性、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等要领,从而推动地域文化渗透、融入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课堂教学、专业性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融入的意义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资源”。[1]有机地渗透、融入地域文化对古代汉语课程而言,既具有先天独特的优势,也是其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字、词本义的解释离不开语言所依存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渗透、融入地域文化,通过地域文化可以深度地总结语言发生、演变的特点与规律,利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手段,有效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亲近感,降低对学习的厌烦、恐惧等消极心理,启发学生从语言角度来关注地域文化,增进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同时借助地域文化来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增进相关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而且“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机构,应当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加强研究、纳入课程体系等途径,保护、开发、弘扬、创新地域文化”[2]。尤其是一些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相应的地域环境之中,必然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烙印,通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调整等方式与地域文化对接融入,进而大力传承弘扬地域文化,强化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高校肩负的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功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与水平。

二、古代汉语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方式

首先,要借助地域文化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基于语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重点集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内容,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畏难、厌学等情绪,使得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尤其是对新近接触这一课程的学生而言,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身边生动鲜活的实例和现实的语言现象,发掘一些地域文化资源,利用一些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巧妙融入,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部分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的 排斥心理。如《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其中“木瓜”的內涵可以借助一些地域蕴含的定情、治病等民间观念加以解析。这样赋予枯燥繁杂的语言知识以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引导,可以使教师教而有味、学生学而有趣,教师讲解,既生动贴切又让人印象深刻,学生也能够从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中解脱出来,不仅领略到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更易于将相关的语言知识熟记于心。

其次,可以借助地域文化来拓展教学内容。罗常培《语言与文化》曾指出:语言学的研究万不可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扩大研究范围,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阐扬语言学的原理。[3] 要拓展教学视角、丰富教学内容,古代汉语课程尤其需要将现象与社会现象密切地联系起来。古代汉语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将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有利于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既使教学内容丰实鲜活,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借助地域文化增强教学互动。代汉语课程教学往往存在程式化等倾向,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教学更容易一味灌输,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足。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可以拉近古代汉语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语言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引发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关注,引导学生从地域文化角度观照古代汉语的特点,增强主动性,激发参与意识,避免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一方水土孕育着一方文化,许多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从小就接受着地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对各自家乡的语音、词汇等语言现象及相关的文化习俗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容易产生对学习内容的亲近感,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比如在讲解传统“六礼”的做法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具体习俗予以简要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针对古代年俗、葬俗、饮食习俗、姓氏习俗等方面特点,同样可以让学生互动交流,使彼此深切感受各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样既能使一些艰涩难懂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又能促使学生深度参与教学互动,引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有利于学好、用好古代汉语。

三、古代汉语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要注重目的性。要清晰教学思路,充分考虑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地域文化的渗透、融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目的是借助地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其次,是要注重关联性。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要紧扣课程教学目的,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讲授内容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注重有效度,利用地域文化来推进古代汉语教学,从而发挥地域文化在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最后,还要注重适度性和实用性。要明确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在古代汉语课程课时方面的安排,尤其是课时不足的情况下,要注重地域文化渗透、融入的适度,教学内容要有主次之分,避免喧宾夺主,使语言课程变味为地域文化课程。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客观科学地看待地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认真总结地域文化的渗透、融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融入地域文化,适时巧用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关注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校订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1

[2]朱振林.大学如何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作用[J].黑龙江高教究2014.1.13.

[3]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