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李元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移动项目化信息技术

李元源

摘 要: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发展成为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动信息技术在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优势,然后阐述了移动信息技术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最后提出了在移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 信息技术 项目化

引言

移动信息化就是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融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相应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载体,已经渗入到了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愈发强大,智能手機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息中枢”。

但是智能手机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严峻挑战,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时间中看手机、玩手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虽然如此,目前学界主流的意见还是认为移动信息技术在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便利,产生了足够的促进作用。比如,2008年美国“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的概念[1],在我国逐渐发展出了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国等在线微课平台;同时一些专业的学习和教学APP应用也大量涌现,比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这些新技术、新平台的出现改变了学生汲取知识的方式,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一、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高职的项目化教学以任务为驱动,以工作情景为参考,教师引导学生在设定的企业工况中学习知识技能,分析任务要求,解决任务的重难点,最终完成对相应技能和知识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摆脱了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非常适合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在“项目任务”中,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网络学习每个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则借助各种教学软件,通过创设任务情景,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态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2]。由此可见,移动信息技术在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中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1.突出项目实施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3]。在项目化任务的实施过程中,移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的自我探究、团队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手机端收集资料、学习新知和处理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分析任务,解决任务中的难点和重点。

2.解决项目实施中团队沟通问题

首先在团队内部,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的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束缚,其次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学平台上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解决了有些学生由于胆怯而产生的沟通上的障碍。

3.提升教师在项目实施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生动的还原背景知识,利用移动教学软件,检测学生的任务实施进展,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体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指导学生进行任务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任务实施中获取所需的知识。

二、移动信息化技术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将移动信息技术融入到项目化教学中,利用手机端的实时性和生动性,辅助项目任务的发布、分析、实施和总结等工作,教师的授课变得多样和生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一、项目情境的创设

项目化课程是根据岗位要求和企业实际工作案例为基础设计的,真实有效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和应用,激活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高职学校目前教学和实训条件有限,而且学生计算机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所以利用智能手机将项目的背景知识、真实的企业岗位要求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向学生传达,引导学生进入到任务的学习中,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场合,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第二、项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学设计部分主要涉及课前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课堂教学主要有任务的导入、任务的分析、和任务的实施和任务的考核等环节。以任务为主线、以信息化手段作为完成任务的工具,最终完成任务教学。主要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过程

课前学习。教师在学习平台或者学习交流群中发布教学资源,学生也可在专业学习论坛或网站上进行相关知识的自学,总结学习的难点,为下面的课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利用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导入任务,这里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和学校的实训设备,将任务具体化。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任务,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和信息教学资源,弥补学校教学条件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下面进行任务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独立利用信息手段完成实施任务,在遇到困难时,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辅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任务完成后,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评价学生任务的实施情况。

课后拓展。课后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教师的理论作业,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其他相似的案例,巩固学习的知识。

三、移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实施中应注意问题

第一,项目内容结合实际。教师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多引用企业的实际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手段,整合各方资源,设计出效果最大化的教学项目。

第二,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把握。虽然现在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理念都强调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能力弱,再加上手机等移动端的诱惑,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怎样根据不同学生学情,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是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教学团队的培养[4]。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重组,不仅需要教师立足于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一门课程的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快,教师必须掌握最新的技术用于实际的教学中,所以培养一个高质量、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张刚.信息化技术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53-56.

[3]易彬.移动信息化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9.03:104-105.

[4]周海晶,唐天聪.移动学习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2:111-112.

猜你喜欢

移动项目化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