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2019-10-21常超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常超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的力量不可或缺。乡贤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教化乡里、涵育乡风、促进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地作用。我們要大力弘扬与传承乡贤文化、创新发展好乡贤文化,让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乡贤文化;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村能否发展起来是关键的一环,乡村振兴是时代的需求,是人民的呼声。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以文化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乡贤文化,是扎根于广大的中国传统乡村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作。因此新时代如何合理地认识乡贤文化,如何认识乡贤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

一、乡贤文化的内涵

乡贤,即乡间贤能。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邻间威望高、口碑好,是基层组织的特殊依靠力量。在古代,一些乡村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品德、财富、声望等方面的优长,为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公共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崇,被民众称为“乡贤”。乡贤们的事迹及人们的相关认识经过传播与积淀,就产生了乡贤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对乡贤的认可、尊重与推崇。对乡贤致力公益、造福桑梓、良德善行精神的弘扬,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乡贤精神投身乡土社会的建设发展。

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实现教化乡里、涵育乡风、促进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

乡贤文化,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围绕在乡村宗族治理、民风淳化、道德伦理维系等事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乡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乡贤文化扎根于中国乡村,它既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怕是进入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乡贤文化对涵养乡村文明新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同样要重视乡贤文化、激活乡贤文化、用好乡贤文化,真正让乡贤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乡贤文化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与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道德建设、成风化人、家族治理、社会治理、涵养乡风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乡贤文化更是起到了风向标、稳定器的作用。在中国许多乡村,乡贤不仅仅具备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更多的是靠他们的文化和思想影响乡邻。也正因如此,不少地方在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视传承传统乡贤文化,通过建设乡贤文化展示馆、组织乡贤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用乡贤文化涵养乡风文明、提振乡村精神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要继承和发扬,又要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当前处于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时代的考验,我们既要在经济政策上不断支持,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二、乡贤文化的最终愿景与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不同领域,出现了一批批可以称之为“新乡贤”的优秀人物。“新乡贤”主要指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有知识、能力,依靠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感召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和社会精英。他们既是我国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精英,如文化精英、技术能手、致富能人、创业经营者、基层管理骨干以及医疗人才,他们或者生活工作在乡村,或者虽然在外地工作但通过项目和其他形式回报家乡,为乡村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成为村民群众和政府认同的“新乡贤”。

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乡贤文化,还是说新时代的“新乡贤”,本质上都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自己的积极行动,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家乡能够越来越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从中国梦的意义上来讲,乡贤则是实现中国梦最有力的实践者,他们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在心底里有着为家乡建设事业腾飞而努力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美,则中国美,乡村强,则中国强。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乡贤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而乡村振兴又是乡贤文化的最终愿景。时代赋予了“乡贤”以新的内涵,也赋予了其新的责任。乡村振兴靠什么?要有资金,要兴商办厂,在这方面,“乡贤”中的企业家群体可谓中坚力量;要看得远、想得深,要有创新意识,“乡贤”中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可谓舍我其谁;要重建乡村文明、道德秩序,找回传统与文脉,扫除蒙昧、开启民智,那么“乡贤”中的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等等就大有用武之地。

三、弘扬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做法

(一)弘扬乡贤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一是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创业。广泛搜集在外的名人、能人信息,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通过乡情恳谈会、同乡联谊会等形式,宣传地方发展成就和美好愿景,鼓励乡贤回宜干事创业。这些人士一般都有在自己领域成功的经验,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家乡出谋划策,或者回乡办厂,这样既能享受到家乡的政策优惠,也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的发展。二是培育致富带头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3]发挥乡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把有“先富、领富”潜质,并有热心、公心、责任心的能人培育成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发展中,领头羊的作用往往十分明显,能带动起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为致富之路指明方向,起到聚气凝神的作用。三是发现和选拔乡贤充实村级组织。从生产大户、致富带头人、农民经济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充实村级班子,提升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我国实行的是基层民主制度,基层领导班子是带领基层人民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政治觉悟,让乡贤文化为基层领导工作注入新活力。

(二)弘扬乡贤文化,繁荣农村文化

我国现在还有九亿多人民生活在乡村,乡村文化阵地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重点关注的地方,乡村文化的繁荣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之一。鄉贤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能为繁荣农村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是丰富农村文化产品。积极探索以乡镇文化站为基础,村民代表、文化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农民文化理事会制度,在乡镇建立农民文化理事会,让农民在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二是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的思想,因此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乡贤用接地气、听得懂、群众易接受的方式传承文化,让传统文化传承有根、乡贤文化传递有脉。三是促进乡风文明。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人现象,乡贤文化时代风尚,营造出“学榜样、讲文明、当模范、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乡贤通过自身的切实行动,树立标杆作用,引领社会新风,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4]

(三)弘扬乡贤文化,稳定社会治理

乡贤文化是一种凝聚力,能让人们以乡情而更加团结,乡贤文化因此也就成为了农村治安的一剂有效的稳定剂。一是创新农村治理模式。发挥乡贤以德服人、以善服人的力量,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更加便利顺畅。二是提升农村整体法律意识。鼓励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立以乡贤为主的民间调解机构,乡贤在为人处世上有着令人信服的标准,一般是普通百姓所信服的,因此可以发挥乡贤的这方面优势,组建乡贤维稳队伍,着力提升农村整体法律意识水平。三是汇聚社会力量脱贫攻坚。乡贤们凭借自身资源,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广泛发动企业、单位、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投身脱贫攻坚的工作。乡贤的榜样带头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着广大脱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四、乡贤文化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足,在认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乡贤文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的错误认识,把经济建设作为硬指标,全力搞经济建设,把文化工作停留在喊口号上,推广乡贤文化的自觉性不足,抓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差,没有系统的谋划工作。群众对乡贤文化在认识层面上存在偏差,认可度不高,导致平台不宽敞,让乡贤才华无处施展,渠道不通畅,让乡贤的积极讯息无法有效传播。

2.相关体系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地域发展不平衡。乡贤文化工作体系不健全,部分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区域覆盖面存在差距,工作推进不平衡。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够高,无法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引领作用,在一定范围存在无专人值守、文化服务不及时的问题,远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的向往。

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活动经费难以保障,优秀成熟的文化产品输出少。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是导致乡贤精英流失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乡村有为人士都为了摆脱农村相对落后的条件的束缚,选择去城市发展,更有部分人士抱着因为难管而不想管的想法,导致部分地区无法树立起自己的乡贤榜样。农村地区因为历史因素与现实条件,在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产品创造上经常面临经费不足的情况。因此难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优秀的三农文化产品,在明知部分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散落民间的情况下,依然缺乏代际传承和抢救保护,重文化事业轻文化产业,导致文化创新力不足。

五、对策建议

在乡贤文化推广机制的创新上做功夫,让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推进中逐渐覆盖。一是修订清晰相关制度规定,定义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模式的整体权责内容,既要保障乡贤们的自身利益,也要从推动地方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实为什么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同时,将乡贤文化的推广工作纳入基层监督体系中,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实现经济文化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抓好的局面,从而促进乡贤文化的良性发展。引入评估体系,确立评价标准,消除表面工作,避免因为工作需要而单纯的推广乡贤文化,导致没有起到乡贤的到头引导作用,从而浪费社会资源。

在乡贤文化推广的活动载体上做文章,让乡贤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活动中去,让人们更近距离的认识和了解乡贤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5]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如何讲好乡贤的故事。可以开展乡贤文化进校园、进机关等相关活动,进行主题教育,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奉献精神,为身边的人服务。创建以乡贤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作品,艺术是洗涤心灵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往往历久弥新。传承乡贤故事,建立主题场馆,将优秀的人物事迹展现给群众,供人们瞻仰参观。

在乡贤文化的宣传方式上下功夫,促进乡贤文化的广泛传播。三农代表人物、优秀基层干部、感动地方人物等等,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先进典范,都有深刻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发挥地方自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乡贤文化,形成人人尊重乡贤,人人学习乡贤,人人奉献家乡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乡贤文化的推广队伍上加强锻炼,首先就是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乡贤,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乡贤工作队伍,同时适当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探索乡贤文化与基层治理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多形式地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翟春阳乡村振兴要善用“乡贤”力量[N]杭州日报2018

[2]刘麦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N]海南日报2018

[3]陈荣霞凝聚乡贤力量推动乡村振兴[N]新乡日报2018

[4]龚正龙乡村振兴呼唤更多新乡贤[N]河北日报2018

[5]杨军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村新乡贤作用[J]文化学刊2015

[6]李建兴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J]浙江社会科学2015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第十条2018

[4]习近平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