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学校中如何动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2019-10-21何文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情境创设

何文敏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动态的开展教学,并密切联系我们的实际教学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更应该注重于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本文中分别从课前的准备,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的评价、课外辅导等方面进行阐述,动态开展教学,找出问题的应对之策,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协作学习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怎样选择好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执行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思考我们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怎样才是新课程教学的模式,这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不成熟,存在着种种不健全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不作深入探究,不去实践,让其放任自流,并一成不变的进行传统教学,这样失去了动态的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学校应注重于实际情况,无论是硬件实施还是学生素质,都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动态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一、注重实际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技能很强的学科,老师的课前准备不可能像其他科目一样,只注意知识体系的合理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可以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前的准备。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除了正常的备课外,还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置课堂教学。农村学校的学生程度差异比较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操作能力比较差,可能教师自己在演示的时候感觉很简单的操作,但对一部分学生却有很大的困难,会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要以学生身份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操作,尝试学生在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避免学生的操作结果和教师的希望相差太大;同时,还要体会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是否有收获,是否有成就感,如果觉得没什么成就感,那就应该反思教学,并要有效的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关键

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系统的研究教材,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所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情景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动态教学性: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教师再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指导,效果会更好。

三、面对客观条件,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育教学方法它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因此我们选用教学方法要坚持科学、适当原则,要避免滥用与泛化。而农村学校在面对种种客观原因条件下,更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先演后练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基础程度不一,操作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相对来说比较多。因此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对一些操作要求比较高的,教师应该耐下心来,详细的讲解操作的步骤,不可为赶进度盲目求快,最好配合前面提到知识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丢失成就感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分级、细化的任务驱动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强调“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这样一教学理念。我们要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将完整的大任务分级为若干个小任务,根据每个小任务的成果来完成不同等级的任务,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3、自主、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教模式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针对传统的教育过分夸大了竞争意识,而缺少让学生培养协作的能力。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很多农村学校还很看重升学率,过分强调学生的分数的这样咱情况,更应该培养孩子合作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交流和合作”。因此我们要恰当的让学生养成这种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其学习更科学,少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针对学生差异,作好作业评价关

从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小学甚至连鼠标都没摸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通过课堂辅导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事实上这些学生因缺少学习电脑的机会,故很少受到网络的干扰,学习专心,在作品制作时,往往不会输给那些自以为操作熟练,但不认真制作的同学。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不吝啬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对那些不认真的同学也敲下警钟,促使他们认真学习。这样对整集体学习风气的形成也有积极的作用。

五、作好课后辅导不可缺少

虽然现在很多农村家庭也有条件购买电脑,但很多学生都是寄宿生,课外作业完成的条件不是很具备。所以,课外作业的安排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具体实施。首先,布置课外作业可以安排不需要电脑完成的作业,比如在山村收集不同植物的种类,为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素材,这样的素材更有实际意义,学生也有更高的兴趣。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拉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补充了课外作业的内容。再次,针对各种竞赛成立各类兴趣小组,适时開放机房,让他们有机会练习。

事实上,信息技术只有动态的开展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实际求实的原则,找出应对策略,才能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冰. 如何持续高效开展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49-49,共1页.

[2]  黄礼鹏. 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 新课程(中学),2017(6).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情境创设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