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有效策略初探

2019-10-21郭庆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语言素养诗词鉴赏语言能力

郭庆

摘 要:新课改理念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来获得语言知识。在“诗词鉴赏”中,教师更是要引导写生主动阅读,积极体验,通过学生的参与形成对诗词的理解,探究字词,鉴赏语言,挖掘内涵。本文主要探究了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如何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鉴赏,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 语言能力 语言素养

古代诗词之所以令人向往就是因为其语言简练,言简意赅,但却含义隽永,意蕴非凡,耐人寻味。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和烦琐的描述,却字字珠玑,描绘出真实的形象,折射出深刻的道理。由于其语言简练,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误以为佶屈聱牙,看不通透诗词的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多从鉴赏方向和内容上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通过探究和思考的方式来理解诗歌,学会鉴赏。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会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思路,并且能够融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中,理解诗歌的本质和思想,进而提高鉴赏能力。[1]

一、鉴赏诗词的写作手法

诗词的写作手法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作者或实或虚,亦真亦幻的描写,再加上情境的渲染和烘托,使诗词中的形象和事件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如郑思肖的《伯牙绝弦图》中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方法。诗歌中讲述了伯牙弄断琴弦的故事,同时也描述了家国兴亡的事情,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满地斜阳是此心”,通过黄昏时夕阳的余晖表達了自己的忠肝义胆,进而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的忠心和期望。借用典故的写作方法更加直接,把诗人的情感写作的真实、直接。张佖的《寄人》在写作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首先写出了梦中所见到的景象,这是虚写,是不真实的,之后写了明月,月光照射在园子里,地面有落花,反射出凄凉的色彩,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写。这样虚实结合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亦真亦幻,含蓄委婉的感觉,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出了主人公的思念情感。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运用了渲染的写作方法,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愁绪,并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描写秋季的寒冷以及树叶的脱落,展现出了一片消极和荒凉的气氛,渲染了秋季的寒冷和凄凉,进而写出了作者内容的情感。不同写作手法的应用诗歌的意境以及情感更加真实。[2]

二、鉴赏诗词的情感态度

在欣赏诗歌是还要关注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用诗人的经历或感受来理解诗歌的主旨,通过诗歌的语言文字来感受作者的心情和写作异同。只有融入了诗歌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学生要转换思维角度,站到诗人的立场去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对诗歌的正确理解。例如张说的《蜀道后期》诗歌前两句写一个游子思归心情的急切,游子本身计划了归程,但是情况突变,意料不到,回家的事情无法实现。诗人有意把人的情感隐去,通过埋怨秋风的到来展现自己的情感,突出了无法回家的怅惘和无奈。再如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诗歌描写了溶溶明夜和点点流萤衬托出静谧、安闲的山村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并且展现了内心中的欣然和舒适。看到了老友更是增加了内心中的愉快之情,通过字里行间表现出了这种轻松和愉快。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透过文字来探究诗人的情感,了解诗人的内心,通过对诗人情感态度和思想的把握来理解诗歌,实现诗人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鉴赏诗词的人物事物形象

诗词中的形象使读者对诗词想要描述的人物和事物有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写,读者会在大脑中进行想象,把诗词中的画面勾勒出来,变得栩栩如生。如徐再思的《阅金经 春》前三句描了写燕子、鸳鸯、杨树的形象,并且用了紫、翠、绿三个表鲜明色彩的词语,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画面。燕子寻找旧垒;“鸳鸯”如今又栖止与“暖沙”之上了,这样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真实地看到了碧鸟软沙,有了直观的印象。再比如关汉卿的《大德歌 夏》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形象,通过写女子独自待在闺房中,思念情人,表达了一个憔悴的女子形象。这种人物形象的描写突出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让思念的情感无法排遣。由于内心中的压抑,产生了猜疑和抱怨,引起了身体上的消瘦和羸弱。这种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使读者可以真实地看到诗歌中的形象,把人物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在阅读中主动地想象,自主反思和探究,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人物形象更加活灵活现,真实灵动。

四、鉴赏诗词的流派风格

诗词的流派有很多种,比如雄浑、豪放、沉郁、悲愤、俊爽、冲淡和旷达等,这些都是通过诗词的语言、意象以及情感表达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鉴赏,探究诗词的流派。学生阅读的多了,自然会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例如豪放派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的特点,在写作上往往通过激荡的情感来表达想象的奇特,写出了高远的志向和情怀,让诗歌的气势力拔山河。豪放派的写作给人一种狂荡不羁的感觉,通过阅读会扩大诗歌的空间和表达的场面,使气势恢弘,拓展了人的想象空间。例如李白的诗歌就具有豪放的特点,他在《将进酒》中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诗句展现出来了浩荡气势,给人一种一泻千里的感觉。同时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作上虽然有些夸张,却表达了不同凡响的气势和场面,可以说是气势豪迈。宋词中的豪放派主要代表诗人有苏轼和辛弃疾,他们的写作慷慨激昂,苍凉而悲壮,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写作中以壮大的气势和场面来取胜。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有这种豪放的特点,其中“大江东去”写出了空间上的广阔和时间上的久远,气势恢弘,给人一种旷达和豪迈的感觉。“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表达的使高昂的情感,“乱石穿空”也写出了声势浩大,使时间和空间成为一体,给人一种气势过人的感觉。豪放派所使用的词汇给人一种旷达的感觉,其一种使人感叹和称赞。

总之,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和主动探究,会促进从诗词的写作手法、思想情感、人物事物形象以及风格流派上去鉴赏,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和鉴赏的主人,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究,提高鉴赏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娟.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7年33期.

[2]谢中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诗词鉴赏”[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15期.

猜你喜欢

语言素养诗词鉴赏语言能力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词语教学的智慧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