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背景下开展幼儿孝道教育

2019-10-21林静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孝文化传统节日德育教育

林静

【摘 要】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孝文化教育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这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教育启蒙,将从孝道教育实施的系统性、新颖性、互动性、专业性、同步性、积极性等方面出发,进行一些策略探索。

【关键词】幼儿教育;孝文化;传统节日;德育教育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传承价值和历史意义。孝文化教育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就开始接触并逐步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所在和根基所在。当前,幼儿园开展幼儿孝道教育启蒙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规范和体系,需要幼儿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借助各种契机,让幼儿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环境状态下,接受中华孝道教育的启蒙。

一、幼儿园开展幼儿孝道教育启蒙的思想内涵

(一)幼儿孝道教育启蒙的基本内涵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范畴价值观的根本。在历史传统中,基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思想的利益驱动,“孝”过多地被演绎为“顺”、“忠”,甚至被解读为“愚孝”。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孝文化中开始萌生出“敬老”、“爱国”的色彩观念和主流思想,在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意识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突破和进步。孝文化焕发出更强大、更持久的生命力,传承的价值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反复思索和身体力行。中华孝文化需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幼儿园作为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较正式的场所,需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为辅助,让更多的幼儿接受孝道教育的启蒙,因此幼儿园及幼教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二)幼儿园开展孝道教育启蒙的指导思想

国家领导人在很多会议上多次提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华孝文化,需要汲取孝文化中的“责任”“感恩”“担当”等价值要素,将孝文化的传播和践行作为行动指导准则。以孝文化为价值原点,以正心、修身、齐家为行事路径,创造家庭和谐、代际沟通、社会和谐、家国情怀的美好景象,从而实现社会道德建设的圆满。

二、幼儿园贯穿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教育的方法策略探索

幼儿园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孝道教育,需要遵从一定的方法原则,可以从孝道教育实施的系统性、新颖性、互动性、专业性、同步性、积极性等方面来进行一些策略探索。

(一)幼儿园需要注重孝道教育开展的系统性

一些幼儿园也开展了相似的活动,主要是针对某个节日或是为了某个短期目的而安排的,因而缺乏体系性,对于幼儿的作用价值也比较弱。幼儿园要做到孝道教育启蒙工作开展的系统性,从而将筹备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幼儿园可以将中华传统节日进行全面梳理,并制定一个孝道教育活动体系,在体系的构建中明确途径和目标。第一,梳理节日清单,选出一年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节、除夕节等。第二,建立清晰的教育目标,按照幼儿年龄段的大小,在班级活动中开展难易有别的活动。第三,设计好活动流程,针对每个节日,做好活动环节衔接、物料准备清单、活动场地管理、活动后评价等工作。第四,针对每个传统节日,注意营造不同的节日氛围。这些可以通过园所环境的创设,班级环境的创设,孩子的着装、饮食、语言、游戏活动等多个维度来设计。

(二)幼儿园需要把控具体活动设计的新颖性

针对每个传统节日,幼儿园需要将其中每个节日积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凸显出来,尤其是关于德育、孝道等方面的东西,如相关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传说故事等素材。针对每个传统节日,设计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需求丰富,别具特色。具有典型“孝”代表的节日,比如清明节,带有缅怀、追忆、崇敬的色彩;再如重阳节,带有尊老、敬老的意味;再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蕴含团圆、团聚的含义。结合不同传统节日的主题,可以征集各种节目等。幼儿园负责搭建一个平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幼儿园需要加强外部资源对接的互动性

仅仅依靠幼儿园单一的资源,不能充分保障幼儿接受孝道教育启蒙的大门开启,还需要充分整合外部的多种资源,通过协调来实现相互支持。比如,可以帶孩子在传统节日去敬老院,让幼儿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形成一种善良、热心、积极的品格。比如与社区建立联系,让孩子们定期到社区帮着打扫卫生,让孩子形成公益意识,这是更大范围意义上的孝道启蒙。孝道启蒙,可以从关怀身边的一个人、一个物,延伸到关心社会、热爱国家。

(四)幼儿园需要提升幼儿教师实施的专业性

幼儿园可以将幼儿孝道教育启蒙列为本园的特色园本课程,作为一项专门的课题来进行研发。首先,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较受重视的氛围,从而让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孝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观念上、思想意识上,让幼儿教师对自己形成一个良好的暗示。其次,实践中出真章,重视幼儿教师在实践操作中的宝贵经验总结,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问题去反思,带着问题去提升。让教师反复思考如何将孝道教育启蒙更好地和传统节日相融合,广泛开拓思路,倡导创新和分享的氛围和文化。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照质量、进度等要求,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完成成果,形成幼儿园的一套成形的体系。第三,教师需要加强自身能力或素质的提升,这些可以通过知识学习、样板参照、思路构建的程序来完成。让幼儿教师熟悉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国学经典、风俗习惯、礼仪礼节等。第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活动。让教师多去别的幼儿园参与学习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邀请专家学者入园指导,与一线幼儿教师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幼儿园需要保持幼儿家长配合的同步性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样板,家长自身先要身体力行,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标杆。幼儿园需要建立家长学校,让家长有意识地参与到幼儿孝道教育启蒙中来。家长需要学会一些教育技巧,保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性,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样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幼儿园需要加强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园需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孩子参与孝道教育启蒙的积极性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将好的教育理念作用到孩子的内心,实现良好的行为意识的养成。幼儿具有可塑性,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所以3-6岁的幼儿是接受孝道教育的关键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园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载体,让孩子更自如地参与到其中。

总之,让幼儿从小接受孝道教育启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广大幼儿教师要重视孝道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方岚.班主任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8(6).

[2]李心畅.试论培养幼儿教师国学素养探索[J].科技资讯,2018(5).

[3]钟纯.论中华传统之德孝文化[J].知与行,2017(8).

[4]潘文竹.论传统孝亲思想内涵的当代转化[J].人文天下,2016(12).

[5]黄珊环.浅谈幼儿的“孝道”教育[J].学周刊,2013(11).

[6]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0).

猜你喜欢

孝文化传统节日德育教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