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经验主导下的科学区域材料投放策略

2019-10-21卢言青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策略

卢言青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渗透,科学区域游戏的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在科学区域游戏之中,游戏材料作为科学区域游戏的基础内容之一,如何进行材料投放来激发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在区域游戏中的发展,逐步成为当今学前教育者热切讨论的话题。本文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理论背景,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中科学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现实情况,充分探讨其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科学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提升学前区域自主游戏中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科学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处在学前阶段的幼儿往往有“玩中学”的兴趣爱好,可以说科学区域游戏是幼儿不可或缺的内心世界交织的科学活动。游戏行为让幼儿在最初的科学关键经验、个性经验以及智力智慧得以体现的同时,不断培养自身的健全人格。在学前教育阶段,科学区域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同幼师以及和小伙伴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科学游戏语言本身的运用汇聚了幼儿最初的语言形式的启蒙,能够对幼儿的科学关键经验的成长产生正能量的影响,幼儿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增加自己的科学视野,通过不断地练习,增加自身的表现能力和语言交流的能力,从而形成最初的科学素养。《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应当在学前阶段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科学关键经验的发展,科学关键经验通常指的是幼儿科学相关的一些经验,从材料投放的角度探讨幼儿科学关键经验提升策略。

一、当前学前科学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投放不充分,缺乏物质基础

就现实情况而言,当今学前科学区域游戏存在着严重的材料投放不足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进行科学区域游戏材料布局的思路中,过于依赖种类本身就不是很多的低结构材料,有些教师甚至不在意多樣化游戏材料的投放,这就常常会在科学区域游戏的过程中,造成部分孩子玩了一会就不想玩了之类的现象,即便是有些孩子尝试着在有限的科学游戏材料中进行游戏,但仍然不少幼儿在游戏之后还会说“越玩越没意思”之类的反馈话语,这足以说明此类科学游戏材料准备不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科学活动较单一,缺少丰富内容

新课程教学理念十分强调在科学区域游戏中幼儿对自身科学经验的自主性开发,其意义就是能够让幼儿有权利并且在其过程中发挥科学自主性的游戏方式,在自主性的科学区域游戏过程中,幼儿的选择权利应当得到幼师充分的尊重。然而,在实际的自主性游戏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却本末倒置,忽视了游戏本身自主性的特征,直接生硬地依据发展水平和节省时间的目的,将幼儿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之中。生硬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科学活动方式的单一,这就造成了幼儿游戏过程中的积极性被大大削减,部分小朋友只是待在自己的区域内,没有兴趣和大家一起游戏,相关科学关键经验的培养也缺乏丰富的内容。

(三)替代行为难开发,存在发展瓶颈

替代行为,俗称一物多玩。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开发离不开逐步更新的替代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替代行为本身就能够为幼儿科学经验的开拓提供契机。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许多幼儿在进行科学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并不热衷于在有限的材料中进行一物多玩。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的科学关键经验的开拓存在着严重的瓶颈问题。

二、关键经验主导下的科学区域材料投放策略

(一)多元化材料投放,为经验培养奠定基础

材料投放是科学区域游戏中环境创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且不同的材料投放对幼儿参与科学区域游戏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具有多元性,让幼儿在有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选择的同时,保证游戏材料选择过程中的自主性。现在的幼儿游戏应当是让幼儿能够对多元化的游戏材料进行自主探索,让低结构的材料能够成为幼儿区域自主游戏的伙伴。在通常情况下,低结构的材料往往能够满足幼儿清洁的需要;有时候幼儿也会结合材料来进行创新更加丰富的游戏环节,多元化的游戏材料往往能够方便幼儿进行取材操作,让幼儿的区域自主游戏更有趣味性。由此可见,多种材料的整合十分有利于让游戏变得更加好玩。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光影人生》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教师投放了大量的皮影戏零件、手电筒和幕布,让幼儿在皮影科学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影子的奥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晰光沿直线传播的科学道理。

(二)丰富性活动布局,为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培养提供渠道

为了进一步发挥材料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差异性进行材料的整合,并让材料整合的效果在科学区域游戏中得到体现。这就提醒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当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但想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依赖教师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进行科学区域材料投放的基础上,教师更多的任务不是领航游戏的每个环节,也不是仅仅依靠自身的设想去解读游戏材料,而是应当从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依靠好奇进行解读,看看小朋友们的心理倾向于玩什么样的科学游戏材料,他们是如何与这些游戏材料进行互动的,与材料的不同互动方式对他们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又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玩什么材料让孩子来决定,他们可以自发地寻找科学区域游戏伙伴,也可以自发地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成长。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幼儿自主性的获得往往能够为学前区域游戏的效益产生积极影响。在材料投放的基础上,科学区域游戏的进行策略,应当是让教师担当材料提供者的角色,仅仅提供游戏内容的大致讲解、游戏的角色分配和游戏基本材料的协助,让科学游戏能够真正为孩子推动,从而让区域游戏体现生活化和情境化以及真正的自主化。比如,鼓励幼儿在科学区中进行科学游戏,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科学材料,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应当保证,让孩子能够真正在自由的氛围下进行游戏和科学创造。例如,在一次科学区域游戏中,教师投放了大量的纸杯,并且在活动中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性,有的幼儿把纸杯里装满了水,观察水的特征;有的幼儿利用水杯制作了一个有线电话;有的幼儿把糖果放进了装满水的纸杯里,然后发现了糖溶于水的科学道理。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投放了纸杯以及棉线、糖、水等游戏材料,而且在活动中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氛围中获得了更多的科学探究积极性,其科学关键经验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得到了发展。

(三)开发式替代行为,为经验培养开创格局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替代行为的产生往往会影响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获得质量。因此,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投放一些可以二次开发的低结构科学材料,让幼儿在接下来的科学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替代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科学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红黄蓝颜色的颜料,并鼓励幼儿在《颜色变变变》的主题游戏中,对这些颜料进行组合替代,并在色彩的变化中,发现颜色规律,提升幼儿的科学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科学关键经验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普及,学前幼儿的关键经验的培养被推入了更为崭新的局面,在学前教育格局逐步开拓的当下,通过材料投放来提升科学区域游戏的质量,挖掘幼儿的科学关键经验,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师们热切探讨的问题。而幼儿在科学游戏中的自主创新、替代行为等经验的培养,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标准和材料投放来进行。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6(06).

[2]顾美芳.谈谈自主性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山园报,2012(06).

[3]吴丽.游戏促进幼儿关键经验发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2).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有效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探讨
区角游戏创编的策略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