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学探索

2019-10-21杨钟志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学探索运用

杨钟志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广泛运用在课堂,但笔者从大量听课中发现小组合作方式存在着假合作,无目标;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多不如人意。本文以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进行教学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学探索;运用

一、学习共同体概念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研究发现,若个体和个体在一个能够合作的组织中,则能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和更加强有力的结合,他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称为“共同体”。“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后产生了“学习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对“学习共同体”的探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概念,在《民主主义与社会》一书中,他认为学校就像一个社会,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互动交往的社会性活动。

学者时长江对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即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一)共同体建立的过程

首先,确定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习共同体建立伊始,要进行分组。佐藤学教授强调坚持随机分组,根据男女生的个体特点进行男女混合成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总原则。佐藤学指出高年级可以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四人成组后,学生的学习不是独立过程,而是可以和其他成员一起讨论交流,达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产生了归属感,也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其次,安排学习共同体位置。课堂中,不同座位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刺激存在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全体面朝黑板分组排排坐,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台下倾听,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角的课堂演绎过程。受到空间位置限制,部分学生也因此受到忽略,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要求

首先,及时进行小组长培训。在学习共同体内,小组长承担着重要作用,组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由于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认知深度,大家有不同的专长,这就导致了共同体内成员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是固定的组长。提前培养一批小组长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让小组长了解自己的责任和组织学习的方式等,保障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开展。

其次,引导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会倾听。在课堂里构筑相互倾听关系,其出发点在于教师自身愿意俯下身来认真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懂得倾听,是教学可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面对每位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懂得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

三、学习共同体在课程中运用的模式探索

(一)课前——基于学习导航单的共同体学习

学习共同体在接受学习内容时,教师同步发放学习导航单。学习共同体内通过预习导航,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这张导航单后,及时交给教师,教师可以当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就本课题感兴趣的内容和在学习共同体内哪些学生的储备知识较为丰富。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备课内容,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学习内容的合理设置,既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中——平等对话的合作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各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彼此互相学习的时刻。课堂上的学科教学活动占据了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从立德树人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社会性、实践性的基础上,落实其学科功效。教师应该重点把握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机。教学中,教师应该设定有意义的问题,推进课堂。如教师在教学《多与少的思考》这一课题,可以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课题中,“多”与“少”指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第二个问题:结合教材和搜集的材料,说一说我们国家哪些资源“多”;  第三个问题:结合教材的人口分布、密度图,说一说我们国家人口特点;  第四个问题:如何感受课题中的“少”,试着想一想如何解决这种现状。

教师通过设置四个有层次的问题,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共同体内思考;继而通过教材与課前搜集材料进行协同学习,感受我国大部分资源的储量丰富,也感受到中国人口的“多”。最后,通过提升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了解两个“多”一除,人均资源就少的可怜,解决这一现状就成了本节课难度层次高的问题。

四、课后——总结提升,巩固学习共同体

首先,及时总结,巩固学习知识。课堂结束之后,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过程还未完全结束。课堂上还未来得及交流的内容、协作学习未完成的项目,应该在课后继续合作完成。

其次,合理解决冲突,巩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内,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在学习内容、共同体规则、资源利用上的冲突。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将这些冲突在课堂上转化为新的资源加以化解,对于新手教师,应该将这些冲突以反思形式记录,并思考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如何应对和避免。

参考文献:

[1]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长江、刘彦朝.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

[3]佐藤学.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教学探索运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