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2019-10-21徐祖金

关键词:主体地位问题意识教学设计

徐祖金

摘 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质疑氛围;教学设计;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等,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善思好问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从有疑到无疑,到新疑,这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问

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小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旺盛,这正是激发问题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提问时空,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给学生以亲切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等举措,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我在教学《猫》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说猫老实吧——它——贪玩——尽职——”,这时,学生就敢于提出问题了:“作者为什么说猫老实却又说它贪玩?贪玩又尽职呢?”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然后通过讨论,就会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学生的思维也更深化了。

二、从学生出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让学生爱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意识的激发,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双方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这样的教学学生收获的会更多。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通过富于变化不断赋予新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把“灌注”改为“启发引导”的互动式教学,课堂上不断提供信息、分析信息、及时调节、点拨;及时注意发现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学习兴趣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当学生在自己的积极参与下主动提问,主动设疑,获取成功时,更加会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探索问题和创新意识增强,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如在讲读《用计谋孔明借箭》时,笔者抓住了“借”字来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借”其实是骗,为什么偏偏用“借”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借”,不但点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而且暗示了这箭在后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也就是曹军造箭射自己。一个“借”字同时又暗含了“有借有还”这样一个概念,借来的箭又还给了主人,一借一还,把本来很严肃的战争写的很轻松,斗智斗勇自然而然表现出来了。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教予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政道先生就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阅读中让学生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原有知识经验提问、从文章反常处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等等;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问题”雪球会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际交流来解决。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精神和積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问题意识教学设计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