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失独家庭社会融入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2019-10-21宋健高春凤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宋健 高春凤

摘 要:失独问题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的离世给家庭带来巨大创伤,由此面临着重重危机。相较于农村,城市失独家庭受家庭规模小型化、亲情关系疏远、邻里关系淡漠、单元式住宅不利于社会交往等城市发展特点的影响,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现实性困境,引发社会关注。本文以Q街道12户城市失独家庭为研究对象,结合深度访谈资料,发现该群体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着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由微观到宏观四个层面的困境,同时分析了融入困境背后存在的原因,并就城市失独家庭面临的社会融入困境,笔者在总结项目经验基础上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供了可行性介入途径,以期帮助城市失独家庭克服社会融入难题,达至与社会环境良性互动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失独家庭;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一、Q街道城市失独家庭社会融入困境

1.个人层面:认知产生偏差,拒绝社会交往

Q街道多數失独家庭失去孩子后,在思想上普遍出现偏差:精神低迷、自卑自责、自我隔离、抗拒社会交往。例如:A户失独家庭的孔某经常抱怨自己“如果我当时看紧一点,我小孩也不会出事”“小孩都没了,我现在就是个‘活死人,活一天算一天,什么都不想了”。

2.家庭层面:家庭关系破裂

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子女的离世会打破原先稳定的家庭系统,出现夫妻关系紧张、家暴、婚外情等家庭问题。调查发现,12户失独家庭中有4户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例如:B户失独家庭作为丈夫的易某,将孩子离世原因尽数归结于妻子徐某,并长期对其抱怨指责。孩子离世后不久丈夫便婚内出轨一女子,且育有一子,并长期不归家。

3.社区层面:社区参与度低

失独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整体热情较低。Q街道参与社区活动的失独家庭不足20%。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但更多的是出自心理上的抗拒。一方面,失独家庭自我封闭,不愿进行社区交往。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失独家庭的低认同感常常给其无形中施加了很大压力。

4.社会层面: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断裂

失独家庭在子女离世后,以子女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活动大幅减少。C家庭孩子在世时非常注重子女教育,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陪同孩子外出旅游、参加社会实践。孩子去世后,夫妻两原本围绕孩子为中心的社会交往瞬间断裂。

二、Q街道失独家庭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介入

(1)个案工作介入

个案工作适用于在失去子女后出现认知偏差,家庭关系破裂,在个人层面和家庭层面特别需要帮助的城市失独家庭。

徐某,女儿意外去世后,丈夫不久后就有外遇,并在外育有一子,常年不回家。徐某独自抚养孙女,与丈夫关系恶劣,发现丈夫有外遇后,精神恍惚。

介入初期,徐某对女儿去世感到十分哀伤,情绪低落。谈及丈夫则情绪激动、言语激烈,对自己和家庭都失去希望。总是出现“我是造了什么孽,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我怎么这么倒霉……”等负面情绪。社工针对徐某出现的认知偏差和非理性情绪,采用鼓励倾听、表达同理的方式引导其妥善处理过度悲伤、埋怨愤怒的情绪反应,运用同理心的方式帮助其敞开心扉,解开心结。

(2)小组工作介入

1.组内互动:结识新朋友与培养互动意识

Q街道举办过多次片区小组活动,如:在T片区“有爱相携相逢共进”第一次片区小组中,社工帮助组员消除陌生感,在小组中加深组员对尊重、信任、和信心的体验,提升了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组内互动,彼此通过小组相识相熟,扩大了交际圈,有利于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C家庭的陶某表示,“尽管大家都住在一个街道,但是我们之前根本就不认识。后来通过参加活动认识了很多人。有时候在路上碰到,感觉很亲切。”这些失独家庭,因为同样失去独生子女而聚在一起。

2.组外扶持:鼓励睦邻小组成员日常互助

参加Q街道片区小组相识的A家庭在组外就自发性的帮扶E家庭。E家庭的陆某腿脚不便,同一小区的A家庭孔某有空就去看她。B家庭的陶某表示,她经常会在购物买菜的时候遇到C家庭的徐某,然后两人就会自发相伴同行,边买东西边聊天。这些组外互动都利于打破城市失独群体的自我封闭性,鼓励其进行自发性的互动,主动融入社会。

(3)社区工作介入

1.举办社区康乐活动:提供社会交往平台

通过举办社区联谊会、社会活动月系列活动等社区康乐活动,缓解城市失独家庭的生活单一、朋友圈狭窄的问题,拓展其社会交往对象范围。帮助解决Q街道失独家庭普遍存在自我封闭、拒绝外出交往、社区参与意愿低、邻里互动少等社区融入问题。

2.链接社区资源:构建社区支持网络

社工通过链接社区资源,联络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动员更多的组织及个人参与失独老人帮扶服务,如H市水电锁业协会免费为老人维修家电、H市东方医院免费为老人提供义诊等。走访发现很多受益的失独家庭均对此类措施评价很高。

“我一个人住,腿脚又不好,经常灯泡坏了,自己又没法修,现在有了免费维修的水电锁业协会,方便多了。           ──E家庭

“有了绿色通道之后真的很方便,去看病的时候,不用排老长的队,医生知道我没有小孩,都直接领着我们办手续”。    ──B家庭

3.加强社区宣传:营造友爱的社区氛围

针对城市失独家庭社区活动参与意愿低、邻里关系冷漠等现实困境,社工可以在社区中,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社区计生专干的沟通与合作,为该群体营造一个友爱的社区氛围。通过在社区宣传栏、电子政务等平台,加强和谐社区的构建,宣传正向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鼓励包括失独家庭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团结社区居民,加强社区凝聚力。

三、结语

失独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城市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脆弱,失去独生子女后,其社会融入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以项目经验为依托,针对失独家庭的融入困境,在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在城市失独家庭问题的介入途径。但面对城市失独家庭困境社会工作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只有依靠多方参与、多层次合作才能更好的解决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融入问题,帮助失独群体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吴佩芬.中国“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南方论丛,2013(04):7-11.

[2]陶文慧.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失独家庭困境研究[J].法制博览,2018(27):220-221.

作者简介:

宋健(1992),男,汉,安徽安庆,北京建筑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治理

高春凤(1971年-),女,汉,吉林通化,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研究方向:社区发展与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社会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微信对残疾青年社会融入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