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

2019-10-21闻世娟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闻世娟

摘 要:在21世纪,教育事业得到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教育的核心。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去探索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上,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声形俱全的教学情境,充分使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发展思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接下来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研究。

1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依托于信息技术,将知识点直观呈现出来,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有效管控,促使学生按部就班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子以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发挥闪光点,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案的改进,弥补现有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应用

2.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倘若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即使教师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学习,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媒体投影、电子交互性白板、微课视频等,都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集图像、视频、声音、动画、文字等于一体,有着强大的视听功能,可以把枯燥、刻板的知识转变为有声有色的、具体生动的形象,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关注度和愉悦的学习状态。为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比如,教学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整理现实生活中存在旋转与平移现象的图片、视频等,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上,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旋转的木马、运转的钟表、转动的风扇等旋转现象,开关的抽屉、儿童玩耍的滑梯等平移现象,借助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认识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利用信息共享的高效课堂,驱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通过下载或录制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传达基础的教学知识点。学生先是通过一种自学的形式接触这此知识,而后在小组合作中的探索深化对这此知识的认识。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模式,促进信息交换和学习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主要活动权被赋子了学生,学生掌握课程的节奏,教师在此承担的任务就是给子正确的引导,要积极参与到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之中。探讨和交流的环节实际上也是知识点吸收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别人的理解进行比较,然后再次讨论,不同信息冲突之后聚合成一个整体。这种交互式的信息交换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是着眼于整体协作和冲突解决这种综合素养的培养之上,这种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高效课堂,也可以使网络化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学生在线上进行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主动挖掘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个学习的探究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掌握过程。例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中,借助动画的移动和拼接,可以轻松展示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实时论证。

2.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突破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学生空间观念形成”,而小学生本身缺乏数学的空间观念,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成为小数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攻克这一难点,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语言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的内容,把知识从静态形象变成动态形象,让学生结合动态形象建立起形体特征、形状大小及形体相互关系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立体空间观念。如讲解圆柱表面积和体积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长方形纸片粘贴在一根圆形棍子上的过程,然后快速旋转圆形棍子,让学生观看形成了什么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建立立体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再如,讲解正方体时,教师事前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把一个棱长3cm的正方体表面涂抹成黑色,再切割成棱长1cm的正方体小块,把各小块提取出来,整齐摆放在页面下方,整个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上,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的切割、提取等动态过程,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一面、两面、三面有黑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以及一面也没有黑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第二,突破數学公式推导教学难点。以往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板书方式展示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其过程枯燥且不易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公式推导,通过微课视频重点演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结合教师的讲解语言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这对了解与掌握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教师攻克数学公式推导这一教学难点。如讲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把圆形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再拼凑成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凑后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了解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曲变直”极限思想,然后结合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支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通过语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模式展现出来,形成具体化、形象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科教学的吸引力。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重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晓华,李绪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8,2(11):195.

[2]邵艳斐.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支持[J].赤子,2018,12(20):250.

[3]王淑慧.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东西南北(教育),2019(9):19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