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2019-10-21李京如魏晓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李京如 魏晓笛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方式以及内容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本课题在大量的数据调查与分析上完成报告,在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态度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看法,并预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协同创新

新媒体的发展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微博,QQ,博客等新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结合进行协同育人,如何更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1~5]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与独立性

互联网思维以用户至上,追求以人为本。而自媒体则以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为中心,追求个人领域的体验需要。因而在此环境下,大学生更加追求主动获得、注重体验、自我满足、主体评价和价值反馈。区别于传统高校“填鸭”式的思政教育,在互联网用户思维影响下,以大学生内化为重点,而非仅有的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体。独立性则体现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独立和积极参与、融入其中的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评论、视频网站弹幕发表以及慕课超星公开课课堂提问互动等,加强了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功能,激发了学生主动性和实际参与性,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6~10]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话语权与自身影响力

当今互联网是各个信息相联系构成的关系网。新媒体本着积极、主动、开放、共享、自由的主旨,每个独立个体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此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话语权和自我影响力。例如,常在发布QQ空间的说说,更新朋友圈,发布微博,在知乎、百度贴吧上发表自己的所知、所想、所感,并与众网友进行互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新媒体时代下迎合当今的互联网平台思维模式,在结合传统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方便、快捷的学习模式,满足学生的话语权的需求和学生期待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互动学习的自我影响力。[11]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在机遇方面,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隐秘性。这里的开放性是指信息载体、平台互动、学生意见表达的开放。新媒体提供了海量的相关信息,快捷易取,随时储存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信息量的广度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新媒体这一数字载体为大学生表达时政观点等提供了互动平台,使学生意见能够真实表达,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快速掌握学生动态,利于学生学习教育反馈。

挑战方面,新媒体时代体现出信息量广、随意性强的特征,而大学生三观尚未成熟,易受到有害价值观的影响,致使大学生容易方向迷乱,过渡相信沉迷虚拟网络,造成心理、人格、身体健康不同程度的创伤,甚至在不法网站的影响下,出现反思政教育的现象。新媒体“自由而非规范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的信息不对称、精准度存在偏差等情况。而这一思想观念上的非中心化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各层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大学生自身发展层面

新媒体本着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成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媒体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利用新网络媒体发表时事评论,参政议政等。新媒体更是将思政教育内容以一种实践的更加生动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学生更易主动接受,提高自身认同感与获得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

2.社会影响层面

社会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社会舆情、社会时事等通过新媒体这一快速信息传播的媒介影响大学生对待实际问题观点进而影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媒体不仅是社会新闻传播,更进一步地讲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其言论的发表,态度的表达地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参与感和话语权。[12]

3.顺应时代潮流层面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大学生更多地通过新媒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是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前沿阵地”,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应审时度势、逐情更新。[13]

三、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与协同创新的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1)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媒体方式的结合

继承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创造适应时代特点教育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特征,适应互联网思维并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其趋势之所在。

(2)提高网络战地意识,加强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在习主席所强调的“网络阵地意识”下,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要做到能够在网络媒体的浪潮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首的主旋律,传播和吸收有关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正能量,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的、时效的、创新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正确实践,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增强,话语权得到有效提升

利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改善仅有传统“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互动,减少大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这一新奇载体,提高大学生关于思想观念、正向立场表达与反馈。注重学生话语权以及学生影响力,并对教育主体的实际情况和实时信息进行有效的反馈。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1)利用传统课堂模式与新媒体相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方式的创新

首先,课后利用紫光阁、共青团等微信公众号。慕课的相关课程,微博时事评论的发表等新媒体进行课堂思政教育的补充,提高学生利用新媒体等网络载体,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所需的知识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新颖形式上吸引学生,更在丰富的内容上,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展开。

其次,新媒体在课堂互动模式上进行协同创新,课堂上教师利用课堂派app等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改善了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的思修课堂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强、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了解较少的问题。app上将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进程、掌握测试进行有效反馈,使得教师及时、快速、高效地掌握学生情况,并做出相应教学措施,并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2)利用多媒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协同创新

新媒体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仅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方式的更新,还有利于其思政内容创新创作。高校教师与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平台根据其知识储备,对实时热评,发表评论看法和相关文章,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体系进行补充与发展。

(3)利用新媒体对其他课程同思政教育理论的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其基本规律,进行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借助新媒体这一快捷、高效的平台媒介,建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规律总结与发挥其他学科课程的协同效用,促使大学生得到科学、健康、新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刚.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論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70-180.

[2]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4-8.

[3]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

[4]石书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课程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5-20.

[5]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6.

[6]王双阳,张景书.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5(01):83-84.

[7]刘胜君.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8]叶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创新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01):131-134.

[9]董召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46-47+65.

[10]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1]杨志群.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9):139-140.

[12]冯刚.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8-11.

[13]李文政.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应对措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59-60.

作者简介

李京如(1998—),潍坊人,潍坊学院学生。

魏晓笛(1964—),潍坊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