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单有效,让数学课堂回归本真

2019-10-21魏丽明

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梯形探究活动

魏丽明

当前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提倡数学教学从儿童出发,以儿童的立场教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课改到今天,教师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课堂从以前的“寂然无声”到现在的“各抒己见”,以往学生的“亦步亦趋”转化为“主动探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教学氛围轻松活跃。教师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是需要我们思考与探究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如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深数学学习的深度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根据课程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开始进行理性的反省与深思,华而不实、浮躁的教风被人们摒弃,而简洁且高效率的教学逐渐被教师接受和推崇。那么应该如何让数学教学变得简洁且高效,使数学课堂回归到本质,充满数学的气息,在简单的同时又具备深刻性,真正地做到数学学习。

一、简单谈话,拉近师生距离

每次旁听名师的课堂教学时,常常会为其风趣且意义深远的课前引入所折服。随意几句好像是日常聊天逗趣的语句,但是因为教师身份的微妙,瞬间打破了教师与学生因为不熟悉而产生的距离和隔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求知和学习的欲望和需求。适当而亲近地调侃,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吸引学生的注意;机智地启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引导,不露痕迹地铺垫知识;精确地点拨,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

比如旁听一位名师教授《小数的意义》一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先和学生进行问候,简单日常的话语却瞬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莫名产生一种亲切感,且充分释放了孩子们紧张的心理情绪。接着教师追问:“你们会数数吗?什么时候会数的?”和学生玩数数游戏,从可以用整数表示数量到不能用整数表示数量,制造了认知上的冲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简单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拥有一个好的引入,就像一场戏有一个优秀的序幕,一部乐章拥有优美的序曲。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设计出良好、富有趣味的课堂开头,在课堂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消化知识。

比如在《商不变的规律》的讲授中,某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孙悟空给小猴子分桃子,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得到几个?可是小猴子们却说:“不够,我们想多吃些,行吗?”孙悟空答应了,说:“那就给你们60个桃子吧,平均分给30只小猴。”小猴子们一听,急了:“不行, 太少了。”孙悟空乐了,就说:“那就给你们600个桃子吧,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太好了,太好了。”小猴子拍手大笑。讲完故事,教师问:“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怎么都笑了,笑后要有思考,谁的笑是聪明的笑?”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暗含启发,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不动声色地将课程进度过渡到教学的主体部分。又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可设计这样的导入:星期天的时候,明明和朋友相约7点一起去游乐园玩,但是明明早上7点来到游乐园门口却怎么也找不到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学了今天的课我们就明白了。在课堂的开头,教师就不动声色地设置了悬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话到嘴边而说不出”的愤懑境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探索。

三、简单素材,演绎丰富内涵

用材要“简单而丰盈”。许多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松散,教学内容不知所云,主要的缘由是对教学材料的选择不够合适与准确,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学过程太过于繁杂冗长。刘延革老师一支粉笔一个圆柱带领着学生将圆柱的特征揭示得淋漓尽致,华应龙老师一把剪刀一张纸条出神入化教学“莫比乌斯带”,一题三变深入浅出演绎“孙子定理”,张齐华老师以“加固战斗机”“数说淘宝”事例就串起“用数据说话——沉默的数据”教学,名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课堂上真正的习题数量其实是比较少的。但是他们能够借助对少量习题的灵活变化和充分应用,串联起整个课堂,营造出活跃、生动、积极、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当然,要想充分应用习题,使教学素材“活”起来,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研究教学材料的同时,要对课堂进行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对课堂上每一个知识的引入、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每一个模块的过渡,也许要钻研数月进行设计,甚至数年,或更长的时间。要沉下心來、保持冷静、静心研究、反复推敲、仔细精磨。

“简单而丰盈”表面看起来教学材料单调,但是其实质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就是尽可能做到充分利用教材,灵活改造教材,不仅可以做到化繁为简,提升精简,更是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一样的情境下,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而且大大减小了多余因素的不良影响,使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得以彰显,这其中表现的不仅仅只是教学的方法,更是教学的艺术。比如在讲授《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课题时,某位教师利用几张学生常见且熟悉的扑克牌,先做出提问,从三张扑克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的是什么?再提出如果是从两张扑克中任意摸到一张,摸到的又是什么,最后一张扑克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扑克,浅显的两个提问让学生深刻地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很好地运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述。

四、简化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表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然而许多教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太过于片面,他们认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更有甚者将其错误地认为课堂上的活动应该越多越好,忽略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学应该尽量简洁而具有有效性。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和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和高效的,但是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不能盲目追求活动的形式和数量,应该注重活动的内涵,使活动具备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讲授《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能不能把梯形转变成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并由此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要求小组合作,通过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为之前学习过的图形。各小组通过动手合作,陆续将梯形转变成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并利用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公式,经过转化推理,求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五、简单问引,促进深度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动态生成,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深层次的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内部动机对学习内容进行完全、精确、深刻的学习。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具体表现在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表达、交流和成长。比如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学生把平行四边形通过拼剪转变为学习过的图形,教师在学生汇报时可以趁势追问,为什么要沿着图形的高剪?再如某教师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当学生表述上下两个面面积相等、圆柱有无数条的高,而且长度都相等时,教师追问:“怎么解释这个道理,从哪看出它们是一样的?”看似简单的一问,能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一定高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六、结语

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数学,丰满境界。当课堂组织与调控能力达到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我们最终就会实现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完美超越,到达数学本色课堂理性回归的美丽彼岸。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梯形探究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设问引导探究
自卑的梯形弟弟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