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和孩子签订成绩协议吗

2019-10-21丁璐

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

丁璐

“协议成长”能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可以是教育方法之一,但除协议之外,孩子的成长更需要自律。

“一名律师妈妈与10岁儿子五年间签署4份协议”的报道曾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表示,自己也和孩子之间有“成长协议”。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春鹏说,协议可以是教育方法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考试成绩协议

“我认为签协议还是很有效果的,起码能激励孩子学习。”家长陈亮说,大约在一年前,孩子刚上初中,学习成绩一般,每天就是一门心思想着玩,对学习兴趣也不大。“看着孩子每天无精打采地坐在课桌前,我很着急,最后就想出用和孩子签协议的方式鼓励她学习。”他说。

陈亮介绍,在协议里,他规定女儿期末考试中,语数外只要考到一定分数,就能获得2000元以下的物质奖励;如果个别科目未达到标准,则只能获得1000元以下的物质奖励;如果所有科目都没有合格,孩子就要无条件听从父母的安排。

“刚开始我们也觉得希望不大,可后来女儿学习的劲头明显加强了。”陈亮说,最后女儿期末考试考了很不错的成绩,虽然英语成绩一般,但其他科目成绩很好。他也履行了承诺,给孩子买了她想要的电子产品。

玩手机协议

家长邢茹说,3个月前,她和孩子签订了“玩手机协议”,规定孩子在周末能玩两个小时手机,而父母在家除正常接打电话及处理工作外,其他时间不能玩手机。

“手机可以玩游戏、看新闻,我有一阵子特别离不开手机,天天捧着,给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邢茹说,不久后发现,自己在玩手机时,孩子都在旁边看着,有时孩子还会偷偷打开手机玩游戏。“有一次我教育他不要玩手机,他顶嘴说‘你不也在玩吗,从那时起,我才意识到是自己影响了孩子。”

邢茹表示,在和孩子商量后,双方签订了协议。如果孩子违约,就取消两个月的零花钱,如果父母玩手机,孩子也可以一起玩。最后,如果孩子能考上心仪的高中,父母就带孩子出去旅游。

“现在我们在家尽量不玩手机,把时间腾出来带孩子出去散步,辅导孩子学习,家庭关系好了许多。”她说。

支持派:奖惩分明很有效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和孩子充分商量后签订协议,对孩子培养契约精神有好处。”家长赵先生表示,他非常支持以协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达到目标时,他会很有成就感。

家长乔女士称,孩子有很多小毛病,于是在其上幼儿园时关于吃饭问题有了奖惩约定,上小学时在整理屋子、看电视方面也有了约定。“有奖有罚,效果还可以。”乔女士说。

反对派:担心孩子产生攀比心理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只是协议关系,多年后可不可以憧憬一下,你给我1萬元,我回家看你一次,给我2万元,我回家看你两次。”有家长表示,协议更像是一种交易。

孩子读初一的张女士说,她也曾借鉴过其他家长的行为,给孩子设置过小奖励,“但后来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会提出要求,说其他同学家长给什么。”这让张女士一度很困惑,“后来我取消奖励了,我告诉他,考好了会得到表扬,考不好下次要努力。”

专家:签协议要提前协商

心理咨询师王春鹏表示,“协议成长”能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可以是教育方法之一,但除协议之外,孩子的成长更需要自律。在签订协议前,家长要先做足对孩子的说服教育工作,双方沟通协商,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不能把孩子不接受的条款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要适中,过多过严,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很可能适得其反。既然签了协议,家长一定要把它当回事,双方都要信守承诺。

物质奖励能让高分走多远

物质奖励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起到一点作用,但这种方式不能长期用。因为孩子努力去考高分,只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非为了学习知识。所以,家长如果想用物质来奖励孩子,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努力值得肯定。我们总是喜欢在孩子犯错时责怪孩子,其实对孩子来说,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的。家长在奖励孩子时,不能只肯定孩子最后的成绩,还要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过分强调分数,会让孩子忽略自身的努力。

2.告诉孩子,自己也可以奖励自己。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奖励的主体和被奖励的主体都是孩子。自己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在心里面告诉自己,我这次做得很好,下次我会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克服困难、表现突出的地方,扩展他的优点。告诉孩子,这就是成长,努力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

3.更多的是精神鼓励。如果家长选择用物质奖励的话,尽量不要次数太多,如果每次都用物质奖励的话,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也不能真正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另外,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说孩子已经达到了之前预定的目标,而家长就以做得还不够好、再接再厉等理由来敷衍孩子,如果不能实现当初的承诺,家长会在孩子心中失去信用。奖励的东西,价格尽量不要太贵,防止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奖励的东西最好是书本、学习工具等比较实用的东西。其实,最好的奖励源于家长的态度,所以建议家长最好还是以精神奖励为主。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
当代家长不易做
家长错了
孩子的画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