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角度谈小说《飘》

2019-10-21牟应霓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南北战争奴隶制解读

牟应霓

摘 要:历史小说《飘》自出版之后,就深受国内外喜爱,但因其内容中描写的南北战争和奴隶制却让其饱受争议,难以获得相应的文学地位。本文从历史角度来解析这本历史小说《飘》并对其解读。

關键词:南北战争;奴隶制;历史角度;解读

长篇历史小说《飘》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玛格丽特作为美国杰出女作家依靠这本书名气大涨,但这本书在中外文学史上都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自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的书本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二十万册,一跃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作品之一。但该书在文学史的地位却较为低下,甚至从文学史中剔除,《牛津美国文学字典》中并没有出现《飘》的提名,这也就代表着《飘》的文学地位被否定。同样,国内对于《飘》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也并不给予肯定的态度,在国内的美国文学史中也没有出现《飘》的提名。

一、小说《飘》的简介

长篇历史小说《飘》在出版之后就一直广受国内外书友喜爱吹捧,但这本小说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始终不被接受和肯定,有部分文学家认为,这本小说是反历史的存在【1】。在这本小说中共有百万余字,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作者放弃对南北战争期间硝烟与剥削的描写,反而着重描写了南北战争之前像太平盛世的田园生活,奴隶们在棉花田园过着丰裕富足的生活,书中就曾描写过这样的场景:“太阳落幕的时候,黑奴们欢快的唱着歌,从田里中回来,井上的轱辘咯吱咯吱地抽水,在战争开始之前,生活就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它充满了光辉和对称。”“每年的七月份,这里每隔一个星期就要举办宴会和舞会,人们载歌载舞。”而这种过于理想化的黑人奴隶种植园生活也是这本小说不被承认和认同的主要原因。

二、《飘》中描写的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

这本小说中所描写的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与历史中的内容有较大的冲突,比如书中所描写的黑奴们过着平稳安逸的生活,奴隶主没有压榨黑奴们的劳动力,黑奴们的心情较为愉悦。在南北战争开始之前这本小说《飘》是这样描写黑奴:“阿宝是这座庄园的奴隶主管,他是这座庄园中唯一一个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但这些年的生活太安逸,他训练的内容都已忘得差不多。”“主人也经常大发脾气,扬言要将某某某卖给人贩子,或是扬言要鞭打某人,但卖给人贩子的事不曾发生过,倒是有人因惹怒了主人,吃过一次鞭子。”在南北战争发生之后是这样描写黑奴:“黑奴们生了病,但由女主细心照顾,黑奴们更加依赖他们的主人,因此,黑奴们尽管生病了却依旧很愉悦。”在虐待黑奴方面,文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北方女人经常说南方圈养着凶狠的猎犬,用来追赶逃走的黑奴,大家都信以为真......南方地主家传言中用来虐待黑奴的九齿铁藜,不过是北方人用来恐吓黑奴的手段罢了。”

三、《飘》中描写的南北战争

本部小说中通过不同人物的话语对南北战争进行描述,整理如下:

其中以热衷战争的好战分子为例,此类人通常为地主阶级,他们的话语是:“我们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消灭他们!绅士永远不会失败!”“南方人一拳就能打死两个北方佬!”“将他们击垮!让他们的尸体永远留在南方!”

其中以主角为例,主角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聪慧的大脑,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他的话语是:“我们除了棉花和奴隶,就只剩下傲慢,南方人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消灭我们。”“北方人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在我们脚下灭亡,而我们只剩下一个棉花的王国。”“这场战争,不是为了黑奴而打响,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欲望。”

其中以卫希礼为例,他拥有着对战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话语是:“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为了奴隶和棉花,这场战争不应该是我们所面对的。”“南方人所拥有的只有棉花和傲慢,棉花不能用来作战,所以我们只能用傲慢和他们北方人作战。”

然而卫希礼并不希望战争的发生,甚至渴望继续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我做梦也不曾想过会有经历战争的这一天。”

除此之外还有北方谢尔曼将军部队军人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对孩子们丝毫没有怜悯之心。”“北方人到了这里,就会用刀来捅穿小孩的肚皮,凌辱强奸妇女,放火烧了我们的屋子。”“该死的北方佬,你们抢掠了我们的粮食和土地,现在还不知足,还想回来继续抢吗”

综上所述,就是历史小说《飘》备受争议的地方,文中的内容对南北战争进行否定,并且从内容来看非常推崇缅怀奴隶制,和其它描写南北战争的小说截然不同。

四、基于历史角度的《飘》的解读

《飘》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这本小说里面所描绘的战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书中的社会环境也真实存在,作者采用编年史的写作手法将内战前后期间南方奴隶制渐渐消亡的过程描绘出来,通过小说的内容可以对南北战争拥有全方面的了解,作者采用多种不同人物的话语侧面对南北战争进行描述【2】。同时总结南北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奴隶制的失败,从根本上揭露了种植园奴隶生活体系逐渐走向没落的必然现象,总结来说,这本小说拥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比如在书中以女主为例,女主本是个迂腐的奴隶主阶级,就是因战争的原因迫使她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女主在书中后半部分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女强人风范,经历风雨挫折后的她不顾社会非议,购买了一座锯木厂并且亲自经营,最终获得较高的成就。在这本书中可以发现,经过南北战争后,南方社会阶级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女主郝思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本书主要通过郝思嘉描写出一个地主阶级转变成资本家的详细过程,同时这部小说还利用多种角色侧面描写了南北战争中的详细内容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并且这部小说通过多种写作手法描写出南方社会的转变和奴隶制度的消亡。因此这本书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应该在文学史上拥有相应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

五、结论

长篇小说《飘》自出版之后,就一直广受国内外书友支持和欢迎,但这本小说始终被国内外所排斥和否认,始终未曾具有相应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大部分文学家认为这本小说严格背离了历史,属于反历史小说。但这本小说其本身仍然具备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理应具有相应的文学地位。

参考文献

[1]朱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飘》的三个中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黄颂康.从历史角度看《飘》和《欢乐的节日》[J].读书,1981(03):55-59.

猜你喜欢

南北战争奴隶制解读
Little Women
试论南北战争的非正义性
压迫、复仇与融合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飘》中有关南北战争的解读
解析美国黑人母权制家庭的成因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