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探微

2019-10-21朱坤

学理论·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朱坤

摘 要: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悄然兴起,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言,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方面,新媒体刷新着高校师生的思维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重塑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的冲击亦不容小觑,它们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巨大挑战。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诉求,需要科学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文以业界相关研究为基点,试图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例如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导性;消解思想政治教育霸权,实现教育双方话语权平等;捕捉新媒体信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驾驭技能;构建多元对话机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更加厚重的话语权基础之上。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高校;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179-02

话语权是通过创设、表达、传播和运用一定的话语来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权利和权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领,内蕴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国家意识形态合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体认,是其表达政治利益诉求的主渠道。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是价值主导权,是特定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引导和意识形态的驾驭。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表达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技术依托的话语体系与样态。当下,各种新媒体悄然兴起,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意识形态的主导问题、话语权的边际问题、话语权的地位问题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争锋,使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地位面临极大挑战,因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建构路径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导性

新媒体传播介质大量涌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与重塑提供了发展契机,但又必须直面这种境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看到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也要对由此造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巨大挑战的现实保持清醒的认识。新媒体的便捷性、动态性、创意性及服务性等优势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等工作的进程,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选择取舍媒体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不动摇,又要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内涵,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导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必须迎合微时代,把脉微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整合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扬弃高校思政流行话语体系,吸纳新时代最新话语元素,契合马克思主义话语诉求,坚守马克思主义话语高地,发散马克思主义话语场域,夯实马克思主义话语根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导向力、聚合力。

二、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僵化,实现教育双方话语权平等

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下,教育双方主体地位不对等、教育信息不对称,导致教育主体错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旨归在于教育双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互动融通,共同提升,而非彼此遮蔽与阻却。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实话语元素、构建话语平台、实现话语对接等诸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整体上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与表达。以此为契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可以通过对共同客体的改造加以呈现。事实上,教育者实现既定主体性,不仅受制于自身条件,而且被受教育者加以规约、限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思想的表达与传递既基于自身正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娱乐、社交的习惯,尊重他们的话语选择权和话语表达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平等的主体性交互作用中,启迪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营造平等互动和谐的话语交往关系,善于倾听感受学生的话语心声,化解话语症结,强化话语导向,平等话语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教育者话语权的丢失,而是在传统的话语权单向性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进与修正。

三、捕捉新媒体信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驾驭技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于年龄、学历等诸方面的不同,他们驾驭操作话语权水平、能力亦有不同。新媒体呈现的信息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时代契机,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驾驭的整体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群体构成往往来自老中青等不同年龄段的人。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长于信息时代,对新媒体接触早,很容易捕捉到媒体发展的最新信息,并能及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但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甄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遴选话语表达路径等方面往往欠缺经验,甚至有时感性取代了理性。中老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经验丰富,但囿于成长的时代背景等因素,他们在运用新媒体服务于教学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要改变这种困境,需要老中青教育者之间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者新媒体技术的培训投入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新媒体的意识,较快融入新媒体话语场域,高效便捷地开展工作,成长为真正的新媒体人,而且可以有效把脉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心理动向,实现与教育对象的良性互动。新媒体平台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者捕捉运用话语信息的视野,利于激发他们追寻新媒体话语的动能,提高他们对新媒体话语体系的开发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实现教育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对接,赋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新颖的话语表达形式,探寻新媒体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洞察新媒体文化的发展动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善于捕捉大学生的新媒体审美旨趣,分析他们在重大社会问题以及舆论影响下的心理特点,积极回应其话语诉求。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创新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形式,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的新媒体话语,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驾驭能力。

四、构建多元对话机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对话机制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设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迅捷性、话语主体地位表达的平等性等优势,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意见领袖,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根基,科学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践走向,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高地。新媒体时代创设的多样化的话语传递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了多元化的对话平台,弥合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双方话语交流的时空局限,便于二者交流互动,降低了彼此话语交往的难度。在新媒体教育时空境域下,教育双方广泛交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化一和教育内容的枯燥单一,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性回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人文关怀,并从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养料,反过来以此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历程中灵魂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话语权威。借助于新媒体等诸多虚拟化话语空间,教育者要及时甄别遴选有效的话语信息,开发多样性的话语资源,构建师生信息共享话语平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元对话优势,消解话语阻抗,化解话语分歧,革新话语表达范式,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规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3).

[2]欧阳光明,刘秉鑫.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建构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6(6).

[3]李庆华,李志飞.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J].教学与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