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的哲学解读

2019-10-21聂欣欣

学理论·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

聂欣欣

摘 要:利益从哲学层面上讲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现为人与对象(自然、社会、他者)的关系。马克思同西方哲学家一样肯定共同利益的存在,但与其不同的是,他更强调将利益放置于现存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虽处于向马克思共同体过渡的阶段,但其着眼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并以此为根基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狭隘的利益观,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资本利益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題旨。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利益;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008-03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社会关系形成并稳定发展的现实基础。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往往联合起来,最初的共同体由此产生。在这种共同体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无区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出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开始分裂,尤其到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全球利益”的幌子对外输出资本,掠夺全球资源,企图将世界上的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共同利益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更是对资本主义虚幻共同利益的超越。

一、利益的哲学解读

(一)历史与利益

利益一词的出现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利益有着不同的解读。《后汉书·循吏列传》曰:“劝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这里的利益最先指的是物质利益。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利”进行了重新界定,“利者,义之和也。”这里的利是适宜、应当的意思。利与益结合,利本来的物质利益被遮蔽了,从而成为一种伦理行为准则,具有了伦理色彩。色诺芬的《经济论》中第一次在经济意义上把财产和利益联系起来。他说:“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柏拉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利益的,他指出,人具有欲望、意志(激情)、理性三个功能,在柏拉图看来,利益作为一种心理欲望由此成为一种需求。人们将利益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起始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期。维柯首次明确认识到利益的社会历史作用。他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种斗争的背后是以利益上的矛盾作为现实基础的。真正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利益问题的是爱尔维修。他将利益视为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因素,他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是进行劳动的目的和动力。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从自己的经济理论出发引出了利益问题。他指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边沁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逐渐确立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个人利益首先是第一位的,公共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最真实存在的还是个人利益。在黑格尔看来,利己主义和冲动是一种恶的表现,但是恶却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随着社会进步因素的出现,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们逐渐摒弃了笼罩着宗教伦理色彩的利益观,开始将目光转向人的现实发展需求,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西方学者的利益观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主观的范围,难以从人的本质出发理解现实利益,最终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淖。

利益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接触到了社会中的现实利益问题。出于对利益问题的探索,马克思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通过对现实利益的研究,马克思逐渐确立了生产关系的范畴,并最终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进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否定了以往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利益是思想的观点,肯定了利益的现实物质基础。不仅如此,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探明了利益的本质,他在分析共同利益时曾指出,“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2]这说明了利益产生的条件,即是从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利益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二)动力与利益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稳定向前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蜕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利益作为内在动力推动着社会的更新变革。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借助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进行生产?为何要不遗余力地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提高社会生产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那么各阶级为什么要进行流血或不流血的对抗呢?归根结底源于人们的利益与需要,任何的社会变革都是为了重新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利益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深刻渊薮,是社会关系产生并稳定发展的现实基础。人们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稳定的社会联系,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这一背后的现实的物质基础就是利益。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人们往往被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所限制,单个人无法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因此,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以便联合起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通过这种联合的方式,人们之间开始建立一种社会联系,这便是最初的共同体,即自然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是共同体利益的完成。自然共同体为日后我们考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提供了借鉴意义。

二、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根基

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在全球化中的优势条件,掠夺全球资源,对外输出资本,不断侵犯别国利益,导致各国冲突不断。除此之外,由利益导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例如,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此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其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目标指向: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在探求人的本质过程中得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看作社会的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马克思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有助于社会利益的发展;社会是个人存在的前提,社会的发展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马克思从共同体的视角正确分析了社会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关系,突出强调了从社会联系的性质的角度来理解个人与社會之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指的是“个人不仅在实践上同时也在理论上意识到物质生产的共同体意义,从而把自己的劳动转变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把自己转变为社会的个人。”[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虽然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化的人类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超出资本主义社会狭隘的利己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突出强调社会利益乃至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正确处理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利己主义发展观变为集体主义发展观,从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二)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古代的利益概念有双重含义,一种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等;另一种是春秋义利之辩中出现的“利”。“利者,义之和也。”这里的“利”是适宜、应当的意思,受儒家为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利益进行了道德上的界定。至此,利益成为一种伦理规范中的应然概念。大同世界是中国传统小农社会发展的理想旨趣。中国的大同与西方的乌托邦思想有相似之处,即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在中国古老的大同思想中早有基础,这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同利益的提出提供了营养和借鉴。这说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没有过时,其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想境界,将会成为人类不断追求向往的动力。

(三)现实基础: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并未消除,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仍旧存在。例如,资源分配及共享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例如,不久前公布的《皇家学会开放科学》在2月27日期刊上发表一项最新科学研究,研究显示,塑料已经布满世界海沟最深处,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经不存在还未受过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了。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一国、一地区,甚至一个民族可以解决的,没有任何国家在遇到这些挑战时可以独善其身、独行其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这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题旨。

三、共同利益——对虚假共同体利益的超越

随着自然共同体的解体,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出现了裂隙,尤其到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政权与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往往大肆宣扬超出人类现实生活基础的虚假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宣扬所谓的“民主”“自由”;对外以意识形态方式输出普世价值观,企图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狭隘的利益观,冲击了西方的资本利益观,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正确性与前瞻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超越了市民社会狭隘的利益观

市民社会重实用主义,认为有用的东西即是善,否则便是恶。这就等于说,无论发生什么,例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只要有利于个人利益都是重要的。倘若坚持市民社会的实用主义,那么全人类的整体利益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市民社会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对抗现象,在生产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异化。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明显不同,无产阶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发展的角度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迈上新台阶。”[4]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会冲破原有的社会限制,形成全球开放式的社会化交往体系,实现世界的普遍交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资本利益观

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任何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有的社会性质。”[5]当前西方国家所倡导的“共同利益”其实质是资本拜物教下的资产阶级特殊利益。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利益维度出发,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得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共同体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共同利益被虚化,成为一种维护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掩饰工具。利益不再是劳动创造的物质条件,而成为一种特殊的颠倒的被抽象的社会关系。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原本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以此获得更高层次上的自由。但受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影响,利益逐渐被异化为自身的否定形式。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拒斥利己观念,倡导利他观念,其需要的不是利己主义的冰水,而是集体主义的篝火。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要打破国际上的这种利己观念,打破资本统治下的社会化交往的限制,致力于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样不仅各国发展是有可能的,而且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可能的。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题旨

目前西方学者所讨论的全球化问题其实质是西方资本势力扩张的问题,目的在于将世界上其他国家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诚然动机不纯。全球经济的巨大飞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化的人类社会,全球化只是社会化的一个现象,是人类向共同体迈进的一个阶段上呈现出的外部特征。由此看来,全球化的发展还很不全面,各个国家的利益冲突仍旧存在,这说明当前以西方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已难以维持全人类对共同利益的需求,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化的人类”才是未来全球化发展真正的解决思路。

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所构建的共同体是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种联合体下,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并无二致。然而当今世界还未实现真正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一个阶段。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框架内制定一个反映全体人类根本利益的一般规则,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积极践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同利益的实践导向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各国间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也日益增多。因此,如何扩大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类真正的共同利益,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国家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的途径不再局限于零和博弈的利益争夺,开始更加关注利益基础上的正和博弈与互利共赢,国家间合作得到了鼓励,国家间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因而具有更多基础性的作用。

(一)重视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同样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其搭建平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只有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之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使我们真正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经济利益是共同利益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始终将各国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作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着力点,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发展观,并不是以往那种依附资本主义国家的被动发展,而是以每个国家自由发展为前提的独立自主的发展观。发展问题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如果每个国家发展是一切国家自由发展的前提,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有可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不会束缚各个国家的发展,而是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各国发展要求的发展进程。

(二)创新中国形象,构建共同利益话语体系

首先丰富共同利益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共同利益”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利益,也是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关系。这种共同利益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利益、安全利益、环境利益,并不是超国家、超阶级的利益。其次,规范价值指引。当代西方国家所倡导的“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表达,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国家经常通过外交的手段以“全球利益”为幌子,向别国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种充满资本强权的“虚假”普世价值不具有任何的全球性、人类性与科学性。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正确的全球价值理念。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一贯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的政策、坚持和谐共存的理念,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这种全人类认同的共同理念有助于增强利益共识,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最后,创新中国形象,开发新的利益势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发挥自身固有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与各国的经济往来中寻求最佳利益契合点,谋求全世界的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讲道:“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4]

(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美丽世界

马克思所强调的共同体具有联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承继了马克思共同体的思想,又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使双方或多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来促进合作共赢。积极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经济的治理体系中,我们要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全球平台,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变革,使其更适用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

构建美丽世界,重在解决公平公正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6]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合作共赢。各国要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抓住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努力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

中国所倡导的利益在实践路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中国由之前的主要为自己发展的利益思想转变为同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等寻找利益汇合点,这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契合了马克思共同体的思想,又根据时代发展的特色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结合起来,是一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基础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3]劉海江.马克思实践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5.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0.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90.

猜你喜欢

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政治学视角下公共权力的目的分析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探析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