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角下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文化探析

2019-10-21蓝颖韦利秀

学理论·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文化生态

蓝颖 韦利秀

摘 要: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长期生活习俗的凝聚,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仫佬族民众的诉求。依饭节是最早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节日,其自身起源的神话与传说、供奉的人物与祭仪、旨趣与功能都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在文化生态视角下,通过解析依饭节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索依饭节文化的历史意蕴,就能发现其特色文化的构成基质,发现影响其文化生成的社会经济发展力量,发现依饭节文化的传承方向。此视角对于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有建设性帮助,对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也可提供某种思路。

关键词:依饭节;文化生态;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118-04

仫佬族是广西著名的山地民族,總人口约为21万。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坐落于桂西北九万大山南麓。仫佬之名,最早载于《新元史》,“族称见诸史籍始于明清时期”[1],只不过,明代称为“伶人”,清代称为“姆姥”,新中国成立后,才于1956年正式定名为仫佬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仫佬族人民凝聚出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依饭节。在文化生态视角下,依饭节以其自身的起源传说、祭仪传承、旨趣变迁表现着仫佬族文化的特色,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也自然昭示着其传承的方向。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文化起源和发展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2],文化生态视角借用生态学的方法从哲学的视域出发研究文化,它将文化纳入生态视域下,使人们对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生态状态获得新认识,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文化生态视角下,通过考察这个动态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依饭节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保持其文化多样性价值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一)仫佬族依饭节起源探析:传说与考证

仫佬族是一个山地民族,长期的自然地貌与人文环境使“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的说法在民间颇为流行。这个“山头尖”描述的就是山峰林立、重峦叠嶂的自然环境。这样的环境使人的生存不容乐观,但却无碍仫佬族人民的乐观心态。依饭节又称“敬依饭公节”“喜乐愿”“祖先愿”,其起源传说反映了仫佬族人民面对艰苦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与感念先祖的质朴本性。

关于依饭节的起源,在仫佬族民间有多种传说版本,虽因本民族无文字无法记录,在口耳相传中多有差异,但大体意思相同,且多跟人们的生活、劳作相关。相传仫佬族先民在罗城开基立业时,由于生产工具简单、耕作水平较低,加之周围鸟兽为患,生计颇为艰难。这时,名为罗义、罗英的英雄横空出世。罗义驯狮辖驭百兽,防扰护田;罗英驯牛用于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另有传说称,射狮授牛的另有其人,乃为白马姑娘,是她打死狮子,赶跑野兽,夺回给乡民做种子的谷穗,然后用红薯做黄牛,用芋头造水牛,教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再有传说称,仫佬族先祖依饭公获罪入狱,生死攸关之时得到梁、吴两位看守同情,助其深夜出逃。被官兵围堵之际,承一牵白马的姑娘相救。依饭公发迹后定脱难日为“依饭节”,供奉梁、吴两位看守以及白马姑娘,以铭记救命之恩。这些传说哪个先哪个后现在很难考证,但据史料推测,依饭节的起源或可上溯到五百年前。因罗城县四把镇大新村谢姓氏族的祠碑有载:“远祖颜政,于明朝自闽中播越北部……名曰谢村……创业立籍,顶戴梁、吴二帝……逢辰丑未之年,立冬二日末,大会朝武依饭”[3],新村吴姓族谱亦有相似记载。此记载与民间传说有部分重合,学界亦因此推断,今天仫佬族的形成与当地土著民族,与南迁的湖南、江苏等地汉族关系密切。虽然仅凭碑文或族谱不能断定依饭节源于明代,但至少可为探析仫佬族的族源构成提供一点借鉴。

(二)依饭节特色解码:诸神与祭仪

依饭节是个感恩节,感恩的对象就是它所供奉的诸神。作为仫佬族最具特色的节日,依饭节的民族特色既体现在它供奉的神之上,也体现在它的祭祀仪式之中。

关于仫佬族依饭节所敬诸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韦显波曾做过盘点,并把供奉的36位人物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祖先、恩人、神仙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祖先当然是指始祖依饭公爷和历代祖先,依饭在仫佬语本就是祭祖之意;恩人包括白马姑娘和梁、吴两位看守,也就是后来的梁善利侯王和吴广惠侯王;至于神仙,包括雷神、菩萨、灶君等;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包括钦差两广陈都督老爷、前军都督覃裕春老爷等,由于地方不同,有的地方还供奉鲁班,而在另一些地方,供奉的神灵还会更多些。尽管这样,我们也不难看出仫佬族人感恩的四个层次,那就是感恩先祖蒙荫、感谢恩人相护、感恩神仙庇佑、感恩历史人物造福。这个感恩的仪式,是依饭节活动的中心内容,也就是所谓的“依饭道场”,这是一个盛大的祭祀过程。依饭节整个祭仪程序包括启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七部分。大体来说,就是先启坛,恭请各路神仙下凡。由师公身穿法衣、头戴面具,逐一念唱各位神仙的名字,作舞以邀神仙入席。期间,还要摆出茶叶、柑橘等12种素菜构成的“清筵”,煮熟的猪头、鸡、鸭等12种熟食组成的“浊筵”供神仙享用,还有道场为各户提供的黄豆、绿豆等做成的“12味”。宰杀鸡鸭牲祭神灵送圣后,乡民们将分到的红薯、芋头及糯米谷穗拿回家中供于神龛之中。整个祭仪非常隆重,表现了乡民们的内心诉求,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诉求——也就是祭仪的主旨略有不同。

(三)依饭节祭仪旨趣变迁:从求神到展演

早期的依饭活动,主旨自然是感恩。感恩祖先、恩人、神仙与历史文化名人,感恩之余还有祈求护佑的意味,祈求祖先保佑,祈求神仙相护。这种对祖先、神灵的供奉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典型表现,与此相关,依饭活动的举办也起着联络家族、宗亲的作用。

主旨是祭神、祈求神灵护佑的时候,依饭活动庄严、神圣而盛大,以祭仪程序的繁杂、祭品的丰富显示乡民们的诚心。依饭活动举行的时间在农历立冬当日或是之后的某一天,因此最早举行依饭活动单位叫“冬”,这也成为仫佬族早期的宗族单位。能在一起举行祭祀活动的人必是亲近的人,要么血缘近,要么住得近。在祭品的准备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次祭祀的祭品由各家各户聚在一起准备,各自认领、自行分担;一种是以“冬”内族人分户轮流做东,一次祭祀活动所需的祭品由一户人家准备齐全。小型的活动仪式由三五个人牵头,组织与筹备的组长由公推或轮流担当,在宗族祠堂或组长家设祭坛;后来,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单位逐渐被以地域为纽带的行政单位取代,开始以村屯为单位轮流做东准备祭品;直至现在,甚至成为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区域的庆典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大型的活动仪式在罗城民族文化广场举行,参与的人员不仅有各村屯的仫佬族人,甚至外族人、外省人、外国人。依饭活动规模由小变大的过程,还是一个举办活动的乡民群体血缘被稀释、地缘被弱化的过程。祭仪的主旨也从求神灵护佑、歌舞娱神,发展到一种类似展演的大众娱乐活动,变成了歌舞娱人;依饭活动的举办也起着向外族人、外省人、外国人宣传自己文化特色的作用。

二、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历史文化意蕴

依饭节祭仪的主旨不同,依饭活动所承载的现实功能也不同,体现的历史文化韵味亦不同。纵观依饭文化发展,其传说、历史、供奉的神、祭礼的仪式无不是其特色民俗的彰显,是其民众诉求的体现。而这些民俗和民众诉求,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一)传说与考证:内含依饭节文化的主要构成基质

依饭节作为仫佬族最具特色的节日,其神话、传说无不体现着仫佬族的历史。虽然其起源的神话、传说没有特别显著的民族特征,却仍能剥离出两种主要文化基质:一种是广西土著民族文化,一种是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汉文化。剖析这两种文化基质的关系,亦能解释仫佬族的族源构成。

關于仫佬族的族源形成,学界有多种看法。认为外省迁入者有之,认为是当地土著民族发展而成者有之。认为从外省迁入者以仫佬族主要姓氏的族谱、宗祠碑记、墓碑及传说等为依据,认为仫佬族来自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的汉族,谢氏祠碑、吴氏族谱都提到了迁入问题。入乡之后,产生新俗,祠碑、族谱都用汉字表述就是证明。而依饭节起源传说中当年救助依饭公爷并被仫佬族供奉的梁、吴二位看守也都是汉人。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外来文化的强势统摄。认为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发展而成者,则把仫佬族的历史再向前追溯,认为仫佬族作为一个自成特色的土著民族在很早以前就生活于岭南地区,或“可能源于五万年前的‘柳江人”[4],在明代以前,被包括在壮侗族诸民族共同的先民百越、越、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伶等称谓之中,明代后与外来汉人融合并发展成为单一民族。这些土著民族文化对依饭节文化影响也很巨大。但是,无论是持哪种观点的学者,都没有完全否认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因为,汉族和土著民族对于仫佬族的形成、对于仫佬族文化的生成都不可或缺,不同学者的观点不过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已。正是汉族文化与当地土著民族文化共同作用,才打造出今天依饭节文化的民族特色。

(二)诸神与祭仪:多种子文化完美融合的具体体现

当地土著民族的原生文化与传播而来的汉文化都是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主要基质,两种文化在依饭活动中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从供奉的诸神到举行祭仪的各个细节,都是两种文化视域下各个子文化完美融合的具体体现,比如说汉文化、与汉文化相关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乃至各少数民族文化。

在某种意义上说,依饭仪式中汉文化的因素更多些,这在祭祀的语言、时间、供奉的人物上都有所体现。首先,是祭祀所用的语言与文字。主持祭祀仪式的师公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念唱经书,使用的就是“土拐话”(汉语和本地土语结合而成的一种方言),间或夹杂着西南官话、仫佬语和壮语。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甚至常用汉字记录、标注仫佬族语和壮语的发音。其次,依饭节举行的时间也用中原地区的生肖纪年法标注。如罗城谢姓祠堂碑刻中的“辰丑未之年”表示举办依饭道场的具体年份,“立冬二日末”确定举办的具体月、日。再次,供奉的人物中的神仙,多是道教、佛教人物。佛教中的菩萨自不必言,道教中的神仙则非常之多,既包括自然神中的雷神、水神、风神等,也包括上古神话中的盘古、伏羲诸神,还包括肉身成神的历史人物,比如鲁班等,祖先也可归为此类。神仙如此之多,与道教本身是多神教有关,也与道教对依饭节的影响深有关。依饭舞作为依饭仪式重要组成部分,受道教文化影响尤其大。在仪式过程中,师公无论所穿类似过膝道袍的法衣、所戴有八卦图案的帽子,还是舞蹈时所踩的类似道家功法的罡步,都“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精髓”[5]。依饭舞不仅受道教文化影响大,受当地土著民族文化影响也很大,因此,也有人称仫佬族的依饭舞为依饭傩舞,是指这种舞蹈的最初产生“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以及原始狩猎有关联”[6],后才成为一种驱邪镇妖、祈福保佑平安的神圣活动。在活动中所使用打击乐器,一般是壮、瑶、毛南族的蜂鼓、扁鼓,几个民族甚至“有共同崇拜的花婆、三界等先神”[7],由此可见各土著民族文化互相影响的力度。而祭仪中各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有些在细节上甚至无法完全区分。

(三)祭仪旨趣变迁究因:科学去昧的体现

依饭节的庆典和祭仪蕴含了仫佬乡民的信仰、历史印记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愿望与希冀。这种从娱神到娱人主旨的变迁,与祭仪活动神圣宗教意味的减弱、欢快民俗意味的增加强相呼应,体现了不同时期人类的思维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最初的祭仪活动中,宗教、图腾意味非常浓郁。这时候,祭仪的主旨是感恩与祈福保佑平安。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在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及生、死等生命事件惧怕而又无力解释的情况下就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形成的基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自认在自然面前渺小而无力,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仫佬族人民供奉的社王、牛王、婆王、雷王、风伯、雨师等神灵应运而生,社王保平安、婆王佑生育、牛王管牲畜,如是等等。这种祈望,是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人对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把握与要求在意识领域的体现。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人类的认知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深刻知晓了自然现象及生命事件的成因,不再把顺遂、丰收的祈望寄予神灵,祭仪也就弱化了神圣意味。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打开了真实的世界,去掉人们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如果说以前的祭仪是一种宗教活动,现在更接近一种民俗活动,从让神仙开心变成让人开心。祭祀活动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演出,是为展现民风、民俗而举办的大型群体性展示活动,既展示了传统民族文化,也让普通民众参与其中。这种祭仪旨趣的变迁与时代休戚相关,追根究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去昧使然。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验证。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方向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仫佬族依饭节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作为人们曾经生活方式的凝结,作为一种见证历史的文化,其旨趣终将会脱离农业文明,与向工业文明挺进的生产力相匹配。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潜在地指出了依饭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方向。在文化生态视角下,这必然是一条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承的道路。

(一)器物层面:做好传说、史料的文字保存及祭仪过程的影像保存

2006年5月,仫佬族依饭节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凡这种“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口头性、行为性、技艺性等特征,口传心授是其传承的主要方式。正因为如此,才要在器物层面做好有关依饭节传说、史料的文字挖掘以及依饭节唱本的留存、祭仪过程的影像保存,尽可能地留存其历史韵味,防止人亡艺绝。这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基础。

对依饭节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大体始于20世纪80年代。《仫佬族简史》《仫佬族通史》等文献的面世,拓展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仫佬族依饭节》等系列著作又“分別从不同的侧面对依饭节仪式进行研究,为依饭节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8]。2003年,罗城东门镇银氏四冬祠堂举办依饭节时录了像,开启了影像资料留存之路。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用图片、影像建立的档案和数据库也随之出现,在专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展示,如2015年注册的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展示资料吸引了较多人关注。据罗城非遗办主任莫文思介绍,罗城政府现在已将依饭文化节列入日常事务,每三年一大庆,每次大庆都要由广西电视台进行拍摄纪录,就是为了做好资料留存。而之前举行的几届依饭节,不仅有实况影像留存,还打算编辑制作专题纪录片,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依饭节经书、面具、法器、挂像等资料的挖掘、整理还有待加强。

(二)技艺层面:重视依饭节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其需要依附于个体的人而存在。这个个体的人,就是传承人。就依饭节而言,掌握祭祀仪式套路的师公地位尤其重要,因为他是依饭节文化精粹的传递者,也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仫佬族依饭节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和师徒相传两种,现实生活中以家族传承居多。罗城县非遗办主任莫文思指出,家庭传承通常局限在父子传承、叔侄传承和表亲传承上,虽因有血缘、族亲关系长辈们会倾囊相授,但传承面仍是过窄,无法满足传承依饭节文化的需要。罗城县文化馆相关资料记载,目前依饭节主要传承人仅有谢忠厚、谢帮能、银联相3人,其中谢忠厚于2018年5月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谢帮能、银联相于2015年确定为自治区级传承人。传承人数量如此之少,表明现实生活中很多从事依饭节祭仪活动的师公对依饭节的认识不够深刻,只能停留在动作形态表层,加之大多师公文化程度偏低,缺少学习能力,不利于依饭节文化的发扬光大。要打破这种现状,就需要使传承方式多样化,增加传承人数量,尊重和保护传承人。关于这一点,当地政府乃至学校都已开展相关活动。罗城县四把双寨村中寨屯设立“仫佬族依饭节传习基地”,教授祭祀仪式套路;罗城县第二小学把《我是快乐的仫佬》定为校歌,扩大仫佬族文化的民间基础;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免费开放宣传仫佬族文化等。只有把点和面结合起来,既加强依饭节在当地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深刻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又辅以物质奖励和资金支持,鼓励年轻人拜师学艺,扩大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知名度,扩大群众基础,在合理地范围内增加传承人数量。在此目标召领下,罗城目前积极筹资建设非遗文化,扶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传承人提供展示、宣传及其他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和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资助传承人教育培训活动和授徒传艺;在微信、微博上发布依饭节相关内容的同时,也会有针对性地在县政府门户网上发布传承人资料,提高其知名度。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传承人进行资助。这些措施在保护和培养依饭节传承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将继续实行下去。

(三)精神方面:提升依饭节祭仪的时代旨趣、拓展传播途径

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生物,依饭节文化若想在新时代下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想一成不变地保有农耕文明的特色已经不再可能,提升依饭节旨趣适应工业文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才是传承道路。这种旨趣的提升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灵魂,同时,拓展其传播途径、扩大其知名度也非常重要。2014年,罗城在新修订的县自治条例中把每年农历立冬日定为仫佬族依饭节,在扩大其知名度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依饭节祭仪脱离了生产力不发达、蒙昧时代求神保佑的旨趣后,也改变了联络宗族的功能,从而把类似宗教仪式的依饭节上升到民俗节日,使其成为代表、展现仫佬族的符号和标志。这是一种较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这种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因此,既要保留其历史文化韵味,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保留依饭节文化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注入现代元素,开发仫佬族特色山歌、服饰、建筑、饮食等文化资源,用文化产品扩大其知名度。此外,还需要在各种博览会、文化节、庙会、文化园上展演、展示,用实体传播的方式增加曝光度;立足区域文化策划产业,打造优秀景区,进行旅游传播。特别是不能忽视媒体传播的力量,要让其经常在影视节目作品中“露脸”,比如2018年暑期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就被网友扒出其中穿插着昆曲、缂丝工艺、打树花等非遗文化元素,着实吸引眼球。事实上,当地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在向此方向努力中,比如2017年12月在广西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开心擂台》第二站走进罗城依饭节,仫佬族博物馆就在大厅内展示潘琦作的依饭赋,并设置依饭节文化展厅,向观众展示了仫佬族人在辛勤耕耘、积极探索中创造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仫佬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各种存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承载,体现当时的社会存在、经济基础。依饭节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究底是由社会存在、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这也是其旨趣与功能变迁的根本决定力量。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终将发生变化。依饭节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要在现象层面对器物进行保护,在技艺层面保证祭仪不会失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传承。既留存其历史意蕴,又挖掘出其时代内涵,让其与时代的生产力、社会存在相匹配。这既是当代依饭节文化独特性的体现,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之所在。

參考文献:

[1]潘琦.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5.

[2]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5):1.

[3]仫佬族简史编写组.仫佬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5.

[4]李干芬,胡希琼.仫佬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1.

[5]黄小明,苏水莲,廖梦华.仫佬族依饭节舞蹈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广西罗城仫佬族民间舞蹈现状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2):66.

[6]韦海燕,李朝昕.仫佬族傩舞的文化解读[J].四川戏剧,2017(5):96.

[7]苏沙宁.仫佬族“依饭节”及其祭祀音乐概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3):86.

[8]黄羽.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民族音乐,2015(2):41.

Abstract: The yifan festival is the mulao minority people's long-term life custom condenses, carries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mulao minority people's appeal. Yifan festival is the first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ethnic minority festivals, its origin of myths and legends, worship figures and ritual, purport and function are changing with The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by analyz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yifan festival culture and explor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we can find the composing matrix of its characteristic cultur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ce that influences its cultural form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direction of yifan festival culture. This perspective is constructiv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yifan festival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also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Yifan Festival, cultural ecology, cultural implication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言外之意话“红”色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