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思想中的文化自信

2019-10-21刘英

学理论·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观新文化运动胡适

刘英

摘 要: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巨匠胡适,他本人所进行的文化创制对中国的文化转型和中国社会文化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最近的一次文化转型是从胡适身处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爆发出来的,而胡适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发挥了巨大影响。梳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张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彰显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过程,凸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在新时代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文化运动;胡适;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9-0109-02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改革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并没有失去自我,也没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文化杂糅。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文化观,提出了坚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

一、文化自信的源起与发展

(一)在文化变革中开创中国道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由于器物等各方面的原因惨败于英国。为求自强,便有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武器装备有所提高,但北洋水师还是全军覆没。随后在对西方的深入了解中,制度的问题被挖掘出来,清朝不仅在器物方面自强,对于西方的制度也要进行学习,一些有志之士就发动了戊戌变法,然而守旧势力过于强大,这一运动也以失败告终。经历了学习器物和制度的阶段,国人不禁思考弊病的根源在哪?人们开始认识到思想文化观念过于守旧僵化,禁锢在封建思想的牢笼中,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所要开展的变革活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通过这一深刻认知,中华儿女希望转变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来实现早日复兴,恢复之前的盛世。民主与科学两个旗帜在中国的土地上飘扬,新文化运动的强劲力量席卷了中华大地上的一切。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自中国历史以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伟大而彻底的文化大革命。”[1]可以看出这是彻底的,是脱胎换骨似的变革。文化道路的新方向,新的开始都是以这样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为起点的。

(二)在新的时代下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针对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指出:“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趋势,明确中国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观念和鲜明特色。”[2]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民族自信。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真切证明了我们文化的魅力。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文化信心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特色,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张中蕴含的文化自信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本身又有留美经历,在当时对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于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有极大的贡献,他是旧道德的典范,是新思想的老师,也是中国文化转型的见证。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和改造,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向现代文化价值观念转变。

(一)文学革命——中國的文艺复兴

胡适认为,中国文艺复兴是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没有西方文明的刺激和传入,就没有中国文艺复兴。1917年1月1日,胡适以发表于《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启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立即引发了国内学者之间的热烈讨论,提倡使用通俗的白话文,取代烦琐的文言文。胡适认为,文学革命旨在创造一种民族语言。因为国语文学是前提,只有国语文学才能创造出民族语言文学的效果。自古以来,虽然中国不乏有价值的国语文学,但没有人能够提倡“国家文学语言”。胡适“建设文学革命”的目的是让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先例来映射中国现实。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即在文化转型时期,胡适提出了“白话文”和“活文学”的概念。要想真正理解胡适提出的观点,就要把握“活”的概念。胡适使文学形式“活”了起来,文学内容从“虚假”转变为“真实”。归根到底胡适的新文学是与人结合了起来,考虑到人,提倡重视人,反映人生和社会现实的。与之相应的建立理论规范,并在不逾矩的情况下,胡适鼓励积极创作,这也是中国文学界在这一时期创作颇丰的原因。从小说到新诗再到戏剧,尤其在胡适赢得白话新诗革命成功的历史节点,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任,无论白话诗的变革经历怎样复杂的进程,他都自觉承担起文化转型这份担当,这种胆识和创新,不仅利于规范的建立,也树立典范,给人力量和勇气。

正如美国学者格里德所说:“除了启蒙运动,欧洲文艺复兴也为有意识地运用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灵感。”[3]胡适对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具有重要影响。胡适用英语解释了“复兴”这个词,并指出这意味着“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3]。可以看出,虽然胡适一直使用“文艺复兴”的翻译名称,但他更加注重“再生”的意义,并通过创造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现代价值的核心。而应在批判继承它的基础上使其重获新生。胡适在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不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取其精髓并致力于发扬光大。因此,胡适努力从中国丰富的历史遗产中选择与现代概念完全一致的成分。“这一信念激发了他在中国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经验之间找到了许多相似之处。”[3]

(二)整理国故——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胡适认为,要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文化,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在中国固有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上,清晰地了解数千年的文化发展,才能够发现问题,继往开来。自1919年下半年以来,胡适发表了“古史辨”“新思潮的意义”等文章。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必要彻底推翻中国固有的所有文学艺术作品。这不仅体现在建立新的中国文学观的必要性,也体现在通过整理来重新评估传统价值观。

胡适和其他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以儒家思想为突破口反对传统文化,他们认为当时中国没有别的路可走,要充分西化和接受新的文明,以克服传统文化的惯性。然而胡适并不是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抛弃中国的所有根基,他所认为的是旧文化的惰性太可怕,“愿意向前看的人应该接受这个科学过程的世界文化和他背后的精神文明,使世界文化能够完全融入我们的旧文化……未来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晶品当然是一种以中国为基础的文化,这是不容置疑的。”[3]这归根到底是为了我们自己本位文化的发展,只是借助西方的“新鲜血液”为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生机,激活和推动我们文化的发展从而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胡适坚定的还是本国的文化,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胡适的日记中有一则内容是这样的,傅孟真说孙中山有许多思想比我们陈旧多了,但他在安身立命处却体现出是一个新人物。我们的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立足点还是传统的中国“仁”。这是很深刻的自我解剖。正是因为这种生活回归儒学,文化的神圣性仍然存在,但它已被取代;“道”仍在,只是换了内涵。我们不再尊重传统的“自然”、忠诚,而是适应社会潮流的救赎和启蒙,追求个人解放,科学和民主化。

总之,整理国故的基本使命是“打倒一切成见,为中国学术谋解放”即“重新评估所有价值”,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思想学术,同时也为建立新的文明。通过胡适的这一做法,我们仔细梳理评估旧有的文化,持着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反对虚无也反对盲目自大。

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间——世界主义的文化选择

自从中国文化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政治条件的迅速变化,中国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从更现代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外生的现代化——西方列强力量下的被动现代化。在被动和外生现代化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冲突是历史社会的必然反映。虽然传统文化遭受了许多批评和冲击,但它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较大的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五四运动。

在五四运动期间,西学、西器、西制都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必须通过文化现代化来解决。为了满足和保证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以“完全西化理论”而闻名的胡适,曾用“充分世界化”来解说“全盘西化”。他指出采取这种激进态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固有的文化惯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惯性更是如此。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尝试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通过整个接受,那么旧文化的“文化惰性”才会使他成为一个调和的中国本位的新文化。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之争出现了两次。胡适无疑是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胡适指出:“我们的问题是拯救国家,拯救生病的国家,拯救这种半死的文化……”与此同时,胡适强调,如果我们想要国家富强、繁荣昌盛,就必须承认错误并从想象中学习: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五四运动以后,国家的兴衰和国家的生存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最紧迫问题,但救亡并没有“压倒启蒙”。启蒙使民主和科学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中。中国自身立场的文化建设不仅恢复了我们国家和人民在文化领域的自信心,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依托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在力量,紧紧凝聚这种力量能够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堅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文化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一)拓展传统文化价值观,维护民族精神独立

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到了对中华民族智慧的延续。存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中断,尽管中间有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我们并没有被打倒,仍能摆脱过去,维护了国家独立并拥有固有的发展动力和繁衍模式。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中华文化为当今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处于一个多元的变化格局中,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坚信并认真对待,同时我们也要放眼四方,勇于吸收借鉴外来的文化,将眼光放长远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本心。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提升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发展的能力。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抱着一种信念拧成一股绳,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国家成就一番事业。依靠文化自信,我们的传统优秀道德品质在当今时代也依旧被认可,每个人内心坚守并去践行。而公认的这些优秀品质,于个人、于社会、于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力量。

(三)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扩大国际影响力

当前,中国人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整个民族的价值诉求。一个民族的影响力可以看其文化的传播力量,看其文化的影响力。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学习汉语,这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受欢迎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个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坚守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并积极将其推向世界。

总之,世界包含多元文化,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彼此会有碰撞、摩擦,需要我们坚定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化浪潮中守住阵地,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3][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345.

[4]胡适.胡适全集:第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305.

猜你喜欢

文化观新文化运动胡适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黄侃妙试胡适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胡适的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