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21农秋颖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农秋颖

【摘 要】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制订衔接培养目标、制订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等对策,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其他专业的课程衔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 中高职 课程体系 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B-0013-03

随着近几年由中职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中高职衔接在积累不少经验的同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中高职衔接体系是否完善是重要内部因素,而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则是核心内容。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的不同,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探索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效衔接的途径。

一、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度低,课程缺乏衔接

通过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关行业的调研,可以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没有体现出具体的差异,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什么是中等技能型人才、什么是高等技能型人才、中等技能型人才与高等技能型人才是否存在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规范和标准并没有体现阶段性和层次性。

通过表 1 可知,现有中高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一致性、毕业生就业岗位也存在相似性,然而实际上两者有层次上的递进。如何培养中高职人才,这要求教师对中高职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非常熟悉。目前状况是中职与高职课程缺乏合理的衔接,且有很多中职院校为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惜采用高职高专教材以提高培养目标,造成两者的培养目标交叉混乱。

(二)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重复

对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安排,可以发现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部分课程设置重复出现,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S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同时,由于许多中高职院校分属不同的部门,院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容易出现重复。以上因素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影响学生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递进培养,打击了学生升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等,严重阻碍中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实践环节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其中涵盖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于管理制度不衔接,中职与高职各自为政,教学实践环节出现以下情况:①有的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培养目标,就会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教学;有的以升学为培养目标,就会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能培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会表现为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②中职和高职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上存在差异,随意修改课程进程。

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纵向上没有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模块,没有建立基于行业、职业分类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学生学不到预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制订一个纵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开发适合本专业课程衔接的课程体系,是适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策略

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少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在衔接工作上落实不到位。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发课程也对中高职有效衔接产生影响。为此,笔者大胆设想,抛砖引玉,拟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制订衔接培养目标

如图 1 所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与高职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育需紧扣其“职业性”的特点,根据行业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所以中职和高职要想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效衔接,应依据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及对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是中职人才培养的续接。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计算机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一线从事计算机应用人员、计算机技术支持员、初级网络管理员等岗位工作;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为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技术支持助理工程师、程序员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时面对的不同就业岗位,提取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这些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结构表”(如表 2)。

(二)统筹管理,制订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由于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培养的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中高职衔接比较顺畅,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较强;反之,则适应性较低。原因在于教育发达的地区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

在统一制订课程标准方面,由政府出面、教育主管部门统筹与协调,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职教专家、計算机网络行业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网络骨干教师组成课程标准开发小组,根据中高职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制订出省级层面的中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确保中高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具有衔接性和递进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内容重复的学习,节约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三)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