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群众文化中的器乐辅导工作

2019-10-12汉德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
关键词:器乐群众文化辅导

汉德

摘要:文化馆是群众文化阵地,是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的机构,承担着免费开放,提供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使得基层文化百花齐放。辅导群众文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重心,笔者就群众文化中的一类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展辅导展开论述,以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做好群众文化中的器乐辅导工作。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艺术;器乐;辅导

文化馆(站)是基层群众最主要的文化阵地,是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的机构,承担着免费开放,提供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服务,进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文化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似乎随处可见热情洋溢的社区广场舞,淳厚质朴的地方戏,慷慨激昂的广场大合唱,高雅音乐进校园等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其中以民间乐器爱好者们聚在一起的合奏形式最为典型。我们常常能看见在公园的长椅前,社区的广场上看到少则5、6个人,多则具备小型乐队的编制,他们多是企业退休的职工,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排练、演出,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自得其乐。开展对基层文化辅导是文化馆的工作重心,通过辅导,文艺爱好者得到了艺术审美上的提高和精神的愉悦,便达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的。现就如何做好群众文化中乐器辅导工作,笔者展开以下论述。

一、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演奏能力

民间自发组织乐队的主要成分是企业退休职工,他们多是秉持年轻时热爱音乐,退休时“玩玩”音乐的态度进行排练演出。所以“业余性”是群众文化中突出的特点。在辅导过程中会发现,他们的实际演奏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可以演奏完整的独奏曲,有些还不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这样在一起合作下往往是事倍功半,体会不到乐器合奏带来的音乐美感,不能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从技术层面解决。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是完成音乐作品的前提。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节奏感。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的音乐只是单纯乐音的存在,缺少了音乐进行的动力感,不能称之为音乐。在培养节奏感过程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起初,我们可以从四分音符学起,让学生准确掌握一拍子的时值,要做到在每分钟60(或者更低)的速度下一边打拍子一边唱出唱名。接下来可以涉及一些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和一些休止符的组合练习,初学情况下建议打“小拍子”,那么什么是“小拍子”呢?我们以一组四个十六分音符为例,我们可以将八分音符为一拍,将四个十六分音符拆成两组,那么这样的一组音符我们需要打两拍子,以此类推。这样做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将节奏打得更加精细、准确、明朗。有助于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节奏。初学者还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遇到十六分音符会慌张,会将十六分音符“加速”演奏,这也是节奏不稳的一种表现,遇见快节奏要养成内心主动放慢一些速度演奏的习惯,在练习中也要放慢速度练习,突出强调音符的颗粒感,待熟练自如后再恢复原速演奏,这时演奏出来的实际节奏是正好的。建议如果有条件要跟随节拍器去唱谱子,因为人的节奏永远会有误差,在你节奏感不是很稳健的情况下,跟节拍器会有助于培养节奏的平稳感、准确感。其次,应加强演奏者的基本功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较好地完成乐曲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基础,它就像家具的半成品和机器的零部件一样,只有按照需要经过有机的组合才能成为完整的成品。笔者认为,要跳出基本功练习只是单纯的技巧训练,因为过量的技巧练习会损伤学习者对乐器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过量的基本功会导致缺乏对乐曲的理解,而演奏出来的乐曲则充满了练习曲的痕迹。我们应把基本功训练与乐曲训练相结合,不宜将基本功练习单分出来专门训练,在乐曲中磨炼基本功,在以扎实的基本功为支撑的前提下,充分掌握乐曲的风格和提高乐曲表现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培养“感受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语言的尽头,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都在倾诉着作曲家们的思想感情。我们如何才能读懂作曲家想要表达的乐思,进而更准确把握风格地演奏呢?这需要我们培养一双“感受音乐的耳朵”,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这种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多听音乐是我们培养“感受音乐的耳朵”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大量的,经常的鉴赏优秀音乐作品,有助于我们审美能力和鉴赏力的提高。第二,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对音乐家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不同的作曲家在不同的年代,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表达着不同的乐思。作曲家生平及创作背景仿佛是能打开引领我们进入音乐殿堂的钥匙,我们只有了解作曲家才能更好地走进作曲家们的内心世界,能主观地感受作曲家的感受,这感受或喜或悲,或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或对命运无力的挣扎……激起了听众真实又强烈的共鸣。第三,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音乐往往和其他文化知识领域触类旁通,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对音乐的鉴赏。如果不了解唐代盛世景象,怎能感受《霓裳羽衣舞》的恢宏雅致。如果不了解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怎能感受《十面埋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高的人,他的音乐鉴赏力也有相当水平。第四,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生活阅历的积累。人的各种情感是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而积累起来的,内心情感丰富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只有真正的体会和积累生活带来的林林总总,才能真正透彻的理解音乐作品。我们常说“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不知在读的朋友是否在某一瞬间有这样一种感受,那是一首歌在某一时刻,准确无比地击中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觉得歌词与我们的境遇如此贴切。我想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去听懂音乐的最佳方式。

三、加强文化专业人员业务素养,培养“一专多能”型文化工作者

群众文化工作涉及面广泛,综合性较强。会面对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群众,还会涉及不同的艺术门类。单以主流乐器为例就有大概几十种,演奏方式也都不相同,辅导起来确实会给文化专业人员带来挑战,为了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文化专业人员应提高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掌握较高水平的业务能力才能在乐器辅导过程中为参与者答疑解惑。在辅导过程中要了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技法,音域,音色等,还要有音乐理论知识的扎实功底,在乐曲编配和配器上要给予见解。作为群众文化的组织者,除了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提高良好的语言讲解、沟通、交流的能力,面对不同层次的群众,理解接受能力也不同,在辅导过程中要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解,示范,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音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文化专业人员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在辅导过程中要培养和群众“心灵上的沟通”,和群众做好朋友,激发群众对音乐的热爱,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文化创新的热情,使群众成为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主角。

曾记得有人发问“怎么样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进步,才能使社会上不良现象能够杜绝”一位女大学生回答:“只要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全社会也就随之发生着质的改变,不是社会改变了我们,是我们改变了社会”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也曾对自己无数次发问,你在工作岗位上能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能为文化事业带来什么价值?此刻,完成这篇文章我想就是最好的答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九大以來,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丰富、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文化自信得到彰显。身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肩负使命,深感责任重大,备受鼓舞。文化力量鼓舞人心,文化繁荣彰显自信。让我们迎着新时代起航,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尽心竭力。

参考文献:

[1]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器乐群众文化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