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国际合作班”与“推广班”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9-10-11刘亚静

职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

刘亚静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的转变,为了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许多职业学校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发展国际合作。但开展国际合作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两国制度不同、国情不同,国际合作办学还存在着资金、企业参与、实训条件等制约问题。本文将笔者所在学院“国际合作班”与“推广班”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没有条件实施国际合作院校的职教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推广班  国际合作

一、背景介绍

笔者所在学院前身是一个老牌的半工半读技校,2002年晋升为技师学院,有着雄厚的实训硬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团队。教学计划一直保留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一半的时间比例,并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笔者所在学院与德国南图林根州手工业协会签订了国际化联合办学协议,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德"双元制"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国际合作班”由德国提供职业培训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负责培训师资和德国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中德合作培养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通过国际合作,以中德合作项目带动学院培养质量上升一个层次。实施一年后,笔者所在学院总结中德合作培养相关经验,决定在笔者所在学院的骨干专业,在课程体系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双元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推广。“推广班”在课程方面,保留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主要在实训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广,希望能够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比较研究

学习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对提高质量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没有进行国际合作的专业和班级,在国际合作的经验上进行"双元制"教学理念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质量的效果。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国际合作班”与“推广班”进行比较。

1.教学标准和内容选择比较

(1)国际合作班。传统的职业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课程是按学科体系编排设计,知识内容相对完整,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事职业行为是不完整的。国际合作班全面引进德国职业培训标准和教学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双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并重建课程内容。双方共同开发学习领域,教师开发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六步法进行学习。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以完成一个典型的实际工作中的任务作为教学教程,它把整个工作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过程对应几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各学科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综合职业能力逐步达到岗位实际需求。

(2)推广班。首先在培训标准上进行了改进,原来的教学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推广班的主要目标是达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此标准下,对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课程内容方面,此次在中德模式推广班,笔者学校保留了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重点对实训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重建,将模块式教学,任务引领,作为主要培训方式,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其他课程仍保留原有的知识体系,但充分考虑了实训项目的需求,在授课课时、内容的选取和讲授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结合任务完成过程中应用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师共同备课,充分考虑实训任务的需求与衔接,对原有内容进行顺序调整、删减和整合。

2.教学方法比较

(1)国际合作班。项目實施在学校实训中心和企业生产岗位进行。在这种真实的或虚拟的工作环境中,学生按照“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工作任务、检查完成情况,检验工作效果”六个基本步骤来完成任务,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充分利用每个步骤,将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这种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不再像原有的体系区分不同的学科,系统的学习整套的知识,而是按照实际任务需要的知识作为学习对象,以知识的运用为目的。学生参与工作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丰富了专业知识,在合作工作时锻炼了社会能力。

(2)推广班。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还是采取分别进行的方式,实训课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实训课改变了原有的单纯的技能训练模式,教师设计一系列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同样也是用六步法来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所需知识点能够很好地运用,同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理论课程保留原有的知识体系课程,重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师单纯的讲授时间,启发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探究,课堂变知识传授型为教学互动型, 倡导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

笔者所在学院邀请德国职教专家对教师进行了三期的教学法师资培训,而后德国专业课教师来笔者所在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示范课教学,德国专家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亲自示范;教师们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并通过下企业实践、教材研究和集体备课等方式,将专业学习领域设计成一个个的典型任务,以典型任务重新设计课程体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转变了教学理念,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教师引导及时到位,双方角色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经过培训,掌握了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的精髓,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法的认识与实践,在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国际合作班”和学校所有班级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了推广,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4.教学评价方式比较

(1)国际合作班。采用德国职业标准和考试标准,结业时按照德国职业标准和考试标准开展质量评价,依托德国HWK考试中心进行考试,最终取得中德两国的职业资格双证书。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课程的评价形式也更加多样,采取过程性评价、实践操作、笔试相结合方式。由于教学过程即是学生完成任务过程,突出的改变是采用过程性评价。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个阶段,对学生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除了教师评估,增加学生自评、成员互评等,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给学生一个阶段评价,任务结束综合各个阶段的评价结果给出一个任务的综合成绩。一个学期所有任务的成绩加上学期末的考核,综合给出每个学生的学期成绩。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及时对接企业要求,引入社会化评价,依据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相关实习岗位能力和工作完成过程考核。

通过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丰富了考核内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客观,更能够突出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综合评价的职业教育理念。

(2)推广班。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实习课同样采用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方法,考核不再是单纯的以结果为评价标准,更多的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集中考试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加上学期末的考核,综合给出每个学生的学期成绩,所有学期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培训效果比较

(1)国际合作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中德国际合作班采取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在生产实践的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能力的培养融入工作流程,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样学生毕业能很快适应企业,学习知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推广班。与国际合作班相比,推广班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也有了突出的改变,但由于课程体系的制约,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培养的学生在适应企业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

德国制造的成功,除了先进的技术还得益于德国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德国教师的培训和言传身教,笔者学院的教师不但学习德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加体会到了德国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德国教师从卫生要求、工具摆放到遵守操作规程等细微之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笔者学院的教师,而后又把这份认真态度传递给学生,无论是国际合作班还是模式推广班的学生都形成了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他们积极练习内功,通过规范的操作,努力学习,追求完美,并作為一种专业的精神继承和发展。

三、小结

中德“国际合作班”在学生的技能、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但目前我国实施"双元制"教育,课程体系和企业培训部分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推广班”借鉴"双元制"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较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很大改观,在目前校企合作没有更深入的过渡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不失为现阶段能够推广的较为有效的一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基于bbw平台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国际产能合作路径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形势与未来推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