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三里穴位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瘀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9-10-10雷贻禄卢健棋李成林韩景波罗锦伟韦飞陆露黄小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丹红二聚体血瘀

雷贻禄 卢健棋 李成林 韩景波 罗锦伟 韦飞 陆露 黄小珊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致病因素,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病。老年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类型,以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大、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多为特征。研究显示我国老年(年龄≥65岁)高血压患病率56.5%〔1〕,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期待,因而寻找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方法一直是高血压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医学认为,体质决定人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和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2〕。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由人体内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形成的特质,具有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研究不同个体的体质,能够明确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及疾病的产生机制和转归。结合体质能够指导辩证,确立针对性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根据多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前期患者大体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及气虚质为主。其中受年龄、性别因素、地域、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体质分布比例稍有差异〔3〕,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以阴虚及血瘀质为主。研究显示血脉瘀滞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而老年高血压往往表现有血瘀证候〔4〕。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血瘀体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后,监测其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一氧化氮(NO),全血血液流变学及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血瘀质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65~75岁,平均(68.75 ± 2.5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65~75岁,平均(66.53±1.84)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中原发性高血压〔5〕的诊断标准:安静休息坐位时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年龄≥65岁。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眩晕-瘀血阻窍”及“头痛-瘀血头痛”篇章的诊断标准〔6〕。

1.3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5~75岁;血压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符合中医辨证属于瘀血阻窍者,主症为眩晕、头痛、失眠;次症为面唇紫暗,舌质瘀斑、瘀点、脉涩或细涩。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其他无法依照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者。

1.4方法

1.4.1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安全性指标 三大常规、心肌酶谱、凝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疗效指标:血清NO,全血血液流变学及血浆D-二聚体。

1.4.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1 ml注射器抽取1 ml丹红注射液交替在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1次/d,连续治疗14 d。穴位注射具体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10 cm(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定位为足三里穴,穴位区域常规消毒,用2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丹红注射液(每支10 ml,正大青春宝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33020177)1 ml,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足三里穴,轻提插不捻转,使患者产生酸、胀、麻的感觉,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1 ml,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防止出血。以上两组均在治疗结束时对比治疗效果。

1.4.3观察指标 ①血压的测定:选取上午8∶30~9∶00时间段,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安静休息5 min以上,测定所有治疗前后SBP和DBP;②基本生化指标测定:安全性指标及疗效指标血清NO,全血血液流变学及血浆D-二聚体。③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对症状进行评分,主症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各项症状评分相加即证候积分。基本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改善>90%,积分改善的评估可以采用(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来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证候积分的改善达到70%~90%;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的改善达到30%~69%;无效:未达到以上判定标准,甚至有所加重。本研究患者中医证候4项:眩晕、头痛、面色或口唇紫暗、舌暗进行评定,每项按照严重程度分为0、1、2、3分,评分越高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2两组血清NO检测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NO〔(50.23±8.34)μmol/L〕与对照组〔(50.81±9.22)μ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O水平明显升高〔(70.32±6.30)μmol/L、(60.61±5.98)μmol/L,P=0.000〕,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2.4两组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D-二聚体〔(43.23±40.34)μg/ml〕与对照组〔(42.81±40.22)μ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二聚体〔(24.32±36.30)μg/ml〕在治疗后明显低于高于对照组〔(36.61±37.98)μg/ml,P<0.05〕。

2.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3 讨 论

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地都很高,我国更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发国家,其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其并发症与患者血瘀体质可能相关〔3〕。中医体质学说通过研究不同个体体质的影响因素、构成特点、演变规律等,可以应用于指导疾病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高血压的主要症候表现为眩晕、头痛,具有“风、虚、瘀”的中医病机特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大多久病多虚、多瘀,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高血压级别越高,血瘀质偏颇程度越大〔7〕。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常存在血流运行速度慢,血液黏稠,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合并多种器质性疾病有关〔8〕;加之年老患者久病耗气,气虚无力行血,而导致血瘀质。血瘀质中医表现症候血瘀证可作为主证或兼证存在于高血压的整个病变过程中并影响其进展,这已成为高血压重要的病理机制〔9〕,通常表现为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栓形成、组织变性水肿等的一系列病理改变。目前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NO呈负相关,NO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之一,具有血管扩张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高血压外周阻力增高,可能与血清NO减少有关〔10~12〕;血黏度的增高可导致循环速度减慢,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各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减少,进而引起组织缺氧,靶器官功能障碍。高黏血症也专科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0~12〕;而D-二聚体能够证实血栓形成与纤溶的发生,是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的间接指标。其持续升高,则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增高〔10~12〕。临床上常见血液在流动性、凝固性、有形成分等方面的改变,根据症状、体征,参考微循环、血流变检测异常。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血栓前状态(PTS)主要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的提取物丹参酮、水溶性丹参酚酸类物质和红花黄醇酮。临床表明,丹参酚酸和丹参酮不仅能扩张血管、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表面电荷、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还能彻底清除氧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血管内皮、拮抗 Ca2+内流、稳定细胞膜、改善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作用。而红花黄色素、红花酮苷则能够对血小板黏附、聚集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凝溶栓效果〔13〕。而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不仅具有补中气、健脾补胃作用,同时也具有调和气血之功效。有临床研究证实,足三里作为主穴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14〕;实验也证明通过针灸家兔“足三里”单穴,能使升高血压的家兔血压降低。故使用丹红注射液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能达到活血化瘀、调节气血及更好控制血压的治疗目的,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的观点。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丹红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既往研究也证实,丹红注射治疗血瘀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疾病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势〔15〕。本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治疗血瘀质老年高血压相关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减少循环阻力及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方面有肯定效果。

综上,穴位注射丹红注射液能一定程度改善老年高血压的血瘀状态的中医证候及加强降压效果,同时亦能体现对血瘀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多元化治疗,运用中医体质的理论指导并实践于临床,从而发挥中医药特色以达到“未病先防优”的优势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丹红二聚体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话说血瘀证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