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和项目扶持中作用分析

2019-10-08花琪

医学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花琪

摘要:在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科技人才的作用不断凸显。本文通过总结院内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项目扶持及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举措,来展示出院内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与项目扶持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院内青年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扶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4.01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4-0030-02

Abstract: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the ro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ole of the Youth Fund in the hospital in talent training and project support by summarizing the initiatives of the Youth Fund in the hospital in talent training, project support and training of you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In-hospital youth fund;Talent training;Project support

院内青年科学基金是构成院内科技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为符合要求的青年人才设立的专门基金项目,对于基础科技研究及青年人才的培养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院拟将院内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对象年龄设置在35 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但就目前院内对基金的支持规模与支持力度无法满足对青年人才的广泛支持和培养,且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项目论述较少,仅少量研究分析了青年人才的成长情况,因此,还应重视院内青年基金在青年人才中的培养作用。相关研究曾报道,院内青年基金在资助对象与资助规模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青年人才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1]。本文拟通过分析院内青年基金的项目资助情况、院内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和项目扶持方面的作用、院内青年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发现院内青年科学基金对于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是获评青年科技人才的条件与因素。对院内青年科学基金的管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剖析,提供给政策制定者相关的依据,有助于推进今后我院青年科学基金的工作开展。

1我国院内青年基金的项目资助情况

1.1批准项数和资助情况  近年来,我国院内青年基金项目的批准项数和资助经费额均有明显的大幅提升,从我国院内青年科技项目的资助情况上来看,通常采取“鼓励和限制”共存的激励制度进行资助[2]。为了扩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我国院内青年基金的批准数呈现出平稳增加的态势,以期让更多的具有科研能力、创新动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能够享受院内青年基金的支持。由于院内青年基金的项目数量有限,且院内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的人员名额受到限制,使院内青年基金评选必须建立在十分严格的评审制度上,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其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成为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和前沿领军人物。

1.2资助率和资助力度情况有所提升  陈志峰等[3]研究显示,我国院内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率和资助力度均有所提高,资助率为项目批准数与项目受理申请数的比值,院内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率能够直接的反映出资助项目获得的难易程度。我国院内青年基金资助率一直呈现出U型变动的趋势,且批准项数和项目资助经费均有大幅的提高。资助率和资助力度均有明显的提升,在青年科技人才的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院内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项目扶持方面的作用

2.1项目扶持方面  范超等研究中显示[4],院内青年基金的资助数量占全部资助的项目数量的比例会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院内基金的资助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可逐渐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因此,创立青年基金有助于项目扶持。

2.2人才培养方面  冯珊等[5]等研究显示,院内青年基金申请者的学位为博士毕业生和在职博士学位教师,在职博士学位教师的申请量、资助率均高于博士毕业生,说明在职博士学位教师申请者更容易获得院内青年基金的资助;且青年基金申请者的职称分布情况为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资助率明显高于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说明正高级职称申请者是院内青年基金申请的主要力量;但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申请者的获资助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说明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基础,而正高级职称申请者的研究工作基础更加扎实,且科研能力更强。因此,院内青年基金对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升了院内青年研究人员的实力。

3院內青年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影响

设置院内青年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对人才采取激励制度,以扩大基础研究科技人才的队伍,为科技创新积累丰富的人才资源,树立牢固的青年科技人才资源是发展科技的首要措施。院内青年基金设立通过大力的引进青年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优越的学术研究环境,激励青年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使青年科技人才与科研项目申请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3.1提升青年科技人才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侯秋菊等的研究中曾报道[6],在院内青年基金的推动与支持下,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的领域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SCI论文收录数量明显增加。可见,院内青年基金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与平台,有助于改善院内科研人员的队伍结构,提升院内青年人才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3.2促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  郭嘉等研究结果显示[7],经过发展和沉淀,在院内基础研究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了稳定、持续发展的态势,在获得院内科学基金项目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将大幅提升,充分的显示出青年科技人才的优势,同时认为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基础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年科技人才已逐渐成为院内科研基础研究的主力人员。院内青年基金有助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青年科技人才在院内青年基金项目研究中获得了突出的成績,全面的提升了青年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成为领域学术领军人物的能力,为科研的持续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4院内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举措

4.1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随着院内青年基金资助政策的不断变化,应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在职称评定上对获得院内青年基金者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申请基金项目的积极性,提升青年基金的项目申请量,使院内青年基金资助的规模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院内青年基金有助于建立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给青年科技人才良好的基础研究条件和环境,为青年人才提供独立的科研工作机会,有助于青年人才的培养。

4.2加强引导,合理的配置科研团队  王海兰等的研究显示[8],对院内青年基金的申请人、负责人年龄进行分析,发现青年基金的负责人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31~32岁的青年科技人才逐步取代了34~35岁的人员,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占绝对的优势,院内基础研究的中心成员已逐渐趋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女性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比例逐渐升高。根据青年人才的不同基础研究背景和不同阶段的科研团队进行合理配置,以避免出现因引领不当导致的人才流失及科研方向分散,使个人基础研究的方向和团队科研的方向一致。

4.3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院内青年基金资助可以提升青年基础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院内青年基金的项目资助可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踏实工作,潜心科研,提高青年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把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完成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青年人才应潜心完成科研工作,勿急功近利,认真完成现有的科研工作,提升自身再次申请项目的优势。

院内青年科学基金对于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是获评青年科技人才的条件与因素。对院内青年科学基金的管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剖析,提供给政策制定者相关的依据,有助于推进今后我院青年科学基金的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睿.中国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资助与产出分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3):75-80.

[2]查静,邹亚飞,郑传临.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6(1):37-41.

[3]陈志峰,范超.地方科研项目资助对杰出青年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83-85.

[4]范超,陈华,陈志峰,等.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策思考-基于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施的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6(2):67-69.

[5]冯珊,秦入结,王华,等.青年英才基金资助实施的阶段性成效评估[J].江苏科技信息,2016(1):45-47.

[6]侯秋菊,杨小宇,高铭鸿,等.我国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态势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330-335.

[7]郭嘉,罗玲玲,邢怀滨.自然科学基金促进人才成长的对策与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6):92-101.

[8]王海兰,罗志权,汤敏慧,等.暨南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与管理经验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5(2):145-147.

收稿日期:2018-9-26;修回日期:2018-10-24

编辑/肖婷婷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