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交流平台”板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19-10-08李慧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要素交流平台

李慧

[摘 要]“交流平台”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与课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流平台”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以及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语文知识及学习方法的渗透,以真正提升“交流平台”板块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交流平台;语文要素;语文知识;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59-02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编入教材中。对于这个版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它的编排特点以及它与本组课文之间的联系,结合本组课文的语文要素,通过前后勾连,有机渗透的方法,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技能,真正挖掘出“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

一、结合语文要素,注重“交流平台”的有机渗透

由于“交流平台”中的内容有许多都是基于语文要素而展开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脱离本单元的教材内容以及语文要素的特点而孤立地展开教学,而要注重它们之间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提升“交流平台”的教学质量。

(一)关注范例,落实语文要素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而“交流平台”中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语文要素展开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基于“交流平台”中的内容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来学习。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交流平台”中内容的认识,还可以使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得到更好的落实。

如在教学“交流平台”中“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的时候,由于这句话選自《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使学生从中发现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现语言规律,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同学们,《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上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你是从哪句话中感受到的?”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就这句话展开想象,并说说自己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各自的想法都将得到交流。这时候,教师再话题一转:“你们的想象与文中的一样吗?文中的描写好在什么地方?”从而使学生明白了文章中把小动物当作人来描写,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让读者读着这些词句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这样的阅读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也使语文要素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二)关注过程,渗透学习方法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不仅为学生搭建了语言交流的平台,还展示了学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为例,其主要内容是“感受优美生动的语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把语文要素与文本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结合“交流平台”中“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细细品味”的学习要求,教师就可以围绕《燕子》一课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就“小燕子的翼尖或者……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些句子进行交流,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认为“沾”字在这儿用得特别好。这时候,教师再引领学生比较一下,如果把“沾”字换成“浸、打”这些字,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在交流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沾”字,才把小燕子轻盈的特点展现得一览无余,这是句子的精妙所在。这样的学习交流促进了学生想象能力与语言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文本前后勾连,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

“交流平台”的教学内容与单元整组课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语义建构。

(一)多篇融合,梳理语言现象

“交流平台”中的内容有许多都是文本语言现象的体现。而“交流平台”中的语言范例给出的毕竟是个例,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语言现象。对此,教师就可以以这些语言范例为基础,由点到面,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对语言现象的全面掌握。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交流平台”的主要内容是引领学生发现“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教学时,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就教材中的第一个范例展开搜寻、比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句子中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学生找出“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并从中感受到作者把动物当作人来描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回顾:“想想在这单元的其他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这样从一个范例开始,拓展到本组的其他课文,使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前后勾连,形成语文知识网络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同单元,不同年段的语文要素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前后勾连,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识网络。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交流平台”的主题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这个主题的设置主要是向学生渗透关键词句可能会在不同位置这一语言现象以及如何借助关键词句理解句子意思这一学习方法。但教材在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已经对“关键句在语段中不同位置”这一现象进行了说明,因此,在第六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前后勾连,并进行有机整合,先让学生就“关键句在语段中的不同位置”这块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再引领学生比较发现这两个单元中“交流平台”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与回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

三、课堂内外并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现象的发现,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是需要经历一个从内到外的学习过程的,它可以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补充拓展,丰富语言现象

统编教材特别注重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联通,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这个特点出发,及时引入课外语言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中的语言范例为例,教学“我是一个更夫……提了灯去追影子”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就这句话的语言特点进行交流,再引领学生进行拓展迁移。这样,在类比辨析中,学生对此种语言现象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二)注重实践,提升语用能力

“交流平台”特别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梳理和巩固。教学时,教师要特别重视语文实践在课堂中的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同样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交流平台”为例,在“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的交流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交流内容,然后根据交流内容中的提示,引领学生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去课文中寻找具有类似特点的语段,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具有类似特点的其他语段,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能够概括出一段话意思的句子来,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统编语文教材“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只有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并注重交流平台内容与课文的紧密联系,注重语文知识在课堂中的渗透,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语文要素交流平台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