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病毒载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9-21陈伟梅石义容苗琪琪吴宝红徐六妹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载量艾滋病个性化

陈伟梅 石义容 苗琪琪 程 林 吴宝红 徐六妹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1],目前尚无药物可治愈该病[2],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毒载量,并采取措施避免感染等防止病情恶化[3]。但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因受到社会排斥和歧视普遍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个别患者甚至出现报复社会和自杀等负性行为。而生活质量低下不利于艾滋病疫情的控制。特别是老年患者因经济、精神压力等原因,大多不愿意住院治疗,居家治疗者失访比例较高,很难保证治疗效果。为此,我院从2017年7月对46例老年艾滋病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旨在通过长期和渐进性的延续护理,帮助患者正视已感染艾滋病的现实,鼓励患者积极调整负性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确保药物治疗的持续性,降低病毒载量,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93例老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修订的HIV/AIDS的艾滋病诊断标准[4];年龄≥60周岁;患者知情同意接受调查和随访;接受随访管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生活不能自理者;合并艾滋病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者;不能配合问卷调查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男38例,女9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9.7±12.8)岁;感染途径分别为性传播21例,血液传播17例,未知9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2例,中专或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8例;社会医疗保障类别分别为职工医疗保险29例,城乡居医医疗保险11例,新农合7例。观察组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3±13.7)岁;感染途径分别为性传播23例,血液传播16例,未知7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3例,中专或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7例;社会医疗保障类别分别为职工医疗保险27例,城乡居医医疗保险12例,新农合7例。2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受教育程度、社会医疗保障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全国艾滋病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为所有患者建立病例档案,内容包括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婚姻状况、联系方式及定期身体检查各项指标等。门诊给予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包括向患者发放《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定期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身体检查、用药指导、常规健康教育,讲解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必要性及主要不良反应,对负性情绪严重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定期门诊复查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与患者签署延续护理协议,建立艾滋病患者延续护理档案,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延续护理团队组建

成立艾滋病患者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遵循科室推荐和自愿报名原则择优选择,包括艾滋病区医师2名,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3年以上护理经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6名,心理咨询师 1 名,营养师1名。所有人员均经过2周(8个课时)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2 明确职责

制定详细的延续护理职责,医生职责包括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症状识别、药物指导及各项检查指标分析等;心理咨询师为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和情绪疏导;营养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护士的职责包括健康教育、居家环境评估、心理干预、信息收集反馈、定期上门和微信随访等。

1.2.3 延续护理的实施

第1个月,责任护士每2周定期上门随访1次,每周电话或微信随访1次。第1、2周责任护士对患者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收集信息及时反馈到延续护理小组,经小组讨论分析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的膳食计划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发生感染。第3、4周根据患者需求分别由小组相应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如营养不良患者由营养师给予营养指导,依从性差的患者由责任护士给予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患者视严重程度由心理咨询师或护士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病程、不良反应等给予用药指导。第2~6个月,责任护士每4周上门随访1次,随访的内容主要是评估疗效,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医嘱执行情况、饮食及康复锻炼计划的执行情况等。责任护士与患者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时沟通互动。

1.2.4 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每次随访时,与家庭成员和亲友沟通,鼓励家属和亲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医院每月在“爱心之家”举行1次艾滋病知识讲座或病友联谊会,聘请生活质量高、自护能力强的艾滋病患者介绍治疗经验,树立榜样效应,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信心。

表1 2组病毒载量控制情况比较 [例(%)]

1.3 观察指标

在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以下指标。①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能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水平。采用 PCR技术检测HIV病毒载量,以全血病毒载量<50copies/mL为病毒载量控制良好, 50~100copies/mL为病毒载量控制可,>100copies/mL为病毒载量控制差。②生活质量。采用WHO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o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HIV, WHOQOL-HIV)[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和精神6个领域,每个领域20个问题,按照Likert 5级计分,1~5分分别表示消极的感知或体会到积极的感知或体会,各领域评分越高表示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比较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毒载量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表2 2组CD4+水平比较个/μL]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入组时,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和精神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和精神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一旦感染艾滋病其治疗将伴随终身[6],在我国受传统思想影响,谈艾色变,很多人一听到艾滋病往往联想到“滥交”“吸毒”[7-10],因此,艾滋病患者常受到歧视,其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调查显示,超过90%的艾滋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1-13],大部分患者还伴有绝望、恐惧等心理障碍,这些情绪及家庭、社会环境均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部分患者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和病毒载量的控制,甚至影响我国艾滋病疫情的控制[14]。 张曼华等[15]调查了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示,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于普通人群,生存质量低。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证明,对艾滋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抗病毒治疗率[16],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的作用,但以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居家接受治疗,短暂的门诊就诊时间难以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及营养指导等。

表3 2组WHOQOL-HIV评分比较分)

为了提高居家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观察组46例老年艾滋病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使患者在居家期间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及营养指导等各方面得到持续、渐进性的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病毒载量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延续护理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有显著的作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是防止艾滋病毒继续传播的有效措施。个性化延续护理不仅为老年艾滋病患者提供生理支持,还在心理和社会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病情的控制和稳定,患者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提高。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和精神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就医问题,还要面对社会和心理问题,如不能解决或缓解,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个性化延续护理通过定期随访及时掌握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为患者提供信息、心理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和用药指导等,提高了患者免疫力,使病毒载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载量艾滋病个性化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免疫学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世界艾滋病日》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