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苏轼书法作品的“尚意”风格

2019-09-17肖先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苏轼书法

肖先声

摘 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重点研究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尚意”风格与整个宋代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解读和分析,了解苏轼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主张对宋代书风的影响。在研究的方法与素材上,主要采用书法理论研究常用的作品分析、对比、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考察,对苏轼的书法作品和书法思想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以求对苏轼书风的整体框架及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有一个较完整、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苏轼;书法;书风构建;尚意

书法风格受时代的影响,翻开中国书法历史的篇章,每一个时代的书法都有鲜明的特性,中国书法理论家普遍认同“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一观点。苏轼是宋代书法的领军人物,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冲破唐代书法法度森严的藩篱,大胆推陈出新,成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本文将简单分析影响苏轼书法风格形成的因素以及苏轼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一、对“尚意”书风的认识

“意”是愿望的意思,《说文解字》释曰:“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从《易经》开始,即被看作万物内部的本质,圣人“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象成为存意的载体。关于书中之“意”,清代刘熙载《书概》称:“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黄志强、杨渊斓在《尚意书风与苏轼“自出新意”的书法观》中提出,在魏晋人看来,“意”就是人的精神风韵在书法审美领域的再现,并列举了很多著名的书论来证明这一观点。如袁昂评钟繇书法“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本研究认为,“尚意”书风追求释放人的天性,是书法家自然性情的流露,没有做作,天真烂漫,这与唐代追求的书法的高度严谨性大相径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扬雄曾经说,书为心画。因此,书法家的性格性情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天生性情洒脱,不拘小节,传言他爱石成癖,曾经在路上遇见心仪的石头,立即对着石头作揖。苏轼同样如此,他一生才华横溢,奈何屡屡仕途不顺,多次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但是他不為形势所迫,潇洒风神,洒脱自然,满腹诗书汇于腕底,创造了一幅幅天真、自然、生动、有趣的书法作品,将宋代的“尚意”书风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苏轼作品中蕴藏的“尚意”风格

(一)时代特征

苏轼才华横溢,在诸多的艺术领域多有建树。他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可以作为苏轼追求“尚意”书风的佐证。苏轼书法中展现出的“尚意”风格,是与宋朝这个大环境分不开的。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了避免武将作乱,他废除武功,强调文治。在这样的政治主张下,宋朝的艺术活动得到了全面的传承和发扬。在书法的传承方面,艺术家们绕过了唐朝法度森严的书法结构,而是从晋朝大量的手札、尺牍等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这是与宋朝的整体文化环境相吻合的。晋人的隐逸潇洒,给宋朝文人更多的灵感和触动。再者,宋朝禅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与苏轼交友甚好的黄庭坚就是僧人,禅家对书法有一定的影响。而宋朝皇帝也多是艺术大家,赵佶的书画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北宋的欧阳修、苏舜钦等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同样不可小觑。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苏轼迎合了时代精神,在书法追求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尚意”风格。

可见,苏轼的“尚意”,虽然是个人性情的流露,也是时代影响的必然。如果离开了宋朝这个大环境,就不会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更不会有“寒食帖”这一旷世奇作。

(二)创新意识

纵观苏轼的艺术活动,主流思想皆以“意”相标榜,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不践古人,自主创新无疑是苏轼文艺思想最鲜明、最突出的表现特征。

苏轼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从其数量众多的手札作品看,在构图上看,他的手札每行字数不一,整行的中心点也不全部在一条线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就显得生动有趣,摇曳多姿。

从字的结体看,苏轼大胆采用了前人不敢尝试的扁平结构,甚至还被同时期的黄庭坚笑讥为“石压蛤蟆”,但是无论如何,苏轼的作品仍然受到了世人的热爱和追捧。那种天真烂漫的生机、才华横溢的气息,都给苏轼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痕迹,使他成为书坛创新的领军人物。

在这里,本研究以苏轼的代表作《寒食帖》为例分析苏轼的创新精神,《寒食帖》是苏轼中年书作的代表,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合称为“三大行书”。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该帖气韵生动,跌宕起伏,已经具备了丰富多变的艺术感染力。这是苏轼艺术顶峰的代表之作,达到了心境、诗文与书法的高度统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开篇尚循规蹈矩,有板有眼。可是随着陈述的展开,作者的思路也逐渐开阔,天马行空,大开大合,心情随着视角的转换跌宕起伏。“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让人深刻体会到苏轼被贬以后的困顿生活。“破灶”二字突兀,造型奇崛,夺人眼球;“苇”字细长,偏偏留有细细的悬针,这在别人眼里或许是病笔的结体,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在寒风冷雨中,瘦弱的芦苇飘荡摇曳,显示着作者人生飘零的际遇。这些结构独特、笔法迥异的地方,在前人的作品中是没有的,因此该帖一经问世就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大家都被这部作品的创新精神所深深折服。

(三)实践基础

苏轼的创新,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的创新。纵观他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根植于深厚的传统书法土壤,没有一笔是臆造。这足以表明,苏轼倡导书法“尚意”并不意味着对前人“法度”的全盘否定,而且强调“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在这里,我们以苏轼早期的作品《治平帖》为例进行研究。

此帖是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从该帖的整体风格看,呈现出点画遒媚、风流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雨后赏花时,花朵上娇艳欲滴的水珠,晶莹剔透,干净潇洒,让人读之不忍释卷。从每个字的结体看,那种扁平的结构已经成为苏轼的鲜明特征。苏轼不急不慢,娓娓道来,就像老朋友在话家常一样。字的大小适中,没有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字,深得王羲之书法“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精髓。

三、苏轼书法的“尚意”风格给学书者的启示

(一)学书宜从楷书入手

苏轼书法中强烈的风格让人过目不忘,充分证明了艺术创作只有善于创新才能成功的道理。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鲜明的风格和个性是建立在深厚的艺术功底之上的,没有深厚基本功的支撑,一味追求所谓的艺术风格,无疑是难以成功的。

苏轼学书,走的是一条循规蹈矩的书法之路。在学书的入门启蒙上,他主张从楷书入手。在《跋君谟书赋》中,苏轼指出:“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原委的意思)矣。”在这里,苏轼不仅是高度推崇蔡襄的书法,其实也是在变相阐述学书应该从楷书入手。这一观点,与当时很多人的意见是契合的。

本研究认为,从楷书入门学习书法,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唐代书法是高度规范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楷书大家,如徐浩、褚遂良、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他们的书法庄严博大,气象万千,法度森严,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宋一代,唐朝的影响依然深远。学书者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书法教育,从楷书练习,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如苏轼本人就从颜真卿的楷书入手,其完年后书法风格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字的结体、底蕴等,依然有浓厚的“颜体”影子。这是苏轼书法的根本,研究者不可忽视。

(二)学书要善于大胆革新

书法研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国古代书法宝库包罗万象,前人在研究书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架构了固定的模式,今人学书如果不能善于创新,将永远笼罩在前人的光环下。从苏轼的学书经历中,我们应该得到积极的启示。

苏轼所处的宋代的书坛,受唐太宗李世民推崇“二王”的影响,二王书法成为中国书法的主流,尤其是王羲之更被尊称为“书圣”。但是苏轼却敢于向权威挑战,二十九岁时,他就对王羲之拔笔故事提出质疑,认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苏轼晚年还向李邕学书,李邕的书法同样从“二王”入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李邕曾说:“学我者俗,似我者死。”苏轼不仅学习李邕的书法艺术,更学习和领悟李邕的书法主张。

(三)学书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

一味苦练书法,显然是走不通的。苏轼的书法告诉我们,如果胸中没有丰厚的学养,其书法作品就没有耐人寻味的内涵和魅力。从苏轼的艺术追求看,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是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画家。

他的诗词豪放潇洒,挥洒自如,气势雄伟;他的画作意境高深,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他还是关心百姓疾苦的政治家、研究饮食的美食家……可见,当代书法家也应该像苏轼那样关心时代,广泛追求,沉淀自己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永婷.书法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孔凡禮.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中浙.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何学森.书法学概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沃兴华.中国书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吴光田.黄庭坚书论全辑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7]徐海清.论苏轼的书法理论[J].淮阴师专学报,1995(2).

[8]刘熙载.书概[M].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4.

[9]黄志强,杨渊澜.尚意书风与苏轼“自出新意”的书法观[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作者单位: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苏轼书法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诗书画苑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
少年书法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