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旧一新”背景下的三角函数教学内容优化建议

2019-09-12周燕仪

新课程·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生三角函数核心素养

摘 要: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相关文件,2018级和2019级将在“两旧一新”的背景下组织高中教学,面对艺术生这一特殊群体,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改新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培养艺术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三角函数为例,以艺术生为主要对象,结合新旧课标和艺术生数学校本教材的使用经验,提出三角函数教学内容优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角函数;艺术生;核心素养;优化

广东省教育厅在2018年9月印发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8〕213号文),明确我省从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同时为有序衔接课程、教材、教学与考试改革,2018年、2019年9月入学的高一级继续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使用现行国家课程教材。202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为更好地做新旧过渡,文件也明确要求2018级、2019级课程实施中应将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融入其中,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两旧一新”课改过渡期。一线教师应如何在旧标准、旧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有机地融入新理念,培养艺术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课题组成员近年来对我校艺术生数学教学的研究,对三角函数教学内容优化如下。

一、熟悉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新标准,优化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学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者,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因此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应该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需要。教师是学习数学的“过来人”,学生却是三角函数的新生,数学更是艺术生眼中充满期待却略带惧怕甚至失望的路。尽管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但能保证适合对专业有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吗?能保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吗?能确保不超出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吗?如果不摸清学生的底子,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谈不上有效教学了。

例如,我校近两年与三四年前相比,学生中因为补录生的比例大大提高,导致来自本区生源的学生从85%降低至10%,从高一起就到校外机构参加数学辅导的学生比例提高了约60%,学生对老师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技能要求、知识处理能力要求更高。但同时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更为明显,数学学习兴趣有所下降,更多学生表现为为考而学,学生显得更加被动,反思的习惯和能力相对更弱。

又因为三角函数在初中的教学要求中,只是解决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工具,因此对于我校艺术生来说三角函数在初中积累的基础大致是sin、cos、tan中对边、邻边和斜边的比值关系,因此他们的认知中,远远没有把它与函数沾上关系,没有描述变化的明显感觉,更没有周期性变化的印象。我校艺术生中有学生对三个三角函数的准确比值关系还不太熟悉,甚至有个别学生还没有把三角函数的名字与符号对应起来,再加上部分学生在必修一的学习中深受打击,因此我認为要达到新旧课标过渡的要求,对三角函数中的函数特征有所理解和应用,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和有计划地实施教学。

二、调动艺术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的意义识记,构建三角函数高效“四基”学习模型

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奠宙先生对“四基”模型的解释是数学基本知识的积累过程为第一维度,主要把基本知识形成配套链接,成为一条“知识链”,然后通过数学基本技能的演练过程的第二维度,由“变式”练习形成知识网络,再经过第三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形成主体的知识模块。而第四个“基”——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填充三个维模块的黏合剂,不构成单独的一个维度,前三个维度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渗透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借助教师和数学学科自身的魅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磨合学生自身的求知欲与自身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使其主动投入数学活动当中。

(一)利用心理完形激发学习动力

有了半个学期的师生相处,我发现艺术生对自身的客观条件认识不充分,因此我采用制造心理缺口的办法,打破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首先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专长和发展方向。再在课前展示学生的入学成绩、期中考试数据,让学生看到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最后把近年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中三确函数的题目按难度进行分值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找准本段三角函数学习的定位。再利用人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内心平衡的倾向,在心理完形的作用下,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三角函数的函数性质的理解,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高考要求的水平,要相信经过不断学习后,总能把之前听不明白、学不会的知识理清楚,但前提是要接受它,并努力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点和公式,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尽管对某些地方不太理解,但还是可以应付一些题目的。这学期,全班一定要把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点和公式记下来,全部同学争取把基础题、容易题的得分拿下。

(二)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和每个阶段的目标

这启发自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理念。它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类比运用到三角函数教学中,让艺术生在每节课前、每个阶段都明确自己将要学习到什么或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是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最好“诱惑”。我每节课上课前都把分层设计的学习投影出来,每个目标后用不同数量的星星表示其重要性,五星表示最重要、最基础,要求人人都要达到,而一星表示最难,为目标定位高的同学而设定。下课前5分钟,引导学生针对课前目标进行小结,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参与数学活动中,专注度和投入度有所提高。

(三)优化学生的意义识记,提高学好三角函数的信心

谭国华老师曾说过:“要学好数学不记数学公式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是建立在記忆的基础上……”的确,数学公式记不住,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记公式,或是每次使用时重新推导一次,会大大减慢解题速度,阻碍解题思路的顺畅。由于三角函数一章的公式较其他章节多,高一艺术生会发现公式总是记不完、记不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直观

笔者在十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把三角函数所有诱导公式改记为“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避免了传统记忆口诀容易导致的错误,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建议在教学或复习诱导公式前,先教会学生判断轴线角的位置,在遇到需要诱导时,就判断轴线角终边是在纵轴还是横轴上,这种处理得到不少学生点赞。

2.自然

自然又分为“词义自然”和“语音自然”两种。

先看词义自然,如前文所说,结合艺术生的需要,在处理三角函数定义时,强调要结合图(直角坐标系中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这样的有意义记忆链:“正弦”—“sin”—等于“对比斜”(强调因“正”而“对”)——等于“y比r”(强调因“对”而“yes”),在记忆和差角正弦公式时,把记忆链补上,因“正”而“同”号(即和角为加,差角为减)。

再看语音自然。这种方法是运用了语言学的技巧,因为陌生或不好记的内容,读多了就会产生一种语音习惯或“语感”,变成不再陌生的内容。我尝试在还没有学习公式前,就提前让学生每天必读核心公式,其中和差角的正余弦公式我参考课题组成员的教法,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简记为:sin等于sin-co-co-sin,同号。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简记为:cos等于co-co-sin-sin,异号。又例如正弦函数的五点作图法,五个基本点的横坐标分别是0,π/2,π,3π/2,2π,纵坐标分别是0,1,0,-1,0等等,其实数学中很多知识点或公式,都可以通过熟读形成语感的方法来辅助记忆。

3.实用

人们常说y=Asin(ωx+φ)+b(A≠0,ω≠0)解析式是“三个一”的形式,即一次、一项和一个,正是实用性原则的最佳例子。因为解题找突破口,正是围绕这“三个一”找到降次、化一等变形的理由。

此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记忆,可以事半功倍。以让艺术生记忆核心公式为例,在即将忘记前利用默写、小测、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还可以避免艺术生对三角函数产生厌恶情绪。

教师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手段,调动艺术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利用“积累喜悦”的方法,建议学生用朋友圈或日记,积累数学学习中的每一点喜悦,让学生全情投入到三角函数的学习活动中,自信并努力地从零开始,积累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耐心地引导学生形成三角函数的知识网络。最终构建稳定的“四基”模型。

三、以整体性教学的观念优化三角函数的教学

新授课中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学生当堂运用单个知识点是合格的,但课后把学过的两个或以上知识点混合进行考查,就会出现困难。这是因为学生对知识本质不理解,但因艺术生课时紧、进度快,所以教师需要从整体上对三角函数的核心内容有所把握,优化教学内容。

以三角恒等变换为例,借助图像以角为主线,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在知识网络的位置。复习时,引导学生完善图像来处理知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把三角恒等变换的学习经过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使之清晰和有条理。

四、小结

三角函数是解决三角形、向量、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描述周期性变化的函数模型。在“两旧一新”背景下融入新课标理念,培养艺术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个性差异和需求,对学生做分层次的要求和目标制定,对艺术生的数学教学更要有所取舍,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基本学习活动,优化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綦春霞.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内容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

[3]蒋海燕.中学数学核心培养方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注: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编号:zc2017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燕仪(1981.10—),数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艺术生三角函数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略谈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略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学习
三角函数中辅助角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