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探究及启示

2019-09-10郑静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郑静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随着《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的颁布实施,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管理工作原则,构建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成为争相探讨的话题。国外高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在多方面有较多值得借鉴的之处,本文通过对国外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职业责任两个大方向,对其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剖析,從而为我国高校完善服务型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外高校;服务型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

一、国外高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㈠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招聘与考核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招聘关卡要求非常严格,入职人员要求具备心理咨询、职业指导、法律事务等方面的硕士以上学位,岗前需要接受人际交往、心理咨询和处理应急情况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例如,美国高校的高层学生事务管理岗位是以外部选聘为主,辅之以内部选聘相结合的形式;中层学生事务管理岗位中很大程度上的推行内部选聘。低层学生事务管理岗位则以外部选聘为主,通过多种媒体刊登招聘启事,争取多渠道通过广告信息物色到合适的人选。[1]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评估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教学、研究和服务水平。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多源反馈和绩效审查四个环节,它通过不断地改善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者队伍整体绩效,是一个全程化的管理过程。[2]

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飞快,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沿阵地,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贴学生实际,提升自我工作胜任能力。较多的国外高校会加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日常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专业化培训,主要以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等。例如,英国高校注重学生事务管理导师制作用,培养专兼职管理人员,专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需要接受国家级专业培训,兼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则培训与学生事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国外高校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职业变革特点

(一)增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化身份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需谨记自身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注重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优先地、充分地发展自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能力,借助于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最大化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积累和探索知识的最终价值。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类知识出现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的新趋势,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吸收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多项技能,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知识学习,树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理念,实现职业适应和迁移能力。

(二)发挥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西方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自身的素质与言行,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发展智力、体力,形成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英国要求进行符合人的发展和道德发展规律,实行德育的相对性教育和有效教育,把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德国高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渗透民主、平等、自由等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国家需求的人才。国外高校让学生吸收道德思想养料,逐渐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英国牛津、剑桥实行的导师制,要求导师管教管导,把道德教育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教育学生注重礼仪、仪表和个人品行;德国注重课堂教学,系统教授道德教育,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并努力付诸于行动;法国则强调构建一套有结构的、系统的道德教育知识体系”[3];“日本采取用人单位与导师教育相挂钩,公司把录用毕业生的导师资料输入计算机,若某教授培养的学生在品德上出现问题较多,公司就会减少对该教授的资助,甚至拒绝聘用其日后培养的学生”[4]。

三、服务型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二)加强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途径

相比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职能,我国更强调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者,“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6],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和管理与考核工作。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弘扬和宣传优秀辅导员代表的榜样作用,增强辅导员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水平。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围绕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规范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虽然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准入机制和管理模式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与国外高校学生事务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学生工作理念,贴近学生实际活跃工作方法。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高校应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开发的有效机制。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投入培训经费力度,切实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培训提供保障条件。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环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毛入学率的提升,高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生事务工作要求更加精细化,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面临纷繁复杂的情况。现今高校学生个性化特质凸显,高校辅导员要更加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给予辅导员队伍支持,共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社会认同感,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环境。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进一步坚定其政治立场,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高校辅导员队伍应在道德上应体现出“伦理型”特质,“为了在道德和伦理上成为年轻人的引导者,教师必须理解他们作为伦理专业人员所扮演的复杂的道德角色,并理解他们关心学生而采取的行动和决定的重要性”[7]。辅导员应树立道德榜样,大力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正如“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論语·雍也》)我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辅导员除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外,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德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范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范式的转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发展为目的,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增强为学生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美国大学管理人员选聘制度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2] 郑瑛,甘泉,李晓剑.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及启示——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1

[3]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2017-09-21

[7] 【加】伊丽莎白·坎普贝尔著.王凯,杜芳芳译.伦理型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
转型期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如何加强“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