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来《羌族释比经典》研究综述

2019-09-10巩艳

青年生活 2019年28期
关键词:羌族研究综述

巩艳

摘要:《羌族释比经典》的成书与出版备受关注。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三类:性质与价值、成书问题、内容思想的研究,对现有研究的整理有助于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经典》寻找方向。

关键词:羌族;《羌族释比经典》;研究综述

《羌族释比经典》(以下简称《经典》)是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历时六年整理而成的展示羌族文化的百科全书,2009年由正式出版后得到学界热烈反响。专家学者立足自身领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目前学界发表的期刊有十余篇,硕士论文一篇,未见相关研究著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种视角:

一、对《羌族释比经典》性质与价值的研究

《经典》的记录、整理、翻译、编纂等工作始于2003年,以阿坝师专民研所为研究团队主体,所以早期对《经典》的性质界定及价值探究均来自于阿坝师专相关专家学者或发表于阿坝师专学报。

最早见于学界的是阿坝师专陈兴龙教授的《羌族释比经典的性质和价值》,文中对释比的身份界定及释比经典的分类、释比经典的性质、释比经典的价值进行宏观阐述,辅之相关经文条目,说明释比是传递羌族文化的精神领袖式人物,是了解羌族文化的重要桥梁,肯定其不可磨灭的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后,项目组主要成员——贡波扎西发表了《羌族释比经典及其研究价值初探》一文,对《经典》进行简单概括,再次肯定其历史研究价值、哲学研究价值、文学研究价值和科技研究价值。文末还特别指出《经典》记载的羌人朴素环保理念对今天环保的积极意义。

学者李绍明《<羌族释比经典>评议》从经典的成书背景:释比文化的独特性和我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出发,指出《经典》成书的必要性,并对书籍的成书过程简要说明,尤其强调《经典》采用了针对内容分类的科学方法,并认为《经典》的完成是保护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项目组主要成员周正与北平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和<羌族释比经典>正式出版发行》介绍了《经典》的成书背景与过程,充分肯定了《经典》编纂出版的重要意义。

二、对《羌族释比经典》成书问题的研究

因《经典》的成书过程艰难,历时时间长、涉及人物多,在语言、编纂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所以有专家学者对《经典》成书过程提出过质疑。

学者陈玉堂的《英译羌族释比经典中的文化因素问题》、《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两篇文章,指出译者要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最大限度的传递羌族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因素。根据羌族自身特点,建议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并强调译者要根据具体唱经内容灵活处理以达到对《经典》中“神名”的理想翻译。蒋彬讲授在《口头传统与文本书写:以<羌族释比经典>为例》中指出整理口头传统形成文本是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文本将作为向外界展示自身的“阅读文本”,但是这样标准化书写文本面临着具体时空场景缺乏、口头传统区域消解、方言差异等问题,可能导致文化陷入“保护性”破坏。文章特别指出《经典》的出版并非代表羌族口头传统工作的终结,我们应进一步自觉主动地回到演述口头传统的语境之中,真实记录演述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场景,使口头传统与文本书写之间、史诗传统与文化语境达到高度统一。

三、对《羌族释比经典》思想的研究

另有专家学者尝试从《经典》的具体经文中寻找羌族传统文化内涵,这些文章整理、提炼羌族先民的生存智慧达到保护羌族传统文化、传播羌族优秀文化、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启示当今社会的作用。

最早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是学者詹茜卉《从<羌族释比经典>探讨羌族原始生态环保行为》。文章指出羌族对自然和动物的保护虽然都是从崇拜感恩之情出发,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但客观上保护了动植物的生存、营造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展现了其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遗憾的是文章对《经典》和羌族的介绍不够详细,对《经典》中相关经文的整理不够全面,缺乏对其生态环保行为更高层次的概括。

董常保教授与张晓英教授的《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从《经典》“丧葬篇”经文出发,与儒家、道家进行对比,展现中国先民丧葬文化的共通性;沈群英教授的《羌族多神崇拜与基督教一神崇拜的相通性探微》以《圣经》与《经典》为研究蓝本,探寻两方的共通之处,以不同民族、宗教、崇拜之间的求同存异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学者陈建新与刘汉文发表的《<羌族释比经典>中创世神话的宗教学解读》从《经典》收录的《造天地》《造人种》等五部创世神话入手,用具体史诗天文说明羌族先民的神灵观、神性观和神人关系。在羌族宗教生活中,处理好神人关系是头等大事,生活与宗教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羌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结语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经典》的成书过程艰难,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但学术界对《经典》基本持认可态度。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现实意义上来看《经典》的地位和价值不可忽略,它是了解、认识、研究羌族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百科全书。但由于出版时间短等因素,《经典》的研究在整个羌族研究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对《经典》经文内容的探究囿于特定领域,未经高度凝练总结,其深度和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参考文献:

[1] 陈兴龙.羌族释比经典的性质和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9):42-45.

[2] 贡波扎西.羌族释比经典及其研究价值初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20-22.

[3] 李绍明.《羌族释比经典》评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02):127.

[4] 周正,北平.《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和《羌族释比经典》正式出版发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02):126.

[5] 陈玉堂.英译羌族释比经典中的文化因素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S2):10-12.

[6] 陳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04):8-10.

[7] 蒋彬.口头传统与文本书写:以《羌族释比经典》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42-46.

[8] 詹茜卉.从《羌族释比经典》探讨羌族原始生态环保行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03):82-84.

[9] 董常保,张晓英.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05):115-118.

[10] 沈群英,易安银.羌族多神崇拜与基督教一神崇拜的相通性探微[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2(03):24-29.

[11] 陈建新,刘汉文.《羌族释比经典》中创世神话的宗教学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2):87-92.

[12] 余欣奕.《羌族释比经典》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6.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羌族释比经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探究”(项目号2018SZJDS07)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羌族研究综述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